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套利我赚了几万元
forcode:很多人应该还记得,6月12日,我发了一篇付费帖子,分享了一个套利机会,但微信付费阅读不允许发表与投资有关的付费文章,所以被认定违规删帖了。
昨晚,正保远程教育价格涨到超过私有化价格9.08了,套利空间基本消失了,这篇帖子可以重新发出来分享、也不会影响我自己的交易了。
昨晚居然有傻瓜愿意花9.19买正保远程教育,私有化价格在9.08……最近一个多月,宣布私有化之后,我在正保上套利了好几波,赚了几万块钱,第一波半个月左右就赚到超过8.6%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超过2倍,几乎零风险,有点后悔以前没有在套利交易方面多做功课了……
很多人在留言里总是想要问代码,我一般不想直接荐股,容易惹得一身骚,因为低估未必就不会下跌、我长期看涨未必明天或接下来几个月就一定涨,有些极度低估的公司仍然可能继续大幅度下跌……
但我还是喜欢分享各种好东西,从本科BBS时代就是这样了,我属于UGC平台里那1%最喜欢贡献内容的用户,每天在家工作,跟社会也比较脱节,主要靠网络跟人交流,有时候可能说得太多、太随意了点,在这里讨论我熟悉的某家公司或行业的具体业务发展、财报和各种投资机会还是欢迎的。
如果你想要获得研究标的,其实,在我以往的帖子里,我摘录过很多公司的资料,这些公司肯定是我正在研究的,你完全可以加入你的自选股列表,然后开始看财报、做功课。
直接想问我要一个代码,不做功课、无脑跟买就能赚钱,把投资想得太简单了吧!就算这种低风险的套利机会,也不可以无脑跟买的。
参考《为什么不建议跟买》
以下是6月12日设置为付费阅读的原文,现在重发出来作为备忘和参考,以后不会再发投资相关的付费文章,写起来费劲,也不合规,在不影响我自己交易的情况下,偶尔可能混杂在我碎片式帖子中免费分享,看心情。
==============
一个美股套利机会
forcode:6月9日盘前,看气氛不太对,WTI油价从40跌到37、恐慌指数也大幅度上涨了,我在3块多清空了RIG,最近一个月油价和油服股涨太猛了,RIG从底部最低点0.76涨到最高3.82、涨了5倍多了,我也赚了将近80%,可以收手了……
结果到昨晚,RIG最低跌到了2.01,有点侥幸!
清空RIG之后,正好有一个套利机会,我没有太多犹豫,就出手了!
200611update:我大前天晚上刚看到消息的时候,有17%的套利空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来还有10.7%的套利空间,如果半年左右完成,年化收益率在21%以上。但今晚开盘就涨上去了,套利空间降到5%(年化收益率10%)左右了,因为确定性比较强,所以我敢重仓、把手头闲置资金都买入,2天时间这个套利交易我账面盈利就有接近1.5万人民币了(2148.48美元),不过我准备继续持有,除非套利空间下降到2%以内或者出现了更好的其他机会。
这是我这几天的交易记录截图:
雪球持仓盈亏备忘:
RIG这个标的投机性比较强!有一定破产风险,虽然我相信短期(2年内)破产概率极低。这是我5月1日发在雪球上的帖子:
因为怕误导别人抄作业,我一直不公开说我买了RIG。但是,有些网友也猜到我应该是买了RIG,因为我最近的订阅号文章里,提到rig的次数还不少:
清空了RIG之后,我美股账户的现金全部买了DL(正保远程教育),想要做一个私有化套利,一般我卖出一个标的后,不会这么快就买入新的标的,这也算是巧合,刚好6月8日正保远程教育朱正东发公告要在9.08美元私有化DL,而我去年曾经在DL上赚过二十几万,对这家公司也比较熟悉,在DL上赚了好几波钱。
2018年6月,我写过一篇订阅号文章:《正保远程教育当前价有50+%盈利潜力》,当时正保股价在7.05元,后来最高涨到了10.7元,涨幅51.8%,可以说是刚好验证了我的判断。但我发帖之后,正保远程教育股价持续下跌,最低跌到4元以下,我一路都在越跌越买,而很多人因为不做功课,作业抄到一半就忍不住亏损或者怀疑我的判断力割肉卖掉了,这是我反对无脑抄作业的原因,你自己不做够功课,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你是没有信心越跌越买的。
参考:《为什么不建议跟买》
forcode:朱正东给我的感觉还算比较厚道,没有过财务造假之类的不良记录,而且DL历年分红一直很慷慨:
这次私有化的价格9.08元不算高也不算低,相比公告前一个交易日溢价25%左右,朱正东这次私有化DL,应该主要是因为Trump政府对中概股的打压,否则,他要是想坑小股东,去年完全可以在最低点4元以下私有化DL,他当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12%的年利率借钱在二级市场上增持DL、拉高股价,去年,DL股价曾经涨到11左右,我算是卖早了!
