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Turrell 回顾展惊艳上海,十年内再无此大展!

2017年1月21日,James Turrell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涵盖了特瑞尔50年来的艺术杰作,包括其代表性的灯光与空间装置和精选的摄影、版画作品。艺术家根据龙美术馆空间设计建造的全新场域特定作品也将在展览中重点呈现。

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工作、生活于美国。

用肌肤吸收灵光

James Turrell作为美国上世纪60年代“光与空间运动”的代表艺术家,创作力极为旺盛——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超过160场个展,并且是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以及美国国家艺术奖的获得者。很多人形容他的作品时会用“科技、酷炫、未来感十足”等词语,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到如今仍被用“前卫”一词形容,足以见得他是这个时代大师级的艺术家。

James Turrell《Gard Blue》,1968年

James Turrell《Raethro Green》,1968年

《圣经·创世纪》的第一章里写道:“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James Turrell是操纵光影的魔法师,进入他创造的光之世界里,我们都是被他照耀的子民。想知道他为何运用光作为创作的媒介,就必须去了解他的背景。

James Turrell《Wedgework-VI》,2016年

James Turrell《Wedgework-Key Lime》,1994年

James Turrell对光的迷恋,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感染力这么简单,向源头追随而去,他家族所信仰的贵格会(Quakers)正是以“灵光”(inner light)为荣的教派。其教义称,“灵光”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上帝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

James Turrell Shallow Space《Floater》,1999年

James Turrell曾说道:“We eat light, drink it in through our skins.”(我们以光为食,切肤饮下。)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惊叹于他旺盛而又富有诗性的创造力。同时,我们大胆推测他的信仰就是他创作的源泉,铸就了他天才般的强大内核。

James Turrell《Aten Reign》,2013年

在北京的智珠寺里,James Turrell制作了一件他的《Gathered sky》Skyspace系列作品。

James Turrell Skyspace《Gathered Sky》,in Temple of  Wisdom Beijing,2012年

此处,我们看到了一个“矛盾点”,一个西方宗教背景的艺术家为何会挑选一个宣扬东方宗教的场所完成一件作品?细想来,或许二者不仅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不同文化的宗教间是互通的,其追求充满了共通之处。

James Turrell Skyspace《Air Apartment》,Amarna,2015年

为了迎接光

与此同时,特殊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视点。James Turrell的父亲是一名航空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医生。或许是父母的职业让他从小就接触了科学,在1965年获得了波莫纳大学(Pomona College)的感知心理学学位。期间他还接触了数学、地理学和天文学,毕业之后进入加州大学学习艺术。这样的选择,印证了他对宇宙和人类内心世界两端尺度的好奇和探索。

James Turrell Skyspace《Greet the Light》at Chestnut Hill Friends Meeting ,Philadelphia,2013年 

他也是一名飞行员,James Turrell在16岁的时候获得了飞行执照。如果说宗教是在地上虔诚地望向天上的神明,飞行则正是他接近上帝的一种方式。作为一名已完成12000小时航程的飞行发烧友,他将天空当作工作室、材料甚至画布。

James Turrell《罗登火山口之火山之眼》

1979年,James Turrell在飞行期间发现了一处火山口,于是他买下了这座火山,开始在天文学家的协助下把它改建成一座天文台。他创作了30多年,外界对此期待不已。在这次展览中,这件远在亚利桑那州北部的火山口作品《Roden Crater》通过影像资料向中国观众揭开庐山真面目,我们将看到作品产生的思考过程。

James Turrell《罗登火山口之日月空间》

“当你飞行的时候,你所见之空间,并无实体界限,而是由大气和光结合而成的现象。”

James Turrell《火山口隧道》

“我的作品可以把你带到天空,我想要把宇宙中的天体,比如太阳还有月亮带到我们栖居的这个星球。”

James Turrell《火山口隧道》

在机长驾驶室里,James Turrell感受到了光是唯一的真实,伴随着失重、悬浮的强烈刺激,这些感受统统被带入到了他的作品里。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时尚芭莎》艺术部专访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独家揭露展览背后的故事。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

小艺James Turrell的作品本身对美术馆的空间结构要求很高,展览呈现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王薇首先,我们在展馆设计上就遇到了很多考验,设计空间、考虑摆放的位置,都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再者,这次的展品为了保证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纰漏,很多都是在国内制作的。场馆这里我们安排了一个小组专门负责联系各个环节,另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场地搭建。为了按时完成这次展览,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熬夜加班,各个外国团队的专业素养让我十分钦佩。

展览媒体发布会现场

小艺艺术家因伤无法到场是如何布展的?

王薇灯光设备都是从各个国家定制,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制作,最后汇总到上海。其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甚至是我们每次去不同工厂现场监制的费用,都格外高昂。Turrell这次受伤了,不能亲自来到现场,所以他的团队调试灯光的时候,Turrell在美国用视频的方式远程监督。

James Turrell回顾展的展览现场

小艺:这次展览的费用如此高昂,相应的票价是如何设定的?

王薇:这次展览的预算完全是超出的,一开始预计投入1300万,现在超出大约30%-40%,当然最终的数字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其实票价即使定到300元一张还是亏本,但是我和我先生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优秀的作品,最终定价200元,这次展览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了。

James Turrell回顾展的展览现场

小艺:艺术家不能亲自到场的确比较遗憾,展览这边对此怎样安排?

