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痰神方理痰汤
主湿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
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肾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或问芡实平平无奇,而子偏誉之为益精补中之药,何也?曰∶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至妙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实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饮调服,虽遗精至衰惫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药,而实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测也。
或问芡实平淡无奇而益人,如若,何不日食之作饭乎?曰∶芡实虽不可作饭,然日用之固宜。我有一方,在家、作客,两食之而咸宜。方用芡实二斤、山药二斤、白糯米四斤、白糖一斤、花椒二两,去核,各为末。每日白滚水冲调服一两,最能开胃生精,并无梦遗之病,可服至百岁也。
性味甘、涩,平。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用法用量9~15g。)
张锡纯︳痰涎郁塞,满闷短气。气逆肝火升,眩晕不能坐的理痰汤
现代人因为吃得多、吃得好、运动少,痰湿体质的比较常见。提到痰,可能很多人认为痰只是我们常见的咳嗽的时候出现的病理产物,如果没有咳痰,身体应该没有痰饮。
关于痰
这里我们就需要引出中医里说的痰饮这个概念。中医里说的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后的产物,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痰本津液所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痰饮除了质地的差别,在形成过程上,经火炼后的水饮才能形成痰。
痰饮停积于某些部位,就会形成痰饮证。所以并不只是咳出痰才证明有痰。中医里有痰迷心窍造成的疯癫,也有因痰导致的失眠和头晕,这样的人其实很多是没有咳痰的表现的。
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实现分配。当邪气侵袭到肺部,导致肺内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受到影响,这时候脾上输的营养物质和水液就不再是精华了,而成为肺的负担,因为去处出现了故障。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上传新的水液,造成新痰的不断产生。
另外,从标本的角度看,也有“胃为生痰之标,肾为生痰之本”之说。对此,张锡纯是这么说的“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为什么呢?因为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与膀胱相表里,肾为脏,膀胱为腑。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能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能实而不能满。肾闭藏的力量若不固,肾气注入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便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顺利下行成为小便,这是痰的由来。
又因为肾之上为血海,也就是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冲脉向上隶属足阳明胃经,下连足少阴肾经。肾中气化不固摄,冲气易于上逆。因为冲脉上隶属足阳明胃经,冲气上逆,胃气也会受牵连多会上逆,该降不降,影响气机下行运化水饮,这又是痰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理痰汤
上面说了,痰饮留在哪里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如果痰饮郁塞在胸部膈膜之上,人会满闷短气。如果积在肺中,人表现为喘促咳逆。停留在心下,人惊悸失眠。痰饮停滞在胃口则胀满呕吐。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在关节,附着于筋骨,人做俯仰状不利索,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人眩晕不能坐立。
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痰饮而产生的症状,张锡纯用的是理痰汤。
为避免见方试药,仅列出组成:芡实、半夏、黑芝麻、柏子仁、 生杭芍、陈皮、茯苓。
理痰汤以半夏为君药,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收敛冲气,更能收敛肾气,增强肾的闭藏之力。肾的气化能力得以治理,膀胱与冲脉的气化,自然也得以恢复,痰产生的本原问题得以解决。半夏燥湿,芝麻、柏子仁可以润半夏的燥性,还能助芡实补肾的力量。芍药、茯苓,前者可滋阴利小便,后者则淡渗以利小便。用陈皮表面看是借助它的化痰之力,实际上用的是它的行气之力,辅助半夏降逆气,同时化解芡实、芝麻、柏子仁带来的滞腻之感。
医案