//2020年6月8日,中国远程教育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L)(“ CDEL”或“公司”),一家为中国专业人士和企业客户提供在线教育和增值服务的领先提供商,今天宣布其董事会(以下简称“董事会”)已收到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正东先生于2020年6月8日发出的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本公司(“朱先生”),殷宝宏女士,联合创始人本公司的股份,董事会副主席,朱先生及其配偶的配偶(统称“买方集团”)收购本公司所有在外流通普通股,包括以美国存托凭证( “ ADS”(每个代表四股普通股),每股普通股现金2.27美元,或每股ADS现金9.08美元(“拟议交易”)
forcode:我给DL的估值大约是12美元(10~15美元)左右,就算这个私有化失败,8块多的成本砸在手里,长期拿着吃分红也不怕的、DL录制课程的在线教育模式是有较好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的。
因为我自己做在线培训十几年了,我对正保的认识比一般投资者还是会更深刻一些,因为我很清楚录制课程和直播课程的巨大差别,论规模效应,一对一不如小班,小班不如大班,大班不如录制课程,所以,这么多在线教育公司都是亏损的,而正保基本上每年都是盈利的,这是商业模式决定的。录制课程只要有业务,想亏钱是很难的,主要的成本就是营销成本;而一对一和小班的直播课程,主要成本是老师成本+营销成本,越没有规模效应的在线教育模式,老师成本占比更大……
这是我没怎么犹豫、当机立断在8.1和8.3买入DL的原因。8.2的平均成本,9.08的私有化价格,如果半年内私有化成功,那相当于21.5%的年化收益率,风险不大,收益还不错!
按照格雷厄姆的套利期望值计算公式,假设有90%的私有化成功概率,那期望收益率也有8.44%,如果半年内私有化结束,相当于16.88%的年化收益率:
//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通用公式,用来确定某笔交易的潜在获利。他把这个公式交给了巴菲特,公式内容如下:
G = 如果交易成功的潜在收益
L = 如果交易失败的潜在损失
C = 预期成功的概率,用百分比表示
Y = 预期持有时间,以年为单位
P = 证券的当前价格
年收益率 = [C*G-L(100%-C)]/(Y*P)
公式将损失的可能考虑在内。损失是在该类交易中必须要权衡的。
forcode:DL私有化套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目前价格8.2,私有化成功9.08,潜在收益0.88美元,如果私有化失败,假设跌回宣布私有化之前那一晚7.2元的价格,潜在损失1美元,私有化成功率假设90%。
=(0.9*0.88-1*0.1)/0.5*8.2
=(0.792-0.1)/4.1
=0.692/4.1
=16.88%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投资计划,这也是我第一次以私有化套利的逻辑来买入一家公司。仅仅分享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8.2的买入价格算不上极度低估,属于合理估值略低估。
私有化有失败的风险,也有改变私有化报价的可能。
我也无法保证朱正东这次不会坑散户,虽然他之前一直记录良好。
或者,如果私有化拖得比较久才结束,年化收益率也可能被拉低。
另外,你需要考虑你的机会成本,目前疫情导致很多标的大幅度下跌,是不是有预期收益率更高的标的?
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
请自己做功课判断风险,不建议无脑抄作业,盈亏自负!
================
forcode:看了下资料,操盘这个私有化的叫盘实资本杨向东Donald Yang: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438644/000119312520164254/d888005dex995.htm
1966年出生,哈一中毕业。1985年,被保送到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1989年毕业后,在天津开发区一合资公司做销售人员。1992年初,到美国攻读缅因大学经济学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美国大通银行(现在的摩根大通银行),在纽约做债券资本市场。1998年,到香港大通银行发展。2000年,加入世界最大的综合投资银行———美国美林集团,任中国区债券资本市场董事、总经理。今年年初辞职,创办盘实基金(Abax global capital),任总裁。
http://www.abaxcap.com/index_cn.html#tab1
杨向东向美林集团递上一纸辞呈后,与3个合伙人创立了盘实基金(Abax)并任总裁。
他说,目标规模10亿美元的“盘实基金”,在亚洲来讲也是少有的。
盘实基金的投资战略是以内陆的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为主,给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资金瓶颈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私募形式的融资。
从企业的角度讲,能够有渠道拿到一个比较便宜的发展资本;
从基金角度讲,收益非常高。
因双方都有很强的合作愿望,在市场发展一年多之后,基本上会有一个良好的规模。
================
//通常中概公司的私有化会在6-12个月之内完成
//开曼法律规定,私有化投票是所有股东都可以参与的;并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权”通过就可以通过。所以,又联系到前面说到的要约方发起人,如果里面有管理团队那投票通常也会比较容易通过;因为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份通常比较多。
https://xueqiu.com/6313049521/48685945
================
//在评估套利活动时,你必须要能回答四个问题
(1)已公布的事件有多少可能性确实会发生?
