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为病(李玉泽)

水湿为病,所见甚广。通常分为外湿,内湿两大类。外湿为外感淫湿之邪,病见伤湿、风湿、寒湿,暑湿、湿热,湿温等;内湿因脏腑失职,脾失健运,使水液蓄积而成。湿滞上焦头胀头重、口中粘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便溏泄泻,或发黄疸;湿注下焦,脚肿,带下、小便淋浊。水湿聚结,则发水肿或成痰饮(广义)泛滥肌肤为浮肿,停集胸腹,关节,脑等浆膜腔,为胸水、腹水、关节积水,脑积水;痰阻气管、支气管,则生喘满咳嗽。《金匮要略》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膈上病痰,满喘咳吐”。“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又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若少气,小便难”;“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疼不得溺”,足见水湿为病之多,无处不至。

水液本为机体生命所必须,在人体正常运行的水液称作津液,它能布散周身,滋润和充养脏腑、肌肉、经脉、皮肤,滑利关键,濡养空窍,组成血液周身环流,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津液的生成与正常运行,有赖于胃的消化、小肠泌别清浊、脾气转输,肺气宣降,三焦通调、肾气温化、膀胱排泄等一系列气化过程,而气机通畅又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以上各环节功能失职,均可影响水液正常代谢,导致水液停聚,成为病理性水湿。

湿之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痰饮者,或水湿为寒凝,或水湿为火灼炼。湿病范围广泛,或外湿内湿兼杂,或从寒化、热化,可见虚证、实证,又可挟风或与瘀血、徵积并病。治疗水湿,当辨别病位的上下内外,病情的寒热虚实,审查脏腑气血之所属。湿在上在外者,宜微汗以解之;在内在下者,则温阳化气以行之,或甘淡渗湿以利之;湿从寒化,宜用温燥;湿从热化,则用清利;水湿壅实,可用攻逐;体虚受湿,则须扶正利湿。治疗水湿,还当联系脏腑所属。肺金不宣,水失输布,则宜宣肺利水;脾虚湿生,又当健脾化湿;肾虚水泛,必须温肾行水;三焦气阻,水道失调,宜疏利三焦之机;膀胱不利,小便未通,则要化膀胱之气,使水湿有去路。湿为重浊粘腻之阴邪,其中人缓,其入人深,病难速愈。湿与脾亲,易伤阳气,所以治疗始终须注意强健脾土,勿伤胃气。内湿深重者,多已伤肾,注意补肾气、温肾阳,对于彻底制水、防止复发都有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对于治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

1、解表化湿:主治外湿,症见恶寒头重,偏寒者方用香薷饮,偏热者方用清络饮、鸡苏散等。

2、清热利湿:主治湿热诸病。湿热蒸郁,发为黄疸,方用茵陈蒿汤、桅子柏皮汤,湿热下注,发为淋浊、带下、癃闭、阴肿,阴痒等,方用八正散、龙胆泻肝汤;湿热痹症,可用宣痹汤,二妙散;大肠湿热,下痢脓血,宜白头翁汤。

3、化气利水:主治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水肿、水泻之症,常用五苓散。

4、解表化饮:主治内停水饮,复感风寒,症见咳嗽痰稀,常用小青龙汤。

5、宣肺利水:主治风水,属风寒表实、内有郁热,一身悉肿者,常用越婢汤。

6、理气消肿:主治气滞水停,症见浮肿腹胀,气促尿少,常用五皮饮。

7、芳香化湿:主治湿浊内盛,症见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等。可选用藿香正气散、三仁汤、平胃散。

8、健脾利湿:主治脾胃气虚,湿邪内停,症见乏力体虚,便汤泄泻,常用参苓白术散。

9、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浮肿肢重,腰酸膝冷,常用实脾饮,真武汤。

10、温化痰饮:主治痰饮积结,阻于胸中,症见胸胁支满,心悸而咳,可用苓桂术甘汤。

11、滋阴利水:主治水热互结,内热伤阴,症见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可用猪苓汤。

