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痰神方理痰汤

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01
十来年没化掉的痰   吃这个方1周好了一半
宋柏杉:我们讲一个病例,就是我们附近小区的。一个王姓的男子,四十八岁,长得也很壮实,黑胖的一个男性,没什么症状,他唯一的症状是什么呢,就是痰多。咯一口就有痰,因为这件事,给他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啥呢?你到哪儿公共场合,你咳一口没地方吐,到人家做客,咳一口,你说吐吧,不是,不吐吧,咽了挺难受,因此上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西医呢,检查也查不出来什么,做痰培养,这个菌那个菌的,最后也没效。找中医治疗,中医有二陈汤,什么苍附导痰汤等等,都用过。他拿了很厚一沓方子到我门诊来,但是都没有效。
我们看了之后决定给他改,我们就用理痰汤加上了龙骨牡蛎,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去芡实,直接把龙骨牡蛎加上了。吃了一周,痰就减少了一半。
患者复诊的时候说,宋老师,我吃了十来年的中药,你这个是最管事的。
我说你这个不能着急,因为积病太久了,我们的经络、气机都阻滞住了,得一点一点地疏通,我们把痰一点一点地清理掉。
我们很多的急症,现在中医已经基本见不到,稍稍有一点急性的就上医院了,在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再出来,基本都到了慢性期,也就是我们治疗没有那么快的一个原因。后来这个患者很坚持,坚持服用了两个月,然后彻底痊愈了。
治了十来年都没化掉的痰,吃了理痰汤一周就好了一半。理痰汤到底是什么神仙方,为什么化痰这么厉害?
02
理痰汤,为什么这么厉害?
理痰汤这个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治痰的重要方剂。
原方: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二钱,炒捣),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张锡纯本人是这么说的——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
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来理痰汤理的是肾中之痰,是理到了痰之本源啊!
宋柏杉老师在专题课《张锡纯52效方心法传真》,用五大臓象法式为我们详细分析了这个方子。
宋柏杉:我们的脏腑和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哪呢?是肺、脾胃和肾。我们学过中医基础都知道,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我们所有的饮食、水谷,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和代谢,因此我们治疗痰和这几大脏器关系最为密切。
那么,我们既然知道,和水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有肺、脾胃和肾,那么我们就按照我们气血运行法式,把理痰汤的药物往上填一填,我们看看怎么样。
我们首先看这个君药,半夏降胃化痰。我们前面反复地讲,茯苓能够利水健脾,我们利中上焦的水,我们把茯苓放在脾胃这块。那么如果降肺,我们会用什么?用白芍,色白入肺,再用陈皮收敛肺气,让肺气下降,让水之上源向下走,变成人的真阴、真液。那么我们肾,我们选用了芡实还有黑芝麻。我们经常说肺为储痰之器,脾胃为生痰之源,那么肾呢,为生痰之本,也就是痰之根,我们要想治痰,就得把肾水纳住,我们要想纳住肾气,收纳住肾水,我们就用生芡实。
它这个芡实这个东西很干,你砸开它很干,是粉剂的,它就能够把肾水吸住,因为它是果实嘛,果实就是入肾的。我们前面反复讲,干果都是入肾的,这是一个收敛。
黑芝麻呢,补肾。柏子仁呢,是宁心安神,放在心这儿。同时呢,柏子仁和黑芝麻还能够润肠,因为它是果仁类的,又富含油性,因此上它能够润大肠、通便。大肠是管什么的,大肠是降气的,气一降,痰自然下降。
我们综合来看,其实这里边涵盖了二陈汤,要比二陈汤更加完善。
03
理痰汤临床怎么用?
这儿有医案四则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可法之书”,方子更是有“屡试屡效”之称。不仅宋老师强烈推荐,很多临床大夫也非常推崇~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认为“本方构思巧妙,疗效奇佳”的冯睿医生运用理痰汤的四则医案:
1.亚急性甲状腺炎
赵某,女,39岁,2015年3月2日初诊。
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症状,经治后好转。1周前出现颈部疼痛,并弥漫性肿大,且有明显触痛。颈部有压迫感,声音嘶哑。在内分泌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其有严重胃溃疡史,畏惧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故转求中医药治疗。
诊见:颈部肿痛,情绪抑郁,胸闷,脘胀,食欲减退,舌质黯,苔白腻,脉弦数。血沉63mm/1h,T32.98nmoL(参考值0.92~2.79nmo/L),T4:182.7 nmolL(参考值55.5~161.3nmolL)。