(2)你的资金总计要投入多久?
(3)有多少可能更好的结果会发生,例如购并竞价提高
(4)因为反托拉斯或是财务意外状况发生导致购并案触礁的机率有多高?
================
//巴菲特:Arcata 公司我们最曲折离奇的购并经验,说明了企业的曲曲折折。
1981年9 月28 日该公司的董事同意将公司卖给KKR 公司,一家在当时同时也是现在最大的融资买断公司,Arcata所从事的是印刷与森林产品,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1978 年美国政府决定征收该公司所有10,700 公顷的红木林,以扩增国家公园的范围,为此政府决定分期支付该公司总金额9,790 万美元的征收款,但Arcata 公司却认为金额太少,同时双方也对适用的利率也争议,Arcata 极力争取更高的赔偿金与适用的利率。
买下一家具有高度争议的公司将会让公司在谈判过程中,会增加许多的难度,不管诉讼案件是不利或是有利于公司皆然,为了化解这个难题,KKR决定支付Arcata 每股37 美元再加上政府额外赔偿款的三分之二,作为购并的条件。
在评估过这项投资机会之后,我们自问KKR 能否真正完成这项交易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取得融资,这对卖方来说永远是风险最高的一项条款,追求者在提出求婚到正式结婚的这段期间,要落跑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不过在这个案子我们却不太担心,原因在于KKR 过去的记录还算不错。
我们还必须扪心自问若是KKR 真的失败会如何,在这点我们觉得还好,Arcata 的董事会与经营阶层已经在外兜售好一段时间了,显示该公司却有决心要出售,如果KKR 跑掉,Arcata一定还会再找新的买主,当然届时的价格可能会差一点。
最后我们还必须问自己,那块红木林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坦白说我虽然个人连榆树跟橡木都分不出来,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处理方式倒很简单,反正就是介于零到一大笔钱之间就对了。后来我们开始从九月开始以每股33.5 元买进Arcata 股票,八个礼拜之内总共买进40 万股,约占该公司5%的股权,隔年一月第一次对外公布股东每股可以拿到37 元,换算年投资报酬约为40%,这还不包含可以的红木林赔偿损失。
然而过程中不太顺利,到了12 月宣布交易可能会延后,尽管如果1 月铁定会签约,受到这项鼓励,我们决定再加码以38 元每股至65.5 万股,约7%的股权,我们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虽然有点拖延,但结果却相当令人满意。
接着在2 月25 日融资银行说有鉴于房地产景气不佳,连带对Arcata 的前景可能有所疑虑,故有关融资条件可能还要再谈,股东临时会也因此再度延期到四月举行,同时Arcata 公司发言人表示他不认为购并案已触礁,但是当套利客听到这种重申时,脑中便闪过一句老话:他说谎的方式就好象是即将面临汇率崩盘的财政部长一样。
3 月12 日KKR 宣布先前的约定无效,并将报价砍至33.5 美元一股,两天后再调高至35 美元,然而到了3 月15 日董事会拒绝了这项提议,并接受另一家集团37.5 美元外加红木林一半的收益,股东会迅速通过这项交易,并于6 月4 日收到现金。
总计我们花了近六个月的时间,投资2,290 万美元,最后收回2,460 万美元,但若是加计这项交易中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则15%的年报酬率(未包含红木林潜在收益)还算令人满意。
不过好戏还在后头,承审法院指派两个委员会来解决这项纷争,一个负责认定红木林的价值,一个则负责应该适用的利率,隔年1 月委员会认定红木林的价值为2.75 亿美元,适用的复利率应为14%。到了八月法官裁定这项决议,这代表政府需要再支付高达6 亿美元的赔偿金,联邦政府立刻提出上诉,而就在上诉即将宣判结果时,双方以5.19亿美元达成和解,因此我们又额外收到1,930 万美元,相当于每股29.48美元的大红包,之后还可以再拿到80万美元的进帐。
================
//套利获利从本质上讲就是带有时间表的投资。在本例中,你的收益是固定的20元,股票持有时间的长度将决定年收益率。时间越短,年收益率越高;时间越长,年收益率越低。
从事这种类型的投资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其一,正如我们刚刚所讨论的,交易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长。其二,整个交易也有可能完全失败,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重大失败。导致交易时间比预期时间长,或者交易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因为股东拒绝接收收购,有时是因为政府反垄断人员的干扰,还有是因为国税局颁发了永久性的税收裁定等等。总之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
巴菲特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就是只有当出售的消息已经公布后,他才会进行投资。在经历了数百次套利/转机获利后,巴菲特发现,25%的年收益率常常比100%的年收益率更加有利可图,也就是说,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会利用谣言的力量,而巴菲特只会在出售或者并购宣布后才进行投资。
================
本文首发微信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