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第3讲

句法指导·渔洋第三法

一、绝句句法指导

绝句,于盛唐已达到极高成就。王昌龄、王之焕、李、杜是当时写绝诗的代表人物,写出了不少的传世之作,如《出塞曲》、《登鹳鹊楼》等。这种体裁因字数很少,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含较大的容量,给读者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一般认为绝句易写而不易工。如果以为绝句只有四句话,随便拈来就成,那就错了。正因为它只有四句话,表达的机会、手段都受到了诸多限制,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实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从中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现试摘几段如下,以资切磋。

1、落句含思

所谓落句含思,是指结尾句要升华主题,使之含不尽之意,给人以广阔的想象余地。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语意双关,回味无穷。它在写了边塞的苍凉之后,笔锋一转,劝慰人们不要去怨杨柳,而是春风不到啊!这不仅给凄凉的自然景色找了一个可以说得通的注脚,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深刻的寓意,暗指朝廷的恩泽未及边疆。这一主题的升华,便使该诗成为千古绝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富有哲理,令人豁然心胸,茅塞顿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不直接说自已如何坚持操守,而以一片冰心作比,寄意高远,形象生动。以上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不仅落句含思,前两句也写得好。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寥寥数字,把个塞外边城荒凉孤寂之景写得淋漓尽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只十个字,便把高处看到的日落苍冥、河流入海的寥阔图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登鹳鹊楼》一诗,也是同样的手法,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落句含思的“思”是多方面的。有的寓意双关,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宕开一笔,寄意高远。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等均是。有的出语新奇。如天随子的“数尺游丝坠碧空,年年长自惹春风。争知天上无人住,也有清愁鹤发翁。”从天上的游丝,想到天上也有清愁鹤发人,想象丰富。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可谓立意新奇,出人意料,然而也在情理之中,故能打动人。如果只有奇而不在情理之中,就势必会生僻古怪,非为好诗了。

落句含思,或叫落句要响,是绝句写作的基本手法,例句很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仔细解剖分析,可以自得其中奥妙。

2、翻叠、反衬

翻叠,顾名思义,是在一诗中翻复重叠之意。在一般情况下,重复是诗之大忌,何况字数很少的绝句。但翻叠不是一般的重复,而是每翻一次,有次新意,而且这种新意必是从翻复中得来,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就是在惜与不惜、折与不折之间,翻复叠咏。通过翻复叠咏,给人一个强烈的感受:珍惜青年时光。特别是“莫待无花空折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的比喻,成为名句。这首诗,如果从散文的角度看,可以减少很多字,如前两句可以压缩成七个字:“惜时莫惜金缕衣。”后两句可以精减到四个字“堪折须折”。但如果这样压缩,不仅诗味全无,韵味全无,感染力也全无了。原诗虽然字有重复,但诗意却在翻复叠咏中得到充分发挥,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回味无穷的意蕴。我们再看看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惊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这也是一首运用翻叠手法写出的诗。他从回忆过去在京国漫游迟日园林落笔,下一悲字,说明这种赏心悦目的日子已一去不返,成了陈迹。眼前春光明媚,鸟鸣花艳,却又是在被贬谪的路上看到的,不仅丝毫不能引起人的兴致,反而牵动诗人一腔愁绪。这两句是从不同时间、环境下,对园林、花鸟的观赏中翻复对照,增加悲与愁的效果。诗人在渡江时看到江水北流,突然激发起自己的万千思绪,水尚且北流,而自已却被无情“南窜”。人命不如水啊!这里又用南、北翻叠的手法,造成更进一步的悲、愁效果,使人读了,也和诗人一起,不胜其悲。

这首诗以翻叠为主,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江水的北流、反衬自已的南窜。反衬也是绝句中加强效果的一种手段。南宋曾季狸著《艇斋诗话》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蔡持正丞相贬安州时,携一鹦鹉及侍儿琵琶者同行。及其归,则侍儿己死,而鹦鹉存焉。蔡有诗云:“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悠悠江汉水,同渡不同归。”这首诗正是用了反衬法,以一死一存,同渡不同归互相映衬,造成强烈反差,扣人心弦。又如东莱《木芙蓉》诗:“水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把“雨后霜前着意红”的木芙蓉和“一生开落任东风”的旧桃李相对照,反衬出木芙蓉不占时令,不畏风霜的品格。曾季狸称这首诗“极雍容,含不尽之意,盖绝句之法也。”而称蔡持正“亦极有思致、得绝句诗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写绝句手法之一斑。

