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读书
听了蒋子龙老师的讲座,望着他清矍投入的样子,忍不住感叹。年近八十的老人还保持着每天读书写作的习惯,这不是爱,是什么?
但凡我们深爱某个人、某件事,无数次的努力与千百次的重复后,怎么可能不成功、不取得好收成?
立即收了两本他的散文书,一本是《难得一笑》,一本是《恨郎不狼》,利用休闲的空档,两个月才读完。说实话,我很佩服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有如此清晰的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77岁的老人还能对当前社会现象点评,提出自己观点且与时代相近的,并不多。他的散文《物质女人》、《婚姻之“痒”》,还有《享受会议》、《会议经济学》、《装修经济学》、《节日经济学》都非常贴近生活,哪怕时至今日的你我,与他所思所想所写的,亦有共鸣之处,实在是难得。
说起蒋子龙老师,七十年代生人是最熟悉不过的。
他是时代的幸运儿。刚刚落实政策回到工厂工作,就遇到了改革开放。以一个车间主任的视角写出了反映时代变化的《乔厂长上任记》,一炮而红,之后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甚至是农村题材的《燕赵悲歌》,都是书写现实生活、反映他所看到的生活片断的故事。
看到什么、思考什么、提炼什么,总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是他的作品让八九十年代读者喜欢的原因。
后来,时代变了,人心浮躁,谁还愿意看到当下的生活呢?哪一个不想醉生梦死,要么活在未来,要么活在过去,谁也不肯面对渗淡的现在。
文学渐渐没落,校园、穿越与宫斗小说兴盛。这样才不伤筋动骨地难过啊!反正都与你我的生活无关,生与死、惨与烈,都是一笑而过的事,又当不得真,反正你第二天醒来,穿的还是旧衣裳,吃的依旧是盒饭。
一梦十年,又十年。从九十年代开始,作家开始呐喊:文学已死!以为这样的呼唤,就能唤醒沉睡中的人,将文学的梦再次打造得斑斓,可是,读者都去赚钱了,作家也忙着活下去,更好地活着,再没人肯认真地读书、写字。
这两年,经济形势越来越沉重,现实文学却有点苏醒的味道。也许只有经历了心灵的荒芜,才肯勇敢面对真实的人生吧!写作人开始认真体味、沉下心来写字的人越来越多。
蒋子龙的作品与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最近几年的散文作品虽多,总觉得少了些深度,可能是囿于篇幅,常常是浮皮潦草地点了个题,又兴冲冲奔下一个目的地了。人近老年,奢求得更多,总想知道得更多,接触得更广,就没勇气与毅力深入地研究下去。他想拥有全世界,所以无暇顾及每一颗树,每一朵花。
唯有年轻人,才肯闷头钻进去,就着一个牛角尖,扭曲着挣扎,只想把问题看穿看透。我喜欢年轻人,恨不能自己时时年轻,唯有年轻,才有恒毅。
有人极喜欢萧红,说她是民国最好的女作家,一本《呼兰河传》,优雅又俏皮,简直发出灿烂的光芒。偏偏我没有仔细读过,买过两本,从头到尾地读了,却从未真正地打开她心底的那扇门。是不是到了细读细品的时候?让自己沉下心来,感悟人生。
女友喜欢写作,说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整个人就安静下来,好像什么也没想,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没有喜悦也没有压力,就是坐在电脑前,想起什么,就写点什么。
我说,你只管写,哪怕没人看,没人欣赏,只要自己欢喜,就是赚到了。做为一个生意人,我最怕赚得少,唯有写作,我一直输一直输,却还在写。
因为、因为我爱
但凡投入了深情,哪怕没有回报
也心甘情愿。
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文学的沃土,世界上从来没有生而贫瘠的土地,只要你肯于施肥、浇灌,总有一日,会生出艳丽的繁花来。如果没有开出花来,没有生出草来,那只能说明你投入得不够,时间不长。
反正无怨无悔就是了。
当你留心观察身边人、身边事,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终有一日,你会有一支生花妙笔,写出一个丰满、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哪怕别人不喜欢,你也会爱上他。因他是你心血浇灌,因他是你日夜所想,因他是你最大安慰。
无尽的星空,有限的岁月
愿你我安好沉静!
做一个认真沉静的读书人
做一个有情有义的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