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站高点,看远些,格局大了,烦恼自然就少啦!

原创 林新华 新华观察 2020-08-29

(谷桂生摄影)

这是一个假设的场景——
你站在一楼,有人骂你,你听到了很生气。
你站在十楼,有人骂你,你听不太清楚,还以为他在跟你打招呼。
你站在一百楼,有人骂你,你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
虽然它是一种假设,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没有高度,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放大你的格局,也就放大了你的人际、事业空间。
人生的确如此,一个人站高点、看远些,格局大了,烦恼就少啦!
北宋初年有一个宰相叫吕蒙正,少年家贫,因此被很多人看不起,饱受屈辱,但是他好学上进。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成为状元,当时宋太宗还为他写诗赐宴。自那以后,皇帝为状元写诗赐宴就成了定例。尽管他学富五车,但在那个讲究出身的时代,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官吏不太受一些士大夫待见。因此,那一年他刚担任参知政事,有一次进入朝堂上朝,当他迈着方步走进大殿时,一个刺耳的声音在旁边的帘子里传来:“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听到这句话,虽然吕蒙正感到委屈,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装作没听见,继续前行。这句话当然不只是他一个人听到,与他同行的同僚也有人听到了,其中自然有对他才华很佩服、相交也好的官员。面对这样的嘲讽,他们觉得应该到帘子后面去看看是谁如此无礼。此时的吕蒙正没有顺应大家的要求,而是请大家一定不要去查看帘子后面的官员是谁。退朝以后,一些同僚说起这件事,觉得无法理解吕蒙正的做法。仍然为之耿耿于怀的他们,认为吕蒙正不应该阻拦他们,当时没有将对方的底细探个究竟是一个遗憾。因为知道是谁,今后可以多一些防范,避免被他伤害。面对同僚们的好意,吕蒙正推心置腹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和官职,想必定会在心上牢记终生,一辈子念其过错不能忘记,因此还是不知道对方是谁为好。不去追究那个人到底是谁,大家各为各的官,互不干涉,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
吕蒙正此言一出,大家深以为然,也由此感知到了他的格局之大。
面对别人的说三道四,吕蒙正一直保持着这种高站位的大格局。
在为相之时,吕蒙正知人善任、勇于放权。这个不大权独揽的好作风,也有人用来做文章。有一次,吕蒙正与儿子交谈时,儿子告诉他,有人在非议他,觉得他不会用权,所以职权多被同僚瓜分。面对这样的非议,吕蒙正笑着说:“我确实无能,哪有什么才能呀,皇上提拔我,只是因为我善于用人罢了。我作宰相,人若不尽其才,才是我真正的失职啊!”
呂蒙正在北宋宰相中,以知人善用著名,如北宋宰相呂夷簡、富弼等人都曾因受其赏识而为官成名。
史书在评价吕蒙正时,称他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吕蒙正的宽容、雅度连皇帝都为之叫好。
北宋大臣温仲舒曾任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与北宋名臣寇准并称“温寇”,是吕蒙正的同窗,而且还曾经是好友。两人同年中举,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进士,吕蒙正是状元,他位列探花。温仲舒曾因犯案被贬多年,吕蒙正当宰相后,觉得温仲舒仍然是可用之才,在他被贬后,谁都不敢举荐之时,吕蒙正不怕受牵连,向皇上举荐了他。令人遗憾的是,得到举荐的温仲舒,在自己一路提升后,为了突出自己的才华,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一次,吕蒙正因为政见与皇帝有分歧,令皇帝龙颜大怒之时,温仲舒不仅没有感恩图报,为皇帝和吕蒙正缓和矛盾去协调,反而还落井下石,令朝中同僚鄙视。面对这样的温仲舒,吕蒙正依然不愿计较,有一次在与皇帝说到大臣的才能时,他还是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夸赞温仲舒的才能。见此情景,太宗皇帝感叹:“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的一钱不值啊!”面对皇帝的信任,吕蒙正坦言:“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从此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吕蒙正站得高、看得远,自然就有了不记人过的大格局,自己不计较那些讽刺自己的人,对他们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不仅避免了针锋相对、激化矛盾的局面,自己没有怀恨在心引发畸形心态的影响,做到了外部少矛盾,内心少烦恼的境界。
(书法家刘东来作品)
正是因为这样,为人仁厚善良、正直敢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且清廉拒贿的吕蒙正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而后步步高升,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个书生宰相、状元宰相。他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成为宋朝当宰相经历过三朝的两人之一。他去世后,还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他写的《命运赋》至今仍为人传诵。作为一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贤良著称的官员。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吕蒙正站得低、看得近,没有大格局,那天上朝就拨开帘子与嘲讽他的官员争吵理论、与指责他无能的人对质辩驳、对背后打他小报告的同僚以牙还牙……如此一来,虽然可以逞一时口舌之快、解一时心中之恨,但也许就不会在历史有一个被称为贤相、名相的吕蒙正了,更不会有把他作为政治家的定位了。
吕蒙正的处事风格,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为官为人、待人处事,我们如果站高点、看远些,格局大了,烦恼少了,人际环境好了,事业自然就会兴旺发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