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隶书字形风格与线条轨迹变化
吕 冉/文
汉朝时期,官方使用的规范书体主要是隶书。汉代秦而兴,其社会文化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隶书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了汉朝社会主要盛行的书体。汉隶,字形扁阔整饬,笔势由篆书的纵势转变为横势,间架结构匀称协调,转折处如折刀头,捺法用磔如燕尾。汉朝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事业繁盛的时期之一,汉隶也成为了汉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隶书分为两类,其一是古隶。古隶是指战国、秦朝至西汉时期的隶书。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青川郝家坪木牍,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公元前309年的秦国政事。秦朝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书同文”政策,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书体统一为小篆。小篆作为秦朝的官方认可的规范书体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卫桓《四体书势》中说到:“隶书者,篆之捷也”。《说文解字》中讲“隶”是“隶属”“附属”。在战国末期的秦国至秦朝时期,隶书作为一种便捷的书体,在公文使用篆书的同时,“佐助篆所不逮’,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1]],普遍使用于社会中下层。如今所能见到的古隶材料中不乏这一时期抄写的律令类竹简木牍。《晋书·卫恒传》也记载有:“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人”指的就是“胥吏”,即古时官府中掌管文书的基层官吏。故而,古隶又称佐书、秦隶。古隶作为隶书的初创形式,虽然还保留有篆书的一些特征,但是其字体充盈 ,字形虽小但气势浑稳健。
另外一类隶书则是指汉隶。汉隶大体上分为竹简木牍上的墨迹和金石碑刻两种。赵古则在《学范》中曾言:“汉隶者,蔡邕石经及汉人诸碑上字是也。”这是由于古代学者只能见到汉朝流传的石刻,所产生的单一的认识。伴随着两汉简牍的出土,近代以来学者们对汉隶的认识也日趋丰富起来。
从篆书到古隶、再到汉隶,隶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隶书的书写规律不同于之前时期的书写传统,其字形与技法在西汉末期达到成熟,在书法界素有“汉隶唐楷”的美誉。隶书盛行于汉朝,并逐渐代替小篆,成为规范性书体。汉武帝时期以来,隶书的结体、笔画与章法已经完全不同于篆书的书写习惯,隶书的书写规律也趋于成熟。如武威汉简中的《与士相见》篇、西汉的《杨亮买山地刻石》,东汉的《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何君阁道碑》等汉隶竹简木椟以及碑刻众多,举不胜举。汉隶相较于篆书而言,不但结构完全不同,而且从字形方面来看也完全呈现出与之不同的扁阔形,其笔势波磔意味浓重如水之涌流。汉隶字形舒展匀称,结体既工整又优美,笔画线条粗细富有变化,具有线条结构的美感,并具有书法的艺术美,以及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一、汉隶字形的风格变化
从现有的篆书资料来看,篆书的字形普遍瘦长整体为长方形,相较之下隶书字形则一改篆书的长方的“崇高”之体变为隶书的扁阔的“平凡”之形。在现代汉语中,“崇”的本义仍为山高,如崇山峻岭等;转义之一为尊重,如崇敬、崇尚、推崇、尊崇等。尊重是一种道德情感,正是这种人所当有的道德情感,赋予了本不在人的崇高之外的“崇高”意识以主体的依据。[[2]]篆书字体形式上的高大宏伟,与篆书承续古文字字形不无关系。古文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能够揭示汉字的产生的根源和构造理念,通过古文字的追溯,可以理解汉字的字形及意义。唐代李阳冰在《论篆》中说道:“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造字缘起于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理,古文字是从宇宙万物中创作出的。古文字字形带有一定的上古图画痕迹,其象形字占比较多,笔画多为线条的勾画,其字形上偏重自然,不过多地进行修饰和规范。
在汉字书体演变的过程中,隶书承袭篆书,而又有大胆的革新理念。单纯就可读性上来说,篆书与隶书区别就非常大。在隶变的过程中,汉字的整体可辨识度进一步改善,向便于人们的广泛接受与认知的方向发展,也更易于文化的传播。