中医诊断:瘿病,痰气交阻。
处方:生芡实15g,清半夏、陈皮、山药、黑芝麻各9g,白芍、茯苓、当归、川芎、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期间,症状逐渐好转,连续服药20天后,甲状腺恢复正常,全部症状、体征消失,相关理化检查均已恢复正常。
随访1年,病情未再复发。
按:患者外感风寒起病,肺失宣肃,酿生痰湿;又因其有胃溃疡史,脾失健运,津液不化,痰湿内生。两者相合,交结颈部而发瘿病。
治以理痰汤化痰为主,加山药以健脾治本。因现风寒已清,故不再加解表之药。因痰湿可阻碍气血运行,而舌质黯己显瘀血之象,故再加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化痰消瘿活血的功效。
2.梅尼埃病
张某,男,43岁,2012年4月2日初诊。
患者2年来反复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伴呕吐,耳鸣,听力减退。在外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梅尼埃病,使用了倍他司汀、山莨菪碱、地芬尼多等药物,但只能有短暂疗效。近半年来,频繁发作,每月发作1~2次。
诊见:胸脘满闷,少食多寐,大便溏而粘滞。舌红苔白腻,脉濡缓。
诊断:眩晕,痰浊中阻。
处方:生芡实15g,清半夏、天麻、黑芝麻各9g,白芍、白术、茯苓、陈皮、石菖蒲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用5剂后感觉全身轻松,神清气爽,胸脘再无满闷,食欲改善。后连服30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眩晕再无发作。
按:本病迁延日久,患者肾气已衰,不能蒸化津液,痰湿内生。同时,患者又有脘闷、少食、多寐、便溏等脾失健运之象,水谷津液不化,酿生痰湿。痰湿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眩晕。
故以理痰汤补肾降逆,治痰之本,加山药、白术以健脾,另加石菖蒲豁痰开窍,化湿和胃。
痰湿之源清,则眩晕自止矣。
3.病毒性心肌炎
叶某,男,21岁,2015年11月8日初诊。
患者于半月前外感发热,经西医治疗后好转。6天前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夜寐不安。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效果欠佳。
诊见:形体肥胖,呕恶食少,多痰,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腻,脉结代。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24h房性期前收缩共13586次。
中医诊断:心悸,痰火内扰。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15g,清半夏、生芡实、黄连、黑芝麻各9g,白芍、茯苓、陈皮、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7剂后已无明显心慌感,觉睡眠欠佳,加酸枣仁9g,再服7剂。
三诊:自觉无不适感,复查动态心电图示:24h房性期前收缩16次。随访1年,病情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因平素膏粱厚味,又疏于运动,而致脾肾不足,宿痰内伏。此次为外感引发,痰湿郁而化火,火引痰行,上干心神,故心悸。以理痰汤治痰之本;加生龙骨、生牡蛎宁心固肾,安神清热;以黄连清心泻火;以酸枣仁、柏子仁宁心神,补心气。标本同治,痰消火清,功效立见。
本病当嘱患者节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并避风寒,以断病源,方能阻其复发。
4.男性不育少精症
杨某,男,32岁,2013年3月17日初诊。
患者结婚2年,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女方未孕。已排除女方问题。曾多处求治。
诊断:少精症。间断采用各类治疗,未见疗效。
诊见:精神疲惫,面色无华,形体肥胖,脘闷纳呆,肢体困重。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精液常规示:精子密度为12×10/mL,液化时间大于30min。泌尿系统B超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不育症,痰湿内阻。
处方:生芡实、淫羊藿各15g,清半夏、黑芝麻各9g,白芍、白术、茯苓、陈皮、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2周,自觉精神转佳,食欲好转。3月后,复查精液常规已恢复正常。再过3月,患者来报,妻子已怀孕。
按:本病为患者脾肾不足,不能运化津液,水湿聚而为痰,流窜经络,扰乱精室而致。肾为生痰之本,理痰汤治痰着重于肾,本方加淫羊藿以助温肾补精,加白术以健脾。肾脾阳气充沛,气行则津液行,而痰湿自化,精室得复。
此类疾患只要辨证准确,使用理痰汤加减大多有效,但因不是清一时之痰湿而能奏功,故服药时间必得数月以上,须让患者适当运动,合理房事,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中途而废。
(附:《本草新编》芡实:味甘,气平,入脾、肾二经。

