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 张廷珍:用诗歌述说身世
用诗歌述说身世
杨森君是我以往作品里引用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当我天方地圆的用文字织成一个渔网,想把心里乱窜的字句一网打尽的时候,我的思维有了漏洞,那些大鱼小崽从破洞里溜走了。那时,就想起了杨森君。
张廷珍,灵性写作者。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图书策划制作人。曾出版发行诗集《倾听》、散文随笔集《野史的味道》《倒挂的玫瑰》《隔岸风尘》,正在出版《女约》《旁观者》。
1
一个优秀的诗人身体里活着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那个身体里的女人温情地为诗歌描眉画眼,那个男人就已经把诗歌所要叙述的故事结局袒露出来。
杨森君,用情诗述说身世。
那种悲怆感却总是以最温情脉脉的形式铺开,似是一条散满花径的小道,一条曲径通幽的屏风,世外则是枯叶纷飞的瑟瑟寒秋。
绝望到天高云淡之后,便细雨霏霏。
一首好的诗歌不出意外总会有一个凄美的故事。那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总会有诞生的平淡感,有消失的某种悲怆的气息。
窗外,那撒了一地的花瓣,是玫瑰开败了依然不褪红色的坚韧。在北方干枯的草坪上,刺激着天上云端不肯飘落的雪花。
他的诗歌刺激着我,让我沉默,自卑,迫使我一次次提醒自己,他的文字容易让人中毒。
有些时日他的诗歌会让我有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绝望之后,会生出一种安慰,我藏在心底的那种说不出去的表达不清的含糊,终于有人替我说了出去,写了出来。
世上有那么一个人,在幽暗中用文字点亮着一盏灯,在找寻着一个出口。
说不清楚的时候,心里会生出一种景象,有个人他 在曲径中直不起腰来,可他即便是在精神几乎会压扁的时候,也在暗夜里直起腰杆蹲着移动。
我遇见了我自己的时候,裂开笑的皱纹里流淌着的是一江水,不是人世间的泪水。
2018年1月1日,开始读西域教父杨森君的诗歌,终老。
一颗优秀的果子
因为怀疑它有虫子
你一层层的削
削都最后
没有虫子
果子也没有了
(选自杨森君《喻一种爱的方式》)
心惊不是被吓到看见了什么,惊悚往往是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可是,冥冥之中,却知道有一种力量在逼近,在威胁,在控制。
你不可以开口。
爱这顶帽子太阔气了,太豪华了,他会把一个人的眉目遮盖严丝合缝的。
这种爱,是摧残。
在明枪明炮的战场上,英雄迎着呼啸的炮弹冲锋,可能会怕,但没有恐惧。因为看到结果。
以爱的名义,显现细手没完没了的剥着一颗撒发着自然香味的果子,理由是爱惜,理由是要找到一颗莫须有的虫子。
谁是果子,谁为虫子。
一个长满虫子的时代,容不下一颗优秀的果子在人间好好的活着。
2
有一份惊喜,是在平地上陡起了一座山峰。
杨森君是我以往作品里引用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当我天方地圆的用文字织成一个渔网,想把心里乱窜的字句一网打尽的时候,我的思维有了漏洞,那些大鱼小崽从破洞里溜走了。那时,就想起了杨森君的诗歌,短短的几个字,便将漏网之鱼抓住了。
至少在四月,我不快乐
对不起
我做不到惊世骇俗
