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心酸奋斗史,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心理冲突

如果个体不能把自己及他人的真实性,生动性,意志自由及身份视为当然,那么,他将苦苦挣扎,力图变得真实,力图保持自己或他人的生动,力图维护自己的身份,像它自己常说的那样,努力避免失去自我。------《分裂的自我》

一直以来,小人物的奋斗史异常艰难,不管是出身地位的卑微,还是通往上层道路的阻隔,都预示着前途茫茫,看不到尽头。如同站立在深渊的蝼蚁,惶恐着挣扎着盯住永远打不开的井盖攀岩,不知何年何月,但心中永远期待着一束希望微渺的光。

世界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想在上层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他精通拉丁文,拥有超人的记忆力,惊人的悟性,堪称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年轻人。

然而,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上,他迷失了自己,当初的正直善良,逐渐变成虚伪狡诈,就连爱情也附带着社会政治功利的杂质。研究这部著作的文人雅士对于连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野心勃勃的小人;也有人同情他的遭遇,怜悯他激烈冲突的内心,为他的结局感到惋惜。

《红与黑》是现实主义之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批判类型小说。它还有个副标题,即《1830年纪事》。无论是对当时19世纪法国上层社会封建势力,资产阶级贵族丑陋面目的揭露,还是对于连内心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刻画,都堪称是一部伟大的杰作。

这部名著,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对于连的内心描写,不仅注重心理层面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还深入他内心的深层意识,挖掘产生复杂冲突的内在机制。他采用内聚焦的视角,丝丝拨茧,层层入扣,将于连丰富而矛盾的内心冲突,如同画面一般展示在读者面前。

勃兰克斯这样评价司汤达,他全神贯注心理学现象,把其他一切置之度外,他是心理学家,而且只是心理学家。

司汤达神乎其神的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力和准确完整的叙述手法,精密而和谐的体现在《红与黑》这部巨著里,并于此形成他独特的心灵辩证法。

一个人是复杂的,综合的,矛盾的,又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本文将从心理学方面的角度,走进于连的内心深处,领略和还原于连真实本来的面目。

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矛盾

于连出身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作坊主家庭,体质瘦弱,受到父亲的虐待和毒打。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值波旁王朝的复辟时期,恢复了封建等级制度。上层阶层怀着根深蒂固的蔑视,压迫和奴役着底层民众。从小遭受社会和家庭不公正的待遇,使得自卑感深深地陷入在于连的脑海里。

阿德勒曾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给自卑做过一个明确的定义: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就是自卑。

地位卑贱的于连,骨子里却具有强烈的平等观念和反抗意识。他受到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公正平等观念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他疯狂的崇拜英雄主义般的拿破仑,一出场就是拿着《圣赫勒拿岛回忆录》,甚至在床垫下藏着拿破仑的画像。他期待能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他下定决心,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拿破仑的形象实则就是于连对理想我的投射,是主观意愿上的自我满足式的幻想状态。另外他渴求平等,向往上层阶级的生活和地位,都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方式。当被他的父亲推荐到德雷纳尔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德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薪水,而是和谁同坐吃饭。他宁可饿死也不愿意和仆人一起就餐。

于连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能出人头地,认识到金钱在这个社会就是地位的象征。为了获得名利和地位,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想,他努力的向上攀爬。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他背叛了原先正直善良的自我,目睹神学院的种种虚伪黑暗之后,他也不得不藏起对拿破仑的崇拜,开始变得虚伪,甚至一字不漏的背下《圣经》和《教皇论》。

追求目标的过程,也是自我矛盾最激烈冲突的过程。他内心深处十分厌恶纨绔子弟的丑陋面目,对封建势力,贵族和资产阶级产生强烈的痛恨。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放弃妥协,因为这种生活,地位和金钱,又是他所向往的。在这种情况下,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妥协和反抗,尤其显得异常煎熬和痛苦。

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是最真实的状态,只有满足于不满足,只在乎快不快乐,代表着人性,最基本的人格属性。而自我就是本我与外界环境的协调者,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策者。超我代表着自我理想性质的实现。

于连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发生着激烈的内部冲突,使得他的灵魂饱受折磨。他努力追求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同时他痛恨的也是这个阶级所代表的黑暗和卑劣。超我越是完美,越是强大,对本我的压抑越是沉重。

弗洛伊德认为,不管本我和外界带来何种困难,假如不按照超我的模式去行动,它便惩罚自我,使得产生紧张的情绪,表现为自卑及罪恶之感。超我以自身攻击性的方式,向自我内部发起挑战,形成压抑和痛苦。