主湿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

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肾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或问芡实平平无奇,而子偏誉之为益精补中之药,何也?曰∶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至妙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实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饮调服,虽遗精至衰惫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药,而实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测也。

或问芡实平淡无奇而益人,如若,何不日食之作饭乎?曰∶芡实虽不可作饭,然日用之固宜。我有一方,在家、作客,两食之而咸宜。方用芡实二斤、山药二斤、白糯米四斤、白糖一斤、花椒二两,去核,各为末。每日白滚水冲调服一两,最能开胃生精,并无梦遗之病,可服至百岁也。

性味甘、涩,平。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用法用量9~15g。)

张锡纯︳痰涎郁塞,满闷短气。气逆肝火升,眩晕不能坐的理痰汤

现代人因为吃得多、吃得好、运动少,痰湿体质的比较常见。提到痰,可能很多人认为痰只是我们常见的咳嗽的时候出现的病理产物,如果没有咳痰,身体应该没有痰饮。

关于痰

这里我们就需要引出中医里说的痰饮这个概念。中医里说的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后的产物,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痰饮除了质地的差别,在形成过程上,经火炼后的水饮才能形成痰。

痰饮停积于某些部位,就会形成痰饮证。所以并不只是咳出痰才证明有痰。中医里有痰迷心窍造成的疯癫,也有因痰导致的失眠和头晕,这样的人其实很多是没有咳痰的表现的。

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实现分配。当邪气侵袭到肺部,导致肺内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受到影响,这时候脾上输的营养物质和水液就不再是精华了,而成为肺的负担,因为去处出现了故障。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上传新的水液,造成新痰的不断产生。

另外,从标本的角度看,也有“胃为生痰之标,肾为生痰之本”之说。对此,张锡纯是这么说的“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为什么呢?因为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与膀胱相表里,肾为脏,膀胱为腑。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能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能实而不能满。肾闭藏的力量若不固,肾气注入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便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顺利下行成为小便,这是痰的由来。

又因为肾之上为血海,也就是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冲脉向上隶属足阳明胃经,下连足少阴肾经。肾中气化不固摄,冲气易于上逆。因为冲脉上隶属足阳明胃经,冲气上逆,胃气也会受牵连多会上逆,该降不降,影响气机下行运化水饮,这又是痰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理痰汤

上面说了,痰饮留在哪里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如果痰饮郁塞在胸部膈膜之上,人会满闷短气。如果积在肺中,人表现为喘促咳逆。停留在心下,人惊悸失眠。痰饮停滞在胃口则胀满呕吐。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在关节,附着于筋骨,人做俯仰状不利索,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人眩晕不能坐立。

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痰饮而产生的症状,张锡纯用的是理痰汤。

为避免见方试药,仅列出组成:芡实、半夏、黑芝麻、柏子仁、 生杭芍、陈皮、茯苓。

理痰汤以半夏为君药,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收敛冲气,更能收敛肾气,增强肾的闭藏之力。肾的气化能力得以治理,膀胱与冲脉的气化,自然也得以恢复,痰产生的本原问题得以解决。半夏燥湿,芝麻、柏子仁可以润半夏的燥性,还能助芡实补肾的力量。芍药、茯苓,前者可滋阴利小便,后者则淡渗以利小便。用陈皮表面看是借助它的化痰之力,实际上用的是它的行气之力,辅助半夏降逆气,同时化解芡实、芝麻、柏子仁带来的滞腻之感。