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说
我没有背叛你,我只是爱上了她们
(选自杨森君《告诫》)
四月是珠峰浪蝶的春天,有些花很不经地开了,香了,有些人很正经的站在花下,我在欣赏花,我很爱花。如站在裸体面前说,我欣赏的是艺术一样。
在四月我不快乐。那一树的桃花没有为我而开,那一树的杏花是为蝴蝶亮出了花蕊。那些虚拟的情爱无端为一只看似化后柳绿的虫子起义。四月的那个人,很委屈,我不快乐。
四月裂帛。那锦绣的欲望只是肉身,只要听到美人在阳光下眉开眼笑的裂帛之声,就会背叛那些狼烟,一江春水才刚刚睡醒,为什么不可以。
原谅吧。虫子才刚刚从冬眠中醒来,他们需要在春天的水波里荡漾,舒展人性的皱纹。
也许是告竭,也许是陶醉,也许是一种去路。错误犯在四月,是桃花有罪,是杏花勾引。
看来,爱不一定就能叩开爱的门。
杨森君一脚踹开了四月的大门。
有一段时间,我总想把杨森君当成李商隐的转世灵童。
他俩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总在一边呼救一边成长。
李商隐在隐晦的情爱里一次次呼救,一次次坠入,一次次用无题诗歌宣告自己的胜利大逃亡。
杨森君在情诗的掩护下,一次次隐晦的告诉世人自己的无辜与无奈,以此印证自己的身世。
在某年的6月4日,一个夜晚就永远地烙在他的世界里。他的人生基本被一个无形的笼子框定在中国西部一个叫灵武的地方。那个地方曾在安史之乱发生时,在唐玄宗被迫逃亡的路上,太子李亨瞅准时机抢先登基,坐上一把破乱不堪的龙椅,他老子被儿子李隆基太上皇了。
是非之地不久处。
3
“我瞒不住由于身世的缘故所衍生出的对人间世事充满深情的一贯绝望。”
好吧。一颗优秀的果子就是不长在无拘无束的参天大树上,也可以在大树底下种几棵桃花吧。
桃花底下,总有几株斜倚旁枝刺激一下那些笔直的树干吧。
一棵树
梦见我
变成一把斧子
便提前
枯了
(选自杨森君《超现实》)
月光如水的晚上,虚渺的月光像是掺假的水银,它们在金银一般的梦里,梦到一片树林,一个人清晰地看到树在做梦,他没有惊醒这些梦,他要看到,那把斧子怎样挥舞,那些树怎样枯萎。
这样一个颠倒是非的梦境,是一个噩梦。
一种无形的恐惧,在美好的夜晚,渐渐逼近一个诗人。
阅读杨森君,需要从六月开始,四月结束。
一个人极度恐惧之余,需要探出头大口呼吸,呼吸情爱世界里那些稀薄的氧气。
暂时的醉氧,会让一个人有兴奋。
傍晚时分
我坐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
火车在旷野和丘陵间穿行
火车拐弯的时候 我借助它
轻微的惯力
把整个身体斜靠在一位
凝视着窗外的女孩身上
我就一直那么靠着
我以为火车一直在拐弯
(选自杨森君《列车上》)
杨森君的情诗被誉为西域教父。他就凭这样一首诗歌也算是没有浪得虚名。你默默地读这首诗歌,最后一句如果你没有会心一笑,或者喷射一种呱呱鸟的笑声,你的列车这一辈子就一直在拐弯。
如果说杨森君是李商隐的转世灵童的话,李商隐每一次情事都是一个人的张扬与喧哗,那么,杨森君则是公开的向全世界示爱。
这个男人挺坏。
悄立在一株金菊之上
我欲将其逮住
世间,有一种美
让人后悔
(选自杨森君《蝶》)
别信他。不要以为他在后悔自己逮住了一只好看的蝴蝶。
不是的。因为世间号很多美只可远观,千万不要近看。比如这种无辜的蝴蝶。它风姿卓越的在一株金黄色的金菊之上,悄然时很是俏丽,微风轻吹,花在涌动,蝶在荡漾,一只手若影若现在静静的移动,在靠近,那是一种要捕获猎物的心态。有些紧张,有些激动,有些兴奋,还有些失落。
五彩缤纷的一种蝴蝶,捕获后才知道,原来她也不过是一只丑陋的虫子。
