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杜雨茂经验集【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732人已读
一、加味散偏汤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9克、白芷 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炙甘草3克、连翘12 克。 功能:祛风散寒,通络祛瘀,化痰利窍。 主治: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 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 发则疼痛剧烈,或掣及眉梢,或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 锥刺而难忍,甚至以头冲墙,几不欲生。 用法: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左 右。滤汁混匀,每日早晚饭后服。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三次服下。 方解: 本方系根据清代陈士铎 《辨证录》 中散偏汤化裁而成。 方中川芎味辛性温, 祛风散寒止痛,且又辛香走窜,可上通巅顶,下达气海,祛瘀通络,为主药。白 芷、细辛、蔓荆子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加强川芎疏散之力,且有止痛之长;香 附、郁李仁直入血分,以助川芎祛瘀之功,兼有调气之妙,以为臣药。柴胡引药 入少阳,与连翘相合,载药升浮,直达头面,和畅三焦,况以寒性,可制约诸药 辛温助火,清散久郁而生之邪热。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且善清皮里膜外 之顽痰,合川芎等之走散,以通窍化痰。白芍味酸性敛,以防他药辛散太过,又 有缓急止痛之长,皆为佐药。使以甘草,缓解急迫,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疏散 风寒之中兼有通络祛瘀之功,疏达气血中又有祛痰通窍之力。且发中有收,通中 有敛,温中有凉,调气而理血,相互为用,各展其长。又方中柴胡、连翘、香附、 白芍兼可疏肝解郁,白芍、甘草又善缓急止痛;川芎善入肝经,行气中之血,故 不但对感寒冒风而发者效佳,气郁不畅而致者,亦每有良效。 加减: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疼痛剧烈,可加川羌活、元胡;阴 血亏虚,可加生地、当归。拘挛掣痛,酌加南星、僵蚕、全蝎;若为血管扩张性 头痛,宜加贯众;兼有高血压者,可加怀牛膝、桑寄生;兼有内热,可加知母、 丹皮等。 二、固本止遗汤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黄芪24克、山药12克、陈 皮9克、小茴香6克、菟丝子12克、枸杞12克、覆盆子15克、肉桂45 克、当归12克、五味子12克。 功效:补脾益肾,强关缩泉。 主治:肾脾肺不足,肾关不固,下元虚寒之遗尿,无论小儿成人,久久不愈者, 皆可选用。 用法:同前方。 方解:遗尿一病,不仅见于小儿,也常见于成人,尤其成人患此,往往羞于人言, 忍而不治,给患者精神造成很大的压力。该病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肾虚则 关门不固,脾肺虚则无力约束,故小便自遗。方以党参、白术、黄芪、山药、陈 皮补气健脾,肺脾双顾,肺气强健,宣发有度,津液四散。脾气壮实,运化有力, 水液化津。菟丝子、枸杞、覆盆子、肉桂、小茴香补肾气,益相火,温下寒,肾 气充实,命门火健,则下焦气化,关门复固,小便自约。当归暖中祛寒,润养补 虚,既可防诸药辛燥,又能生血化阴,与参、芪等相合,气血双补。五味子补五 脏,尤长于益肾及温下止遗,与肉桂、附片、陈皮等相伍,一散一收,散可促进 气化,收可缩泉益气。配以覆盆子等缩泉约便之力倍增,伍以黄芪、枸杞、山药,与肉桂、小茴香相配,一滋阴,一温阳,补助肾气,阴阳双补。全方气血双调、 阴阳双补,散收并用,肺脾肾三焦共治,机圆法活,尤适用久遗之病。 加减:一般夜间遗尿,应用此方不必加减。对年久不愈,体质较差者,可随证化 裁。如伴有少腹不温、乏力恶寒者,加附片6克、芦巴子9克;手足心热、舌红 口干,加山萸肉9克、熟地12克,去陈皮;脘腹作胀,纳食减少,加神曲9克、 砂仁6克;妇女腰痛,白带多者,加补骨脂9克、芡实15克。 禁忌:对于邪热内留,郁迫膀胱,水液失约而致之遗尿,患者常伴见烦躁口渴、 脉数有力,舌红苔黄者,当清宣郁热,非本方所宜。 三、补肾固经汤组成:川断12克、炒杜仲15克、侧柏叶12克、当归身12 克、川芎9克、生地12克、焦艾叶12克、阿胶10克、焦蒲黄9克、贯众炭 12克、连翘12克、制香附10克。 功效:滋肾养血,固冲止崩。 主治:肝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包括**功能性出血)。 用法:将上方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后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下火滤汁,共煎 二次,另将阿胶烊化,兑匀,分温二服,一日一剂,重者日服一剂半,分三次服。 方解:崩漏及月经过多,多责之于肝肾亏虚,血海不盈,冲任不固而致。肾关不 固,无力系胞,冲任不调,血下不止。肝主藏血,肝血不足,疏泄失常,又每致 气滞。气为血帅,气滞又每致血瘀。瘀血阻络,经脉不畅,又加重了出血,形成 恶性循环。是以方中川断、杜仲平补肝肾,以强肾关,冀肾关强健,开合有度, 经脉血约。当归、生地、川芎、白芍、艾叶、阿胶,即经方胶艾汤,以四物汤养 血和血,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温经暖宫止血,共奏调补冲任、固经止血之效。况 方中生地性凉入血,以制艾叶之温,防火升而血动,二药相互制约,凉而不寒, 温而不热,庶无生火凝滞之弊。焦蒲黄合贯众炭,寒温并用,止血而不留瘀,配 以侧柏叶、艾叶,既可清血中余热,又可除凝于血分,且散胞宫之寒,扶正达邪。 伍以制香附,行气散瘀,舒肝调气,使血行归经而不致有妄行之虞,更可防上药 止血太过。全方合用,祛寒而不助火,散邪而不伤阳,止血而不留瘀,补肾而不 腻滞,配伍精当周全,共奏益肾养血,固冲止崩之效。 加减:若见下血色淡,伴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者,加黄芪24克、党参15克; 如血色鲜红,脉数,舌淡红等血分热邪重者,加焦栀子10克、仙鹤草15克; 出血较甚者,加三七3~6克冲服。 四、乙肝转阴汤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5克、女贞子12克、 白芍12克、柴胡10克、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贯众12克、丹 参18克、大青叶10克。 功效:健脾益肾,解毒化瘀。主治: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方解:乙型肝炎,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症状较少,甚或无明显不适,给 辨证带来一定的困难。 究其病机, 多缘正气不足, 邪毒内侵所致。邪毒久而不解, 瘀阻经络,阻碍气机,又每致气滞血瘀。因此,其病机可概括为脾气不足,肝胆 湿热,毒瘀互结。治宜扶正达邪。方中党参、白术、云苓健脾益气,脾健则运化 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强盛,自能抗邪外出。女贞子、白芍、柴胡滋阴柔肝, 疏达气机,肝气通达,疏泄正常,则邪自去。连翘、白花蛇舌草、贯众清热解毒, 合茯苓、白术则清热利湿,使湿热得化,邪毒得除。配柴胡则引药入肝,直达病 所。丹参养血活血,合柴胡则通肝络,合白芍则养肝血、柔肝体。全方标本齐治, 补泄兼施,寒温并调,疏散相合,故可治疗肝之病变。加减:若大便干燥者,加虎杖12~15克;胁痛,舌有瘀斑者, 加三七3克冲服,郁金10克。 急躁易怒,口苦者,加重柴胡用量,并加栀子10克。若口苦、苔腻等,湿热较 重者,加入茵陈、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