小篆的规范书体确立是在秦朝“书同文”的强制力下保证推行的国家制度,而纵观隶书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隶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实际运用需求。在先秦时期,文化知识被上层社会所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自由和文化自由的局面倏忽即逝,而且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标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文化专制制度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3]]不同于先前的贵族政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由平民阶层产生的,带有平民气质的时代。在汉初,因社会的变迁,平民意识成为当时强劲而普遍的社会心理。[[4]]在社会平民化的影响下,官府在各种书写的选择上更偏好便捷的隶书。隶书逐渐取得了铭刻体的地位,意味着它具有了新字体的性质。[[5]]与小篆的端庄、工致不同,隶书也呈现出质朴和些许漫不经意。隶书也逐渐与带有崇高标签的社会上层审美特质的篆书渐行渐远,转而更贴近群众的世俗生活平凡化,现实用性逐步增强。普通民众对于知识文化的渴求和平民意识的强烈觉醒,隶书最终成为了汉朝的规范性书体。
二、汉隶线条的轨迹变化
任何字形都由线组合而成的,不同的长度、宽度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也有很大区别。在汉字笔画中,点移动成为线条,线的平直弯曲又构成了不同的笔画。线条是书法的构成基本要素之一,书体的线条风格的差异演绎出了不同的书体风格。流动的线条美感也是汉字书法的艺术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比如折笔、收笔处的出锋回锋,所带来的的艺术美感都有所不同。
篆书笔画圆润流转、通畅朴厚,结构依六书之义。篆书整体字形长方,多运用曲线,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流动性;线条粗细匀称,平稳庄重,呈现出谨慎严肃的观感,透出阳刚大度的端庄雅致。自然界中曲线的存在随处可见,曲线是自然状态的表达,故而篆书比隶书更多的表现出文字的古意。篆书多圆势,线条粗细变化细微,表达了稳定而精致的内涵,并带来些许的安全感。篆书在线条造型上统一而有秩序,因而略为单调和缺少感情。
隶书方圆并用,笔画改曲为直,改曲线的“连笔”为横直的“断笔”,线条的表现性更加丰富,如横划的直线,带有快速的韵律感,蚕头燕尾的波磔带有个体情绪化的表达。隶书整体扁阔,多运用直线,横直使用注重疏密间距的均衡,富有纹理与节奏感,增添了平折的形态变化,释放出率性天真,更平易近人。平折的笔画是脱胎于篆书的特殊的存在,既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没有流畅感,却增添了一份理智的效果。汉隶中主笔画突出,在不同的字体中,主笔画也不尽相同,主笔画往往采用加重或延长处理。这就构成了隶书不同线条的组合自由,字体较活泼且富有空间感。比如钟繇的《贺捷表》中,即使是相同的字,也存在不同的主笔画,主笔画线条的加重或延长处理字体线条的自由变化丰富,充满了个人感情的表达。
三、小结
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交汇点,它的书写习惯打破了古文字的书写传统,在汉初政权平民气质的影响下,汉朝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汉朝社会主导地位的书体。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使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官方使用的规范性书体,隶书风格在继承古文字高雅古朴的同时,将篆书结构的对称,圆转,极为不易书写的特质进行革新。在结构上,隶书改圆变方出肩,匀称而不对称;在线条上,隶书变曲为直,率性而不放纵,更贴近世俗发展,通俗化演变。由隶书演变而产生出草书、行书、楷书各书体,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释:
[[1]] 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J],文物,1978(02):51.
[[2]] 孙秀昌.孔子时代“道”对“命”的超越与“崇高”意识的诞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80.
[[3]] 辛田,高谋洲.简论先秦时期垄断型文化专制制度[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04):58.
[[4]] 萧仕平.平民意识的涨落与汉初两种社会思潮的嬗变及儒术独尊[J].山东大学学报,2014(04):23.
[[5]] 辛尘.隶变(一)[J].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6(09):20.
(原载于《青少年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