于是,后悔了。
这是情种们共同的病症。不停地痛饮冲动水。
一生不断地喝下后悔药。
一只蝴蝶
在花瓣上停了很久
我在想
在花瓣枯萎的一天
蝴蝶会不会
因念旧
而用美丽的翅膀
遮住花瓣难看的部分
(选自杨森君《花瓣与蝴蝶》)
欲盖但就是不掩饰那些旧事。历史如果开花的话,那么写历史的人到底是虫子还是蝴蝶,是花瓣还是一棵树。
杨森君念不好自己的佛经,但他的那只笔可以戳穿历史那只小虫子的肚皮。
夜晚,蝴蝶睡了,夜一直在黑暗里醒着。那些在白天打着灯笼的人,看不住夜晚。
一只无辜的蝴蝶,安详的在一棵开花的树上等着,等着一树浩大的季节。属于六月的夏天过去了,树叶会凋零吗。
那一树的花开总有露出阳光的一天。
就这样,是个一直等在树枝上。
为了遮羞。
4
凡高
举着一只血淋淋的耳朵
说
瞧!我干掉了
世界上的声音
(选自杨森君《主观唯心主义一次突破性的实验》)
看这空旷的标题也真是无边无际了,在这压抑的天空下,一个人简单的呓语,说着被压迫之后反抗的呻吟。
多么熟悉的场景,有舌头发不出声音。
这个世界很噪杂,这个世界很安静。这个世界很无奈。
一个人的身世渐渐浮出水面,那些身世上有历史沉淀的泥沙,谁为他擦去污垢。
这些泥沙也很冤屈。
风停了
树
还在摇
树上的果子
有的就是这么落的
(选自杨森君《落果》)
一静一动,在动静之间,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鼓动,在喧嚣。一些果子就这样被早早夭折,被坠落。
一个果子的身世,太渺小了,太微弱了。没有风的力量,摧毁一树的果子,也只是一念之间。继续这样的力量,很是邪恶。
猫玩老鼠的游戏是最残忍。
历史并不老,每一颗果子都在这样无形的力量中,坠落。每一只坠落的果子又何尝不是一粒种子。
马,比风跑得快
但,马
在风里
跑
(选自杨森君《习惯》)
最早看到这首诗歌时,我正在戈壁上看日落,觉得有人持枪正对着夕阳瞄准,那一刻,突然,有些惊讶。
风懒洋洋的刮着,沙漠上有一些小小的虫子正急急忙忙的归家。那些灰色的,彩色的小虫子爬过的地方,有细细的花纹一样的印记。
白马飞飞,在故事里和英俊的主人驰骋。只有累死的骏马,没有跑累的小风。
这是一个单纯的圈套。
骏马跑不出去,人走不出去。只有那些小小的虫子,才会把风钻个洞洞出去。
什么时候三十六计灭亡了,这个世界就美好了。
有时觉得:我快要支撑不住了
有时担心
在西北某一个长夜里
灯亮着
我却在一把黑色的木椅上
尚来不及读完一本书
就垂下了永远的手臂……
(选自杨森君《一本读了半卷的书扣在地上》)
写到这里,我的两只手臂弯曲并且用两只手捂住嘴,不要有一丝烟味,不要有一丝酒味,不要有一丝冬天枯竭的气息,此时,一切都很安静,安宁,只有滴答滴答的声音传来。
我相信,这个声音是血管血液流懂得声音。
之后,就是翻动书页哗啦哗啦的动静。
读书人,把后事交给书是最好的归宿。
5
有人砍倒了
一棵树
然后
骑在树上
说
我终于爬上了这棵树
(选自杨森君《成功者》)
这个诗歌就是让人闭嘴的。既然有人爬不到一颗骄傲的头颅上作威作福,砍倒,甚至连根拔起。这样的胜利者,被人鄙视。这样的成功者,真是不舍得用任何一个汉语词汇,怕侮辱了汉语。
诗歌的祖宗说,其余的诗人,都退下,他要单独留下杨森君谈话。
这一刻,但愿我是那个溜在门缝偷听的人。
这就是故事的结局。这就是一个诗人的身世。
诗歌的祖宗说
其余的诗人,都退下
他要单独留下杨森君谈话
这一刻,但愿我是那个
溜在门缝偷听的人
熟悉一种深度和高度
策划 / 出品
萤火虫智库
编辑 / 制作
地平线诗刊
深阅读,从地平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