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下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女子,唤醒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2024-08-06 16:42:56 风华绝代 这一生,有太多的美好。 ──── 看道说这是一组来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让我们有幸见证了风华绝代的容颜,也唤醒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朱砂不点而朱。拍下这些照片的是一名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Sam Sanzetti (沈石蒂)1902年—1987年1902年,沈石蒂出生在俄国克里米亚半岛,原名希约马·里夫希兹(Sioma Lifshitz)。1915年,13岁的沈石蒂随家人前往中国哈尔滨。1921年,17岁的沈石蒂,孑然一身,跳上了一艘开往上海的英国船。抵沪后,Sioma Lifshitz为自己换了个更易发音的名字Sam Sanzetti。懂中文后,他又拥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沈石蒂”。和许多初到上海的犹太人一样,沈石蒂两手空空,一无所长。在1970年以色列报纸《七天》的一篇报道中,沈石蒂这样回忆道:“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就这样来到中国。”为了谋生,他在照相馆外做起了擦皮鞋的营生,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照相技术。并购买了相机自己进行创作。后来,一位名叫温德伯格的美国摄影师注意到了他的作品,立刻介绍他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工作。就这样,沈石蒂走上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照相馆内部1927年,沈石蒂自立门户,在当时上海照相馆云集的南京路上开设了“上海美术照相馆”。当年照相馆开张时只有外国顾客拍照,后来名声渐响后,中国富豪、社会名流、电影明星也纷纷找上门。他的生意日渐兴隆,一连在上海开设了4家照相馆。最火爆时,在上海市中心的工作室有11间房子,雇用了31名职员经营店铺。这是当时全中国大型的摄影工作室之一。沈石蒂的人像照片表情自然,用光柔和,背景素雅,就像一幅幅油画。那时还没有彩照技术,因此部分照片采用了当时流行的上色技术,使照片中的人物更加鲜活。在上海期间,他拍摄了2万多张手工着色的照片。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由于公私合营,之后两年沈石蒂转而在上海的一家英国学校里教摄影课。1957年,沈石蒂带上他的照相机和胶卷,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生活。沈石蒂在工作室沈石蒂拉黄包车沈石蒂曾接受以色列知名报纸《新消息报》的采访,他喃喃自语:“我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便是在上海,上海是独一无二的,五光十色的,我仿佛能看到她缤纷的色彩,闻到她的丰富的气味……”沈石蒂其实不愿离开上海,他的大部分青年时光和记忆都与这座城市同在,更重要的是,他恋爱了。这个中国女孩子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字——南希,双方年龄差距有20多岁。可惜这段让沈石蒂认为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持续多久。生活在特拉维夫的沈石蒂经常怀念上海,怀念那里的老顾客、黄包车、油条,还有甜甜的上海菜,能够再次回到上海是他余生的梦想。他的继子德克斯勒回忆这位个头矮小、精力旺盛的继父:“他的房间里放满了关于中国的记忆,关于上海的记忆。他把那些珍贵的东西都保存了下来,这些都是因为他内心的自豪之情。”沈石蒂从擦皮鞋的小工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沪上有名的摄影师,并取得令人尊敬的地位。在他生前保存的柯达公司广告中,他被描述为“成为中国摄影大师的犹太人”。1987年6月29日,沈石蒂在特拉维夫逝世。他没能再联系上那位叫“南希”的女孩,也没能实现重回上海的梦想,但他当年开照相馆的地方仍然存在。如今,这里叫南京东路美伦大楼东楼。这幢建于1921年的六层楼房,虽然经过多次粉刷和翻新,但仍保持着几乎和照片中一模一样的纹饰,以及丝毫未变的玻璃窗格局。时间进入21世纪,他的继子德克斯勒发现了这些尘封了半个世纪的老照片。通过微博,它们又重现上海滩。10月24日,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在微博上将“芭蕾女孩”、“母与子”等200余幅照片一一展出。微博说明:“所有照片都是上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37号的一位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找到了5位照片中的当事人(其中4位到场)芭蕾女孩洪落霞芭蕾女孩洪落霞拍摄照片的时候只有17岁,正在读高中二年级。洪落霞每次路过沈石蒂的照相馆,都会在橱窗前驻足,欣赏里面展示的照片。这天,她因为演出,有了一件崭新的舞蹈服,便动了向家里要钱去拍照的念头。57年后,74岁的洪落霞还记得沈石蒂为她拍照时的情景:“他鼓励我自由地跳舞,我记得他为我拍了许多张。”以色列大使馆希望能在照相馆旧址附近举办这些老照片的展览,让沈石蒂曾倾注过热情与心血的照片,能够回到他魂牵梦萦的这片土地上。沈石蒂的一生就像是一个传奇,这场跨越百年的影像交流,又为他的摄影生涯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赞 (0) 相关推荐 100年前的旗袍写真,没有ps年代她们才是真正的名媛 不竞科技2021-06-22 08:28关注投诉分享至1/12这是一组来自100年前的民国女人的照片,画面中的女人们身着精致旗袍,梳戴整洁,给人一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典庄重 ... 为什么老照片上的人那么美? 春暖花开,洛阳牡丹.河北桃花.山东油菜花.云南花海.天津海棠--沪上陆续盛开的玉兰樱花梨花--让许多人忍不住撷一束暖阳,裁一袭微风,踏青赏春,与美景合影. 然而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网上盛传的大多数&q ...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南京路,中西合璧,土洋杂处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 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南京路只是一条很窄的小道. 1850年,在这条小道北边建有一座小花园,外国人因此称之为"花园弄".经过之后几 ... 老照片:上世纪二十年代云南各地风土人情,社会民生 1922年的勐海曼短佛寺.据记载,曼短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它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集中体现了傣族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精华. 1922年,景洪澜沧江边景象. 19 ... 好奇号拍下火星上彩色的云,像极了我们的地球 2021年3月19日,好奇号火星探测车观看到盖尔火山口上空飘过的云 好奇号拍摄的云看起来像极了我们的地球,我们经常能在明信片上看到这样的风景. 像不像地球上暴风雨前的景象? 火星上彩色的云彩 通常,由 ... 青铜立人像的传说: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民间谣言竟然是历史的真相 1929年的一天,中国四川省广汉县的农民燕道城正在自家地里干活.突然他感觉手里的锄头碰到了土里的硬物,他低头去看,发现是一块环形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石头,心中难免有些吃惊.他在原地继续挖,又挖 ... 孩子一把将奶奶推向护栏,路人拍下视频上传,网友:子不教父之过 现在社会年轻人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生了孩子之后主要也是老人帮抚养. 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容易有一种补偿的心理,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时间养育自己的孩子,现在自己的孩子生了孩子之后,自己有时间有钱, ... 祖父机智斗绑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军... 祖父机智斗绑匪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军阀割据,匪寇横行.家乡一带经常发生土匪(鲁南旧时称"马子")杀人越货,绑架勒索之事.在我们家,曾祖父.祖父.二祖父均遭土匪绑架过.据悉,曾 ... 上世纪二十年代华县咸中的校园布局 邮箱:3125136050@qq.com 咸林学校成立纪念大会记事(节选) 作者 杨松轩(1928年10月) 华县私立咸林学校原定于双十节日举行成立纪念大会,是日为下雨所阻,只由职教员.学生及少数来宾 ... 上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像一座欧洲城市 上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像一座欧洲城市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福州旧影(1927年-1928年)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福州旧影(1927年-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