于连的目标和他本身的优良品质,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直在他内心的战场里混战。这就好比是红与黑在自我层面的战斗与博弈,意识形态内的煎熬痛苦,尤其悲壮,也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被动的自恋情结,主动的他恋欲望

自卑往往伴随着紧张状态,而人们无法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会采取一些行动,做出替代性补偿。根据心理学家勒温的理论,被唤起而未被满足的心理需要会产生张力系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心里的基调和特质。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后,张力系统也随之消失。

理想自我没有达成,个体就会采取另一种替代和补偿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连地位卑微,被上层阶级蔑视和践踏,他的内心极度渴望理解和认可。这种需求没有满足,他就会采用弯曲迂回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无法满足的理想自我,像一头野兽,驱使着他做出一系列疯狂的索取行为,但是仍然逃脱不了匮乏感的命运之中。并且种种替代性行动,更加强化了原先对目标的追求,使得他深深痛苦,不得解脱。

于连的爱情就是基于此处,因此结局也是悲催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导致的于连地位低下的自卑感,他对爱情抱有索取和占有的态度,更多的则是对阶级社会的报复。

于连小时候母亲的缺失,使得他有一种恋母情结,一直到瑞纳夫人的出现。小说中,瑞纳夫人的手放在椅背,被于连不小心触摸后,又缩了回去。于连认为是身份高贵所带来的蔑视,他决心必须要握住这双手。后来他甚至规定,在城堡十点钟最后一下钟响起时,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就去自杀。

这种对自我弱懦的极端想法,令人不禁打个冷颤。他的爱情,基本建立在征服和占有之上。不合理的夸张的自杀想法,直接反映了他内心冲突激烈的状态,而他又欲罢不能。用心理学术语来表现于连的心态,就是被动的自恋情结,个体在他者的立场上设想直接在他者心目中的形象,渴望被他者所爱慕,以填补内心的缺失,因而造成了永恒的痛苦。

而理想的自我又属于主动的他恋欲望,渴望将对象占为己有,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占有欲和进取性,促使个体不断追求。而被动的自恋情结则使个体独处一处,封闭自己,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两种欲望构成于连丰富又矛盾的性格,使他饱受煎熬。他对爱情的占有欲,实际上是对自我卑微的补偿,想象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光辉夺目。这种来自外在的认可,得到了则满心欢喜,得不到便哭天喊地,歇斯底里,是属于不健全的病态人格。

当他被安排做仪仗队员,穿上向往已久的龙骑兵的军装,骑马于大街之上,受到群众注视的目光,他的这种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他与马蒂尔德的爱情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用,根本算不上爱情。

真实自我的复归,以死亡的形式告终

在狱中的日子里,于连突然醒悟,一个人有两个我。他明白了作为理想我,作为社会属性的我,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他受到的精神危机和痛苦,完全就是对本来真实自我的背叛,压抑和奴役的结果只能愈加变得折磨和痛苦。他终于明白,他要追求的是内在的幸福和真正的爱情,而不是地位和名利。于是,他不愿意向黑暗虚伪的现实世界妥协,坦然地选择了死亡。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

于连的自我复归,内心不再挣扎,变得和谐统一,真正达到了自然人的寻常本色。这时候的他,异常安宁和平静,摆脱了外在自己设置的奴役,即使是走在行刑的路上,也是充满了勇气。精神自由,灵魂安逸的于连,告别了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

于连的个人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悲剧,不合理不公平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上层阶级的黑暗腐化,让更多的千千万万个于连饱受折磨,他们的人格得不到尊重,甚至变得扭曲,他们的前途完全没有希望,只能受困在底层。

启示

1健全的人格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其本身主观的因素,但还受到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其本身而言,理想自我的苛刻和完美,所带来的是原本真实自我的压抑。分裂的自我,内在产生冲突矛盾,难免会导致不平衡,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例如,激情犯罪和冲动犯罪,都是本我一时冲动,挣脱超我的控制所犯下的错误。有时候我们看到道德很高的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也会变得粗暴冲动,令人难以接受,实则也是超我的太压抑。

一个健康的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一定是和谐统一的,不冲突不矛盾,完完全全的无条件的接纳真实的自我。这样,人的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真正的复归。身心健康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健全的精神活动,完整的自我意识的。

2关于理想和现实

罗曼罗兰说: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现实和理想是一组永恒的二元命题,纠结和贯穿着我们的整个人生。如何完美和谐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理智的目光去对待,用坦然和宽松的心境去接受。正如徐志摩所说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