关于理痰汤的医案不像往常是张锡纯亲自治病的记录,这次是张锡纯毛姓的一位朋友治病的两则医案。
医案一
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体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之前的医生用二陈汤加减治疗,三年后病情剧增。后来找到毛先生用的张锡纯的理痰汤,数剂下去病好了大半。于是又将芡实减量,加了生山药,连服二十多剂,痰消,诸病皆愈。数年之后,没有反复。
医案二
后来毛先生又治疗了一个患痫风的少妇。痫风是肾中相火及肝胆之火暴动,使痰涎上涌扰乱心脑所致。
痫风最难治,原因是痫风之根伏藏于肾。患者刚开始两三月发一次病,后来病情严重两三日发一次病。面诊发现患者脉滑、体态丰盈,知道是痰饮造成的。用的也是理痰汤,加了赭石。至于治疗效果,从张锡纯的记录来看他本人也有些惊讶,写道:“数剂竟能拔除病根”。张锡纯当时拟出理痰汤时,原不知能治痫风。后来两人见面聊的时候大赞毛兄这一味赭石加的好,建此奇功,大为理痰汤生色。
总结此议案时张锡纯提到,除了用赭石用理痰汤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这几种均有“质重”而沉降的特性。
黄芪的作用是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补)。它起于会阴,具有升腾作用,能够上冲到巅顶。因此上,要想托举大气回到胸中,不至于下陷到腹,我们首选的药物就是黄芪。
那么用黄芪,又有一个特点,偏温热一些。那么又恐它能够上火,使火气上腾,因此配上知母三钱,佐制黄芪,这个配伍是最经典的配伍。我们在后世很多种处方都会遇到,包括黄芪鳖甲汤,这是一个著名的方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一张处方,很好用。
那么黄芪配知母,既能够升气又不至于助热,这是一个药对,我们现在讲这个方的原理。我们先看一下——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这张图)要时刻印在脑子里,这是中医的核心,也是用药的核心,如果我们离开臓腑气血运行图,我们空谈药物,或者拿药物堆砌一张大方子、烂方子,那么你这个药物下去,在体内会打架,别看你开了几十味,效果未见得好。我相信我们的学员,都不会开太大的处方。
那么黄芪,在我们的理论上,它是补肝气,严格来说,它是从外侧向上升腾,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它是一个补肝的药物,重点是走左路。
那么知母凉润之性,以去黄芪之热。
我们柴胡,少阳之主药,能够引大气从左侧上升,这没有问题。
我们下一句话,我们看原书中说了:“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侧上升”。这就解释不通了。升麻是入哪经?它是入脾胃经的,因此上升麻主要是升脾,在中间。我们五大臓象它升的臓器,主要是肝、脾,降的是胃和肺。
桔梗主要是入肺经,它升的才是右路。也有的同学又问了,说你的肺(不是)主要是降(吗)?每个臓同时都能升,同时都能降。肺是以降为主,也有宣的作用、也有升的作用。
就像我们拿一瓶矿泉水,里面有点气,我们倒过来水就降下去了,升上去的是什么?是气。我们学中医一定要有这个辨证思维:同一条经络,降下去了一个东西,那么它肯定会升起来一个东西,不会单纯的下降。
我们任何一个臓器,它的臓腑气机升降相因,肺的降是相对于心肝脾(肾)其它四臓来说。肝要相对于其它四臓它就是升,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如果有小腹坠痛,大便拉不净或者小便解不净,那么我们会选哪个药物呢?我们就可以选升麻、桔梗之类来升提一下。
我们接着往下看,如果说气分虚得特别严重,虚极了,我们就要加人参培补一下元气。也就是说来固一下元气之本。
如果防止我们气补上去了它会涣散,怎么办?我们加山萸肉,就能够防止气之涣散。
那么升陷汤为什么不用甘草?升陷汤是不能用甘草的。一旦你开上了炙甘草,那么这个气就固护中气去了,升陷汤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再一个它也能有碍于大气的上升。那么只有在回阳升陷汤的时候,可以用甘草,但是用的剂量非常的小。为了使它——干姜、甘草,桂枝、甘草来辛甘化阳,会用了一点。醒脾升陷汤里边用到甘草,而且这甘草用的剂量就稍大一些。为什么?因为是入脾胃的。那么理郁升陷汤和升陷汤是不能用甘草的。
大气下陷涵盖的病种特别多,我们只要应用的对证,下陷到胸隔膜以下的气我们只要提到胸隔膜以上,这个作用立竿见影。气血水神辨证,这是气病辨证,气分的病治疗难度是最小的,取效是最快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病例,缪某,女,四十九岁。她的主要症状(是)来治疗头晕。晕得很厉害,用尽各种办法,西医按耳石症、美尼尔,还有什么眩晕症等等治疗,没有效。用中药治疗也用过很多方子,效果都不好。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患者,她是在那坐着,你看就像上不来气的感觉。但是你问她,她说没有,没有上不来气的感觉。我们把她脉,确实是关上弱,关下稍强,也是典型的大气下陷的脉。
那么我们就观察,看她的情况。她待着待着倒两下气然后就要咳嗽一声,咳嗽完就舒服了,后来我就问她,我说你是不是经常咳,咳嗽一声?她说是,我一这样就舒服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症状就是大气下陷的直接诊断的一个主要症状。见到这个症状无疑,就用升陷汤。你会不会把脉,会不会其它的问诊,无所谓了。只要有这个症状我们直接用升陷汤,效果立竿见影。
