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黄国华丨老黄其人
作者简介
黄国华,网名平静的海,山西运城人,小学高级教师,运城市骨干教师。待人真诚,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在文字里修心养性。爱好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今曰头条》《稷山报》《枣花报》《运城教科报》及多家微平台。
文学
老黄其人
作者:黄国华
老黄,山西省稷山县人氏。一米八的个头,白发红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着慈祥的目光。如今八十高龄,但仍以聚沙成塔的精神顽强地写作,每日坚持读书看报。
老黄小时候家境贫寒,受尽艰难。他原本有个精明能干的父亲和勤俭持家的母亲,可他的父亲官高位重之后,在外又娶了个二房姨太太。哎!这也不全怪老黄爸,那年代县太爷娶二房多的是,谁让他爸才貌双绝。老黄的妈好生养,县太爷回一次,怀一娃。几年工夫就生下五男一女六个娃。
哎!又扯远了,言归正传吧。老黄妈没当了几年县长太太,老黄爸的官运就没了,还给划为右派。那些年是老黄家最艰难的日子,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弟兄几个娶媳妇儿都成问题,可怜的老黄妈东邻西舍借米面,低头弯腰说好话,受尽艰辛遭冷眼,总算是把儿女都成就了(完婚)。
老黄自幼眼观母亲肩挑养家糊口的重担,体谅母亲的生活不易,更痛恨父亲拋妻丟子不顾家。因此,打小就想方设法帮母亲出气。由于父亲常年在外,他和母亲就用书信方式痛骂父亲。母亲不识字,当然由他代笔,母亲骂啥他写啥,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同音字来代替。一封封家书里,饱蘸着妻子的怨言,儿子的仇恨。老黄爸自知理亏,无话可说。可书信的往来,却渐长了儿子的文采。老黄爸也不顾害羞了,高兴地经常把书信拿给别人看,炫耀他儿子才华出众。
为减轻母亲重担,老黄完小毕业再未上学。但老黄酷爱看书报,写些小文章,虽当小农民,但绝不放弃他的所爱。农业社当时订有《山西日报》,爱报如命的老黄让邮递员把报纸先送他家,上地时带上,趁休息时就给社员们读文章,农业社干部还让他当了读报员。
老黄成年后,生养三女一男。为了给儿女们一个幸福的童年,他披星戴月、不辞劳苦的奔波于农田和写作。夫妻俩也觉得光景会越来越好。毕竟女娃饭量小,好养活,不要娶媳妇儿。再加上老黄人勤快,割草,拾粪,庄稼活精通,写作还挣点稿费。老黄这个大孝子,拿到稿费时总先想到母亲,经常买些好吃的给母亲送去。即使母亲的门锁着,也要从门坎下塞进去。可他的孝心屡屡遭到母亲的骂,有时还不带唾沫的吐上一口,说老黄不会过光景。哎!老黄妈呀老黄妈,你家老黄够抠门的了,他这是在孝敬您老人家。他都舍不得给妻儿买,更舍不得自己吃。
在60年代,县里的石印《稷山小报》时常登他的稿子,内容多是翟店乡胜利农业社的所见所闻。可看出他那时就扎根农村,心系百姓,热爱生活。打这之后,在里下的几个村里,不少老人小孩,都知道老黄是个农民代言人,也有人称他为“笔杆子”。
老黄的写作之路既充满了欢歌笑语,又走得步步艰辛。
最初写稿时大多是村里人发生的新鲜事,写着写着就觉得这些满足不了他。于是就骑车到附近的村子,乃至全县7个乡镇300个大小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先后骑坏了4辆自行车,天变一时,难免有时在路上遇到狂风暴雨。不骗你们,老黄骑车速度惊人,赛过年青小伙子。
在这艰难的砺炼中,老黄的胆子越演越大,敢去县委和乡镇采访了,敢给山西日报、中国法制报等一些大报投稿了。后来发展到受人邀请去采访,他们亲切地称老黄为"土记者"、"农民的代言人"。稷山县的十多任书记、县长都登门看望他,有的还提供新闻线索,鼓励和支持老黄写作。九十年代,老黄家墙壁上挂满了省、地、县各新闻单位的奖状和镜框,还有好多的荣誉证书,像架里装有老黄与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县委书记、县长的合影。
打小受苦挨饿的老黄觉得光景总算过的轻松了,也觉得对得起妻儿老小。就连门口的老头见了都夸老黄:“三女加一男,光景不熬煎。”村里好多人见了老黄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同巷子里有两家男娃多的媳妇,隔三差五把娃引来求老黄给娃吃顿饭。老黄生来就有一颗善人的心,来者有份。
可没过上几年好光景,儿女渐大,到了谈婚论嫁年龄。村里的行风变味了,姑娘家大多都要陪嫁妆。老黄俩口子为了不让姑娘到婆家受气,大女结婚时,实箱满柜的不甘人后,二女和三女陪了当年流行的彩电、沙发、洗衣机,录音机、皮箱、缝紉机,饭桌等等生活用品。在当时来说,女方甚至花的比男方多。老黄想了想,来了句:"一女三辈害,三女贼不偷。″这辈子不说啦,到了娃手可不敢要这么多女娃。
女儿的嫁妆着实让老黄心疼了两三年,别说女儿和婆婆察言观色,就连天爷爷都能从老黄脸上看出表情,天爷爷觉得老黄人也不错,决定让老黄家下一代枝繁叶茂。
时间过的好快,一眨眼两年就过去了。老黄的小女儿生了个丑丫头,老黄家的儿媳妇却没喜迅,这下可火了老黄的婆婆,门口跟他儿子同龄的可都开枝散叶了。于是,老黄心里纳闷:莫非自己得罪了送子娘娘。老黄婆婆时时节节第一时间先去娘娘庙报道,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老黄家添了一大胖小子,老俩口总算心安理得,老黄的自行车上经常带着小小黄。
可老黄不由得想起十年前,同样推着娃的他,碰到一同事问他:“老黄,你家小娃娃好亲。”“球点点,外甥子。"老黄回应道。这次怎么没人问他家小娃娃是孙子之类的话呢?自豪的老黄有时就自我介绍:“当爷爷不如当孙子,我快成小保姆了。"一语双关自己是正宗的爷爷了。数年之后,老黄家又添一丁,老黄婆婆乐开了花,而老黄却感到有种压力感,毕竟要盖房娶媳妇儿,得花好多钱。
老黄果真料事如神,二十年之后,结婚财礼突飞猛长。据目前行情已十几万,还要有车有房。人老自多愁,老黄又替孙子娶媳妇儿发愁了,本该享受退休干部待遇的他,又过起了省吃俭用的平民百姓生活。
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老黄偏要为儿孙做马牛。
后记:
老黄,名叫黄平远,山西省稷山县南翟村人。曾在稷山县委通迅组工作,老百姓称之为“笔杆包公",2000年办理退休手续,工作其间曾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党员。多次荣获山西日报、运城日报等模范通迅员,荣获运城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模范,是稷山县政协八九届委员。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顾问: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图文编辑: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发刊制作:田园
微信号:wxid_l25np2ncz58o2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