医案

关于理痰汤的医案不像往常是张锡纯亲自治病的记录,这次是张锡纯毛姓的一位朋友治病的两则医案。

医案一

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体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之前的医生用二陈汤加减治疗,三年后病情剧增。后来找到毛先生用的张锡纯的理痰汤,数剂下去病好了大半。于是又将芡实减量,加了生山药,连服二十多剂,痰消,诸病皆愈。数年之后,没有反复。

医案二

后来毛先生又治疗了一个患痫风的少妇。痫风是肾中相火及肝胆之火暴动,使痰涎上涌扰乱心脑所致。

痫风最难治,原因是痫风之根伏藏于肾。患者刚开始两三月发一次病,后来病情严重两三日发一次病。面诊发现患者脉滑、体态丰盈,知道是痰饮造成的。用的也是理痰汤,加了赭石。至于治疗效果,从张锡纯的记录来看他本人也有些惊讶,写道:“数剂竟能拔除病根”。张锡纯当时拟出理痰汤时,原不知能治痫风。后来两人见面聊的时候大赞毛兄这一味赭石加的好,建此奇功,大为理痰汤生色。

总结此议案时张锡纯提到,除了用赭石用理痰汤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这几种均有“质重”而沉降的特性。

咳嗽一声就舒服了?直接开——升陷汤
导读:黄芪从外向内补气,把气从会阴提到巅顶,知母润芪之燥,柴胡升左路,桔梗升右路,升麻升中路,元气不足加人参,防气涣散加山萸。这样一看,想忘也忘不了了。难怪咱们有同学说:(编辑/王超)张锡纯52效方心法求真——升陷汤,三路同行升大作者/宋柏杉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下陷第一张处方——升陷汤。我们看一下升陷汤的组成: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我们这里所说的生箭芪就是指生黄芪,它是君药。黄芪有主产于山东的,还有产于内蒙的,效果都可以。我们现在野生的黄芪已经少而又少,我们普遍用的是种植的。

黄芪的作用是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补)。它起于会阴,具有升腾作用,能够上冲到巅顶。因此上,要想托举大气回到胸中,不至于下陷到腹,我们首选的药物就是黄芪。

那么用黄芪,又有一个特点,偏温热一些。那么又恐它能够上火,使火气上腾,因此配上知母三钱,佐制黄芪,这个配伍是最经典的配伍。我们在后世很多种处方都会遇到,包括黄芪鳖甲汤,这是一个著名的方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一张处方,很好用。

那么黄芪配知母,既能够升气又不至于助热,这是一个药对,我们现在讲这个方的原理。我们先看一下——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这张图)要时刻印在脑子里,这是中医的核心,也是用药的核心,如果我们离开臓腑气血运行图,我们空谈药物,或者拿药物堆砌一张大方子、烂方子,那么你这个药物下去,在体内会打架,别看你开了几十味,效果未见得好。我相信我们的学员,都不会开太大的处方。

那么黄芪,在我们的理论上,它是补肝气,严格来说,它是从外侧向上升腾,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它是一个补肝的药物,重点是走左路。

那么知母凉润之性,以去黄芪之热。

我们柴胡,少阳之主药,能够引大气从左侧上升,这没有问题。

我们下一句话,我们看原书中说了:“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侧上升”。这就解释不通了。升麻是入哪经?它是入脾胃经的,因此上升麻主要是升脾,在中间。我们五大臓象它升的臓器,主要是肝、脾,降的是胃和肺。

桔梗主要是入肺经,它升的才是右路。也有的同学又问了,说你的肺(不是)主要是降(吗)?每个臓同时都能升,同时都能降。肺是以降为主,也有宣的作用、也有升的作用。

就像我们拿一瓶矿泉水,里面有点气,我们倒过来水就降下去了,升上去的是什么?是气。我们学中医一定要有这个辨证思维:同一条经络,降下去了一个东西,那么它肯定会升起来一个东西,不会单纯的下降。