王薇:这次为了弥补艺术家没有办法到场的遗憾,我们在三月份会安排James Turrell和洛杉矶美术馆馆长的一次讲座。但是,艺术家的作品最神奇的部分就是他用光去呈现他的感知,在这个层面上观众和艺术家是最贴近的,他的作品不需要观众去了解艺术史,不需要提前储备很多知识,我们只用敞开心扉,凭感知去体验他的作品即可。

James Turrell回顾展的展览现场

小艺:你认为在当下国内,私立美术馆和公立美术馆的职责是否是有所区分的?

王薇:我们和各个公共美术馆都保持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我有一些关于特殊主题的策展构思,可能会借用到他们馆方的展品,他们也很支持我的想法。我策划展览的构思都是有一定的连贯性,从中国到亚洲的地域范围,再到女性话题的探讨,包括不同时代艺术家面貌的比较,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思考该如何呈现中国艺术的面貌和脉络。这个是私立和公立美术馆共同追求的目标。

James Turrell回顾展的展览现场

小艺:龙美术馆作为一个年轻的美术馆,有着如此丰富的馆藏,有能力引进世界上最前沿、最高水准的艺术展览,你对未来龙美术馆的期许是?

王薇:龙美术馆的方针就是将中国艺术从古到今的这条脉络搭建起来,同时,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交流的部分体现在国外展览来到中国举办,我们馆方有很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展陈设施支持。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把国内艺术家的展览推到国外,比如王郁洋的展览我们就带到了美国。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承担艺术大使的角色。James Turrell 《Gathered Sky》影像资料

没有焦点的真实

空间与时间,几乎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会被这个命题所吸引,但这个母题又是最难处理的。又如画一阵风,无形的物质往往极具挑战性。而James Turrell认为,空间和流动的时间密不可分,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要求观众浸入体验,鼓励观者与光触碰。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在一个空间的特质中去感知另外一个空间,这就像是观望一个正在观望的人。当把客观性剔除后,反而能获得一种新的客观,正如你用视野去探量一个空间。”James Turrell说道。

James Turrell Perceptual Cells(Bindu Shards),2010年

James Turrell对光的研究除了技术和自身体验之外,还有艺术史上的大师对他的启迪。透纳、康斯太勃尔以及罗斯科都是他青睐有加的艺术家。1966年,他加入了罗伯特·欧文、玛丽·柯斯和道格·维勒等艺术家在内的“南加州光和空间运动”(Southern California Light and Space)。

南加州艺术运动深受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几何抽象等艺术流派的影响,运动持续至今。作为该运动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已经开始尝试创作对光学的感知雕塑以及“实体化自然光”,以引起观众沉思,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体验。

James Turrell Shallow Space《Raemar Pink White》,1969年

就是这样,他的作品没有焦点、没有实体、没有边际。如果说每个艺术家都在不断地追寻着光,那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在灯光装置艺术上比James Turrell更有发言权。在这5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超越了科技,超越了具象的载体,充分地运用了灯光本身的媒介特质,将灵光照进了每一个观者的心中。

《时尚芭莎》艺术部专访佩斯画廊总裁Marc Glimcher。

小艺Turrell的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会有什么影响?

Marc Glimcher:他的作品让观者感受到体验式艺术的魅力,激发超然的感觉。我们回看亚洲艺术发展史,中国艺术飞快地变化、成长。我相信会有更多艺术家因为Turrell的作品而产生灵感。在下个十年中,更多体验式艺术作品会被创作出来。

James Turrell《Curved Glass》

小艺:Turrell受罗斯科影响很深,除了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以外,其他不同点在哪?

Marc Glimcher:Turrell是一个完全的抽象艺术家,他找到了沉浸式的方法诠释光和空间,而罗斯科的作品使用的还是颜料和画布,Turrell在这个层面上对艺术发展有推动力。而且,他的作品不会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歧意,所以是可以被全世界理解的。

James Turrell Projection Piece 系列,《Afrum (White)》, 1966年

小艺:为什么Turrell选择和龙美术馆合作?

Marc Glimcher:因为他的作品对场地和资金有一定要求,很多美术馆无法支持他完成这个展览。但是龙美术馆提供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在合作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Turrell不在场的情况下去布展。而且,像这样规模的新展,未来十年内应该不会再次举办了。

James Turrell《Apani》,2011年

小艺:有可能使用VR或AR技术记录下艺术家的作品吗?

Marc Glimcher:VR和自然现实很不一样,人们还是会愿意回到现实。Turrell的作品能让很多人共处一个空间,这是VR无法做到的,观看Turrell作品的感受宛如人们在欣赏日出,这才是最精妙的部分。

James Turrell 《the kaloo》,2008年

小艺:PACE画廊有可能支持Turrell在中国完成类似像罗登中心那样的作品吗?

Marc Glimcher:罗登中心的作品耗时很长,同时消耗大量资金。Turrell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在这个项目中,所以很难再去创作类似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可以激发其他艺术家产生灵感。James Turrell 《Roden Center》影像资料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James Turrell:Immersive Light

展期:2017年1月22日-2017年5月21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地址:龙腾大道3398号

精彩回顾:

反艺术的艺术运动,让你现在看不懂艺术!

恋眉癖时代,眉毛才是女性魅力的终极标准!

“点彩派“到底是什么?真的是用点点作画吗?!

[策划/齐超][采访/张小凡、沙爽][编辑、文/沙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