快要消失的粤语谜语,赶紧收藏!
什么是谜语?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提出:“谜语是民众们最简练的写生手段,它能在三两句话中把一件东西的特别性质指出,而又以隐语的方式表现之,使说穿了不值什么的话竟费了对方的大力去猜。这是民众的聪敏,民众的滑稽,民众的狡猾。”
中华大地,文化博大精深,各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从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广府人也有自己的文化,这里的谜语也有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风情。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出一些谜语,让我们猜,猜对了那一刻,一份成功感油然而生,不过,具体是那些谜语,印象已经模糊了。而接后数十年,“猜谜语”仿佛已经渐渐远离了......
直至近期,突然看到一本民国17年,由刘万章先生编写,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出版的《广州谜语》,里面竟然保存了130首带有浓浓广州特色的谜语,很多消失了与接近消失的广州话地道用词用语重现眼前,一种熟悉的陌生。下面,选取数十首,一起与大家分享:
『人』这是一个有趣、现实,让人感慨的谜语。人小时候手脚并用爬行,四只脚;长大了自然用两只脚走路,人老了,拄着拐杖,老来便是三只脚。寥寥数字,便写出了人一生,可见人民的智慧,生活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苏虾仔』来源于粤语地区对婴儿、BB的称谓。注释,苏虾仔为何是“赤子”?其实,赤子最初是形容刚生的婴儿,后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例如:海外赤子。不过,对于文中4句”归家三百日,出门天大光,回头翻眼望,不见旧家乡“,我却无法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诠释?在此请教。
『画上美人』很喜欢这个谜语,或者说是这首谜语诗!“花、茶、花”是如此押韵,讲述画中不绣花、不饮食、不思茶…… 形容得非常贴切。侧面反映出昔日美人是“应该会”绣花、观天地、戴路边花。
『田中草人』讲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稻草人,谜语的字面也不能理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唔”的注释,编者用了广州话的口语,怕其他地方的人看了不明白,贴心地用“不”解释,这可见其考虑全面与文化的交流意向,而不是固步自封。
『竹夫人』可能好多人听过未见过,这是旧时夏日取凉的物品。前一句是外形的描写,第二句是名字的表达,三四句是使用时限,看出南方的气候特点。
『木头公仔』是一个地道的粤语词汇,木头做的公仔。这里不用“一根木头”,而是用地道粤语的“一条柴”;也不用“双鞋”而是用“对鞋”。可见民间地道的口语词汇用法,颇感亲切。
『口』刚看这个谜语的时候,有点不解。不过,细心一看,应该就是说红嘴唇、白牙齿,至于颠和尚是不是形容舌头?大家话呢?
『驼背』看到这个谜语形容之“绝”驼背人弯下腰,微雨的确碰不到面;客人没到,他的确是先弯腰作揖……简直让人拍手叫好!
『近视眼』形容近视的人做得“傻事”。不过,好多不太理解,只知道“吹灯”(吹蜡烛睡觉)时,由于看不见,太近了,口唇皮都被烧了。如果大家懂的其他的,欢迎留言分享下你的理解。
『暴拆』可能好多外地的朋友不太了解什么是“暴拆”,千万不要理解为拆楼,其实是形容皮肤因为干燥裂开了。前面四句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得到,但最后为何“年年西村大担来”?这是一个什么典故?为何一定是西村?
『鼻涕』好有爱的形容!把鼻孔比喻成广州传统的横街窄“巷仔”,鼻涕比喻成“姑娘白白”,画面感超强!
『吃饭、食饭』将饭碗里面的饭粒比喻成“虾仔”与“鹅仔”,赶他们“洞”、“笼”。“赶”字用得好生动,也反映出昔日劳动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是慢慢吃,而是吃得好快好快!
『如厕』为何厕所是“一间庙”?如图,旧时的厕所真的是“一间庙”。至于其他,自己想象一下。
『吃烟』即今天的“吸.烟”的广州话。首先要说的是吸烟危害健康!“火烧观音山”是一次历史事件,当时整个广州都感觉烟雾弥漫,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了解这段历史。
『扭手巾』很平常的生活动作,不过,这也可以成为谜语,可见广州谜语的生活气息。最后还要用“扭死你”,可见其诙谐。
『食西瓜』雄(红色) 食到 电白(白色);电白(白色) 食到 清(青色)远。运用地名生动地展露吃西瓜不浪费的情景,劳动人民是多么节约与充满智慧!
『做戏』就是看粤剧,看广东大戏。戏台上画面地域转换、演员饰演不同角色,很有意思。
『卖馄饨』这条谜语生动地重现了老广州一枝担挑穿街过卖云吞面的情景。谜语里面运用了一、二、三、四的量词。大家看看配图,你会体会深刻。
『吃田螺』谜语用动作,展现吃“和味”田螺的情景,“拉开天窗、磨定老姜”何其熟手与识食,再来一句“一啖一个,透心滑肠”,可谓美味在眼前!