我们任何一个臓器,它的臓腑气机升降相因,肺的降是相对于心肝脾(肾)其它四臓来说。肝要相对于其它四臓它就是升,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如果有小腹坠痛,大便拉不净或者小便解不净,那么我们会选哪个药物呢?我们就可以选升麻、桔梗之类来升提一下。

我们接着往下看,如果说气分虚得特别严重,虚极了,我们就要加人参培补一下元气。也就是说来固一下元气之本。

如果防止我们气补上去了它会涣散,怎么办?我们加山萸肉,就能够防止气之涣散。

那么升陷汤为什么不用甘草?升陷汤是不能用甘草的。一旦你开上了炙甘草,那么这个气就固护中气去了,升陷汤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再一个它也能有碍于大气的上升。那么只有在回阳升陷汤的时候,可以用甘草,但是用的剂量非常的小。为了使它——干姜、甘草,桂枝、甘草来辛甘化阳,会用了一点。醒脾升陷汤里边用到甘草,而且这甘草用的剂量就稍大一些。为什么?因为是入脾胃的。那么理郁升陷汤和升陷汤是不能用甘草的。

大气下陷涵盖的病种特别多,我们只要应用的对证,下陷到胸隔膜以下的气我们只要提到胸隔膜以上,这个作用立竿见影。气血水神辨证,这是气病辨证,气分的病治疗难度是最小的,取效是最快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病例,缪某,女,四十九岁。她的主要症状(是)来治疗头晕。晕得很厉害,用尽各种办法,西医按耳石症、美尼尔,还有什么眩晕症等等治疗,没有效。用中药治疗也用过很多方子,效果都不好。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患者,她是在那坐着,你看就像上不来气的感觉。但是你问她,她说没有,没有上不来气的感觉。我们把她脉,确实是关上弱,关下稍强,也是典型的大气下陷的脉。

那么我们就观察,看她的情况。她待着待着倒两下气然后就要咳嗽一声,咳嗽完就舒服了,后来我就问她,我说你是不是经常咳,咳嗽一声?她说是,我一这样就舒服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症状就是大气下陷的直接诊断的一个主要症状。见到这个症状无疑,就用升陷汤。你会不会把脉,会不会其它的问诊,无所谓了。只要有这个症状我们直接用升陷汤,效果立竿见影。

那么然后我又问她,我说你记忆力是不是不好?她说可别说了,经常找不着钥匙,找不着拖鞋,什么事都有。买完菜给完人家钱,转身走了,菜也没拿回家了,经常犯这种毛病。那么我们前面讲过: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但这个一定要做个鉴别诊断,她不是瘀血,而是大气下陷。我们的大气不能托举住我们的神,因此上,我们就给她开的升陷汤。

我们用原方,吃完之后她说脑袋就清亮了,头也不晕了,不像原来昏昏沉沉的,突然就说眼睛就看见光明了,眼前这层雾就没了,这种就像拨云见日的感觉。我们还讲过头晕,水饮是占最多数,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大气下陷。

水饮的证和这个好鉴别,水饮证的脉是弦的,我们这个脉是寸弱尺强,强是相对的强,很容易鉴别。然后我们给她善后,就用升陷汤加上桂圆,给她养心血。养心血就能增强记忆,因为我们认为,心主神明,心主神志。

我们大气下陷篇,其实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要么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我们只要把大气提到胸中,这个病就豁然痊愈;也有的不能豁然痊愈,只要我们把大气升提到胸中,我们再对证治疗其它的疾病,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上,我们反复地强调:升陷篇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最重要的一篇,因此上大家可以把书中的医案,再反复地研读一下。

来复汤应用心法

节选自宋柏杉主讲《张锡纯52效方心法求真》

我们今天继续讲《医学衷中参西录》滋阴篇第六个方剂——来复汤。下面我们看一下来复汤的主治:

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可见,我们这个方子就像小柴胡汤一样,诸证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可用之。而且它的主治也和小柴胡近似,它有“寒热往来,或但热不寒,汗出热解,须臾又热”。我们看这症状像不像少阳病篇的症状?但是这个方证,我们用小柴胡汤是不能治愈的。