那么然后我又问她,我说你记忆力是不是不好?她说可别说了,经常找不着钥匙,找不着拖鞋,什么事都有。买完菜给完人家钱,转身走了,菜也没拿回家了,经常犯这种毛病。那么我们前面讲过: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但这个一定要做个鉴别诊断,她不是瘀血,而是大气下陷。我们的大气不能托举住我们的神,因此上,我们就给她开的升陷汤。
我们用原方,吃完之后她说脑袋就清亮了,头也不晕了,不像原来昏昏沉沉的,突然就说眼睛就看见光明了,眼前这层雾就没了,这种就像拨云见日的感觉。我们还讲过头晕,水饮是占最多数,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大气下陷。
水饮的证和这个好鉴别,水饮证的脉是弦的,我们这个脉是寸弱尺强,强是相对的强,很容易鉴别。然后我们给她善后,就用升陷汤加上桂圆,给她养心血。养心血就能增强记忆,因为我们认为,心主神明,心主神志。
我们大气下陷篇,其实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要么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我们只要把大气提到胸中,这个病就豁然痊愈;也有的不能豁然痊愈,只要我们把大气升提到胸中,我们再对证治疗其它的疾病,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上,我们反复地强调:升陷篇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最重要的一篇,因此上大家可以把书中的医案,再反复地研读一下。
来复汤应用心法
节选自宋柏杉主讲《张锡纯52效方心法求真》
我们今天继续讲《医学衷中参西录》滋阴篇第六个方剂——来复汤。下面我们看一下来复汤的主治:
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可见,我们这个方子就像小柴胡汤一样,诸证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可用之。而且它的主治也和小柴胡近似,它有“寒热往来,或但热不寒,汗出热解,须臾又热”。我们看这症状像不像少阳病篇的症状?但是这个方证,我们用小柴胡汤是不能治愈的。
一、来复汤主证的机理
那么R们首先看一下来复汤主证的机理,我们纵观一下来复汤如上的表现,它主要类似于一个喘脱,或者说是脱证。那么人体得了脱证,往往容易抽。要是虚性的脱,目睁口开手张,出现这种情况。要是实证的,是牙关紧闭,两手抽搐,角弓反张。那么都有一个什么表现呢?肝风内动的表现。
那么我们看看脱证是哪脱,或者说怎么才会脱呢,再次要回顾一下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五大臓象气血运行图
我们的肝是从左侧向上升的,如果肝属于青龙,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向上奔腾而去,我们右路的肺又降之不足,肾精不能固护,那么这时候脱,往往都以肝脱为主。所以说张锡纯老先生治疗脱证,一味山萸肉饮,就是用山萸肉用二两,就可以治疗脱证,这是值得我们临床学习的。
我们上节课也谈到,山萸肉以前我不敢多用,怕它又酸又涩难吃,后来发现我们只要用对证了,30g、60g没有问题,人吃下去 胃也不会酸,病愈得还快。
那么既然这个脱证在肝,为什么又有往来寒热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肝与胆相表里。如果肝气一脱,那么势必影响胆气的疏泄,因此上就会出现了往来寒热或者但热不寒,或者汗出热解了,须臾又热又汗,这样反反复复。有的还会出现抽风、眼睛上窜的表现。这种情况有见于咳嗽,也有见于喘促,或者心悸怔忡的表现。我们前面讲过,一想到往来寒热,我们就想到小柴胡汤类方,那么我们今天又多一条思路,还有来复汤。
二、来复汤的临床应用
那么这张方子,我们在临床上如何应用呢?这张方子我在临床上大部分应用于反复的感冒,反复发热的小朋友、或者老年人。当然了给小儿用,我们把比例缩小就可以。有的时候小儿的外感,我们可以用熟地来退热,单一味熟地也可以,我们熟地、鸡内金也可以。
我们在《十大病种》中讲过,有些慢性咳嗽,我们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反复感冒、咳嗽,用这个方子能够治疗。那么如果是慢性的喘促,和反复发热不退,又有汗的,我们就要用来复汤。
那么这两个方子如何区别呢?升阳益胃汤、小柴胡汤,还有来复汤。我们刚刚讲了,如果是反复咳嗽,还有气短,还有胃脘不适、后背疼的,我们就用升阳益胃汤;如果是往来寒热,只有单单的往来寒热,我们考虑用小柴胡;如果往来寒热兼有喘促,或者多汗、发热,汗出退了接着又发烧,这样的患者我们就要想到来复汤。
因此上来了一个病人到你眼前,我们脑袋里要想出这一个症状会见到哪几种证型?然后我们通过望闻问切来区分开这几个类型,然后我们从中选方治疗,这样疗效就能提高了。我们这张方子也可以治疗房颤、心悸、心慌等心脏疾病,偶尔会用到。
三、应用来复汤的案例
下面我讲一个病例,这是我们本地的一个陈姓的老年人,男性,六十六岁。感冒一年多治不好,他总发烧、还出汗,多处找大夫治疗治不好。我一开始也是认为是少阳证,我们先用小柴胡汤合上玉屏风散,老头说吃了没什么作用。
我们又再次应用到升阳益胃汤,效果还不好。后来我们仔细地把脉,他这个脉还是虚浮的。仔细问患者,患者有轻微的喘促,并不明显。后来我们果断地选用了来复汤,一剂下去效果就特别明显。
这个药物辨证中肯,效如桴鼓,对外感性的疾病是特别明显,内伤的难。我们看看滋阴篇几大方剂都很相似,主治也很相似,组成也相近,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呢?我们在讲解完镇摄篇之后,我们再予以总结。其实我们在每节课里面,都有着重的强调它的用法,我们课上给的东西,就像我们学习代数几何,我们不能完完全全按照例题做。当给出了新题,我们按照解题的思路来应用于临床就可以了。所以说,我们重点要学习组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