『瓦神、神像』大家读一读,在这里就不方便解读了。
『老鼠』“仔仔孙孙做贼头”好通顺的一句广州话,可以形容老鼠,或许也是劳动人民用来骂人的话语,大家觉得呢?
『蟹』“章”“箱”“双”好押韵的三句,把蟹的背壳、钳、脚形容得如此贴切!
『鱼』有眼睛没眉毛、有像翼(翅膀)的鱼鳍,但不会飞。不断地游泳,如行千里,没人知道。这条广州谜语可谓观察入微,大胆想象才能写到。
『蜘蛛网』“风吹阵阵摇”、“唔怕风吹倒”、“至怕雨踏溶”,一连串的描述,展示出蜘蛛网的特质。而“搭度桥”的“度”是粤语对桥的描述量词,“雨踏”即雨淋下,也是粤语的描述,确实唤起我们熟悉而陌生的语言。
『渔网』简单四句,显浅却意味深长,仿佛有很多内涵。为何是落在长江而不是珠江?为何眼泪汪汪?
『钟』应该是西洋钟,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大钟。民国时期的钟就如图片那样,像一座亭子,而且,里面有12个数字。
『锅与锅盖』好贴切的比喻,且感觉有暗喻。“散修修”一词大家还有印象?有就好,小时候经常听到,不过,渐渐地这个词语被“好散”替代了~~ 看来要多用,我们才可以把我们地方的传统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毕竟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远看是饭,走近(行埋)不敢吃。我想了一下,确实没有比这个谜语更贴切地讲述“盐”的了。
『萧』这是一首形容萧的谜语,不过,我对于这个乐器了解不多。各位行家,可否解读一二?
『拐杖』旧时老人的拐杖很多都是山上木头,不是今天配图那种高档的,前三句大家应该可以明白,而这首谜语第四句“意味深长”,大家“咀嚼”一下。
『伞』就是广州话的“遮”。前面两句,一远、一近描写。后两句“人在水里走,水在上高流”,表达着一种意境,现实的很美!
『鞋』窄窄的屋仔住着五位客人(五只脚趾),何其简单形象!
『花轿』这句谜语看起来很简单,不过仿佛有点简单,但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哈哈~大家能解释一下?
『缝衣针』特别形象的描述是用反的时候,扎到手确实“血淋淋”。
『算盘』从算盘的样子,转到广州地区“两边过”的建筑风格,上面两颗、下面五颗珠子,拟人为五男二女的子女。再从算盘迁移到“分家产”。这就是民间生活的智慧,也是经验!
『铜钱』最深体会是后两句,你呢?
『棕』这个谜语比较“阴暗”的描述感。我猜“珍珠玉粒女”应该是糯米与豆,“竹叶郎”是竹叶。“吊颈”就是种子用禾秆草吊起来,明天早上“入衙门”就是入人的口被吃了。
『煎堆』谜语展示着煎堆制作过程,大家读一下,体会下。
『月亮』远观挂天空,就像纸一样薄。不过,一万个将军都抬不起。这个谜语中有种用语特别亲切,就是“纸咁薄,薄过纸”,一种强调的句式,你还记得还有其他类似的吗?
『荔枝』看到这句谜语,简直热泪盈眶!为何?这么多条,我只听过这一条!!不解释,不解释!不解释!!!
『杨桃树』杨桃是岭南地区的水果,看看那配图,谜语形容得贴切吗?
『柚』“绿布”外皮,“白布”内皮,“梳仔”果肉。看看,比喻得贴切吗?
『酸梅』第一句的理解是:高州的酸梅比较著名。后面呢?又要大家出手共享你们的解读了!
『鸡心柿』以前广州经常见到,可现在已经少见。这个谜语用“红灯笼”“铁宝盖”来形容,非常贴切!我吃过,虽然小,但是很甜,的确是人人爱的食物!
『莲蓬』看配图,莲蓬就像一间“屋”内有十五六颗莲子“兄弟”,从小在自己的“房间”长大。
『瓜菜“四兄弟”』这是一首综合的瓜菜谜语,四兄弟的特征,非常“分明”,特别是茄子的那对“烂草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细心一首首品味这些 接近消失或者已经消失了的广州谜语 呢?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些谜语很多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当我们闲来细读,你会发现:地道的粤语生活用词,沉浸式地覆盖在这些广府本土的谜语之中,让人倍觉亲切,或许某天我们会重新传承使用;又或许仿佛通过它们,隐约听到祖辈与父辈细语倾谈时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