、来复汤主证的机理

那么R们首先看一下来复汤主证的机理,我们纵观一下来复汤如上的表现,它主要类似于一个喘脱,或者说是脱证。那么人体得了脱证,往往容易抽。要是虚性的脱,目睁口开手张,出现这种情况。要是实证的,是牙关紧闭,两手抽搐,角弓反张。那么都有一个什么表现呢?肝风内动的表现。

那么我们看看脱证是哪脱,或者说怎么才会脱呢,再次要回顾一下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我们的肝是从左侧向上升的,如果肝属于青龙,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向上奔腾而去,我们右路的肺又降之不足,肾精不能固护,那么这时候脱,往往都以肝脱为主。所以说张锡纯老先生治疗脱证,一味山萸肉饮,就是用山萸肉用二两,就可以治疗脱证,这是值得我们临床学习的。

我们上节课也谈到,山萸肉以前我不敢多用,怕它又酸又涩难吃,后来发现我们只要用对证了,30g、60g没有问题,人吃下去 胃也不会酸,病愈得还快。

那么既然这个脱证在肝,为什么又有往来寒热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肝与胆相表里。如果肝气一脱,那么势必影响胆气的疏泄,因此上就会出现了往来寒热或者但热不寒,或者汗出热解了,须臾又热又汗,这样反反复复。有的还会出现抽风、眼睛上窜的表现。这种情况有见于咳嗽,也有见于喘促,或者心悸怔忡的表现。我们前面讲过,一想到往来寒热,我们就想到小柴胡汤类方,那么我们今天又多一条思路,还有来复汤。

、来复汤的临床应用

那么这张方子,我们在临床上如何应用呢?这张方子我在临床上大部分应用于反复的感冒,反复发热的小朋友、或者老年人。当然了给小儿用,我们把比例缩小就可以。有的时候小儿的外感,我们可以用熟地来退热,单一味熟地也可以,我们熟地、鸡内金也可以。

我们在《十大病种》中讲过,有些慢性咳嗽,我们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反复感冒、咳嗽,用这个方子能够治疗。那么如果是慢性的喘促,和反复发热不退,又有汗的,我们就要用来复汤。

那么这两个方子如何区别呢?升阳益胃汤、小柴胡汤,还有来复汤。我们刚刚讲了,如果是反复咳嗽,还有气短,还有胃脘不适、后背疼的,我们就用升阳益胃汤;如果是往来寒热,只有单单的往来寒热,我们考虑用小柴胡;如果往来寒热兼有喘促,或者多汗、发热,汗出退了接着又发烧,这样的患者我们就要想到来复汤。

因此上来了一个病人到你眼前,我们脑袋里要想出这一个症状会见到哪几种证型?然后我们通过望闻问切来区分开这几个类型,然后我们从中选方治疗,这样疗效就能提高了。我们这张方子也可以治疗房颤、心悸、心慌等心脏疾病,偶尔会用到。

、应用来复汤的案例

下面我讲一个病例,这是我们本地的一个陈姓的老年人,男性,六十六岁。感冒一年多治不好,他总发烧、还出汗,多处找大夫治疗治不好。我一开始也是认为是少阳证,我们先用小柴胡汤合上玉屏风散,老头说吃了没什么作用。

我们又再次应用到升阳益胃汤,效果还不好。后来我们仔细地把脉,他这个脉还是虚浮的。仔细问患者,患者有轻微的喘促,并不明显。后来我们果断地选用了来复汤,一剂下去效果就特别明显。

这个药物辨证中肯,效如桴鼓,对外感性的疾病是特别明显,内伤的难。我们看看滋阴篇几大方剂都很相似,主治也很相似,组成也相近,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呢?我们在讲解完镇摄篇之后,我们再予以总结。其实我们在每节课里面,都有着重的强调它的用法,我们课上给的东西,就像我们学习代数几何,我们不能完完全全按照例题做。当给出了新题,我们按照解题的思路来应用于临床就可以了。所以说,我们重点要学习组方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