12、渗湿利水:主治水湿较盛,寒热偏盛不明显的水肿症,可用四苓散。

13、攻逐水饮:主治水饮泛滥,水势较盛,正气尚壮的腹水、胸水、水肿,可用十枣散,舟车丸、己椒苈黄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14、补气利水:主治气虚水停,表虚湿重之症,可用防己黄芪汤。

15、祛风胜湿:主治风湿痹症,身体疼痛,关节顽麻,拘急不利等症,常用羌活胜湿汤、蠲痹汤,独活寄生汤。

此为治湿要点,临床上须结合辨证,灵活运用,随症加减,切不可生搬硬套。

(0)

相关推荐

  • 方1159

    喉中作呀呷声,痰粘咳嗽,胸膈短气,胁肋坚胀 赤茯苓丸 [处方] 赤茯苓3两,旋覆花半两,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百合半两,熟干地黄2两, ...

  • 金匮诵读92丨苓桂术甘汤

    (十三)上既曰偏弦者饮,然肺与脉道远,有饮在肺本,则肺自病而为喘,阻气不布而为短气,乃肺之形病,不妨脉,故不弦. (十四)支饮属实邪而偏为喘,为不能卧,为短气,乃饮邪停膈,而阳明气逆,或不妨脉,而脉不 ...

  • 水内停

    水饮内停指人体水液运行输布失常,停积为饮的病机[1].水饮可聚积于机体胸腹.胃肠,或四肢等不同部位,多由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也可由他脏阳气虚弱不运.气化不利所致[1].多见于内伤杂病[1].因水饮停积的 ...

  • [转载]治下肢水湿之病需要升起来

     人体排邪的渠道,无非是出汗(腠理).呼吸(气道).呕吐(食道).小便.大解.虚恭(屁)这几种窍道:特定情况下,眼耳鼻以及妇人经道亦为泄浊之窍.     治疗邪浊之病,总要给邪以出路.<素问·阴 ...

  • 痰饮水湿脾胃病治疗的重中之重霍香正气升阳益胃桂枝姜附汤

    痰饮水湿,脾胃病治疗的重中之重.老中医强调三个重点,代表方剂一一列出来,建议收藏!  痰饮水湿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回溯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一直都十分重视痰饮水湿和脾胃病的密切关系.脾胃作为人体 ...

  • 《水湿病类脉象》

    临证关于水湿病一类的脉象,经文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

  • 湿疹 → 太阴脾湿病 → 太阴水湿郁闭皮...

    湿疹 → 太阴脾湿病 → 太阴水湿郁闭皮肤 → 薏苡竹叶散主之,甘草泻心汤亦主之. ---------- 皮肤瘙痒两大原因: 1 胃热 脾湿. 2 血虚 生风. ​

  • 中医学《病因病机》第十二节: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中医学《病因病机》第十二节: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 万病从根治——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医道流芳中医传承,医道流芳.关注 岐黃薈萃名家荟萃,传承岐黄.关注医道讲坛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关注艾灸999"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关注 健康归元食疗专注于中 ...

  • 小方治大病|流传千年的祛湿泻水第一方,倾泻东西南北中之水湿

    祛水利湿二法 关于水湿的祛除,我在临床上考虑有两种治疗的总思路和方法,一曰温阳以利水,二曰培土以治水. 温阳利水 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朋友应该知道自然界水的循环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靠阳光照射地面的蒸发作用, ...

  • 百病皆因痰作祟,如何清理身体里的痰饮水湿呢?(一)

    郭阿姨今年56了,总是觉得渴,一天要拿着自己1000ml的大杯子喝8大杯水,尽管这样,她还是会在半夜渴醒.慢慢地,郭阿姨越来越感觉不舒服,胳膊就像唱戏的甩袖子似的疼,腿也像灌了铅一样.她感觉疲乏,不想 ...

  • 夏天必喝的祛湿茶,不伤脾胃不伤阳气,从根上断绝湿气!无湿百病消!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小伙伴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