3、动静相协,虚实相生

古人写诗,常常将静景寓于动景之中,愈增其静感,这样的例子很多。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体验的人都能知道,夏日置一胡床于林中午寝,当你听到蝉声断续而单调之时,便是四周寂静之时。步入山中,百虫不响,而唯听远处几声鸟鸣,便是清幽至极。这个感觉既是自然的,也符合哲理。因为动和静是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没有动,就无所谓静,没有静,也无所谓动。有静有动,才显出其静和动。如果一味写静,反而就不觉得静了。王安石深爱此联,另集一句变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更具形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意思一样,王安石这一联集对却是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比原句更工。——金庸《也谈对联》)王维深谙这个道理写出了“月出惊山鸟,时鸣空涧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名句,都是以静寓动的手法,使深山幽谷的幽和山居的静,活脱纸上。

在绝句创作中除动静这对矛盾外,虚实这对矛盾也可以为我所用,造成绝句的优势。张说的《送梁六归洞庭山作》便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个风和景明的秋天,张说于巴陵送他的好友梁六归隐洞庭山(君山)。“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仙神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景,洞庭秋水,君山若浮。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写实。而君山,是个充满神秘传说的地方。那里埋有舜帝二妃,相传成了湘水之神。洞庭湖古时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宽阔,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概,与大海相伯仲,免不了那时就有洞庭龙君的传说。看来作者对梁六的归隐是不赞成的。但没有正面说归隐不好,而是说神仙不可接,与神仙游是靠不住的,从而为朋友的前途担忧,一别难重逢,思念之心,随湖水的浪一样永远起伏不止。神仙不可接是虚设。从虚设中吐露真挚的感情。由于这首诗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厚情谊,历来被认为是绝句中的上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过实过死,便失空灵之趣。当然如果过空过玄,也会令人难以索解,也是不可取的。

4、典型的话和典型的动作

摄影绘画强调典型的场面和典型的表情。山村孩子渴望知识的那双大眼睛,一上报刊,感动了多少人的心!这双凝视的大眼睛的表情可能一晃而过,不可再得,而摄影师抓住了,所以宝贵。作诗同一道理,生活中有不少很典型的话,典型的动作或行为,如能及时抓住裁剪入诗,便成为佳句,如不经心,便白白过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便是抓住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带有典型意义的话。你看,离乡之久,人事的变迁,容颜的改变所包含的世事沧桑、万千经历,都蕴藏在小孩子的这一句问话之中。我们不管这句话真是小孩子讲出来的,还是作者自己设计的,总而言之是恰到好处,一语千金。作为诗人,要善于捕捉生活中这种典型的动作和行为,常常作为诗的重要材料。如偷绣鸳鸯知女子春心已动,空庭舞剑知壮士志在四方。望明月而怀人,抚瑶琴以寄怨。这些已是一些用滥了的手法。如果再用就俗了。我们要细心观察,寻找那些更典型、更富有特点的动作和行为,来表达诗的主题,诗才有新的生命力。“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是一个富有特点的典型行为动作。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赏心悦目之时,为什么反而要打起黄莺呢?原来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当然是痴语情语,但通过这个动作,加上这个诠释,使人看出少妇离别之苦,思念之深。“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则描写了一位未出闺门的憨娃的娇羞心态,也是很成功的。于鹄(hú )有一首《江南曲》,也是写女子怀远的诗:“偶向江边采白萍,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古时女子思念男人只能埋在心里,不能公开表现出来,否则就是不贤淑,轻薄。于鹄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位思念良人而又不敢说出来的女子。她偶而也到江边去采白萍,还随女伴们一起去看赛江神,但看来她是心事重重。你看,她不是和女伴们一起去吆三喝四,嘻笑打闹,而是独自暗掷金钱卜远人。这一行为动作表现了她时时在怀念她的丈夫。她特地利用这个赛江神的机会,在神的面前去问丈夫平安,为丈夫祈祷、祝福。这是多么感人的行为动作啊!从这一行为动作中,我们看到这一女子温柔、善良、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

绝句的写作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它的写作规律和律诗是相通的,不能割断看。这里只是举出写绝句更要注意的几种手法,不是写绝句的全部,也不是只能用于写绝句。

二、绝句的起承转合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

起,起要破题、入题,以引起下文。起的法子比较多,或写景起,或者叙事起,或者抒情起。大体的说,起句以写景为多,叙事抒情次之。

写景之所以多,是因为因景生情,或借景抒发情怀,或借景怀古。或借景伤今,或借景怀人要巧妙的利用写景在一、二句将时间(切忌只说)场景人物(可用省略主语的办法)施事行为等等做一个简单交代就行。为三四句做好铺垫就行。

下面举李白《赠汪伦》《早发白帝城》说明

李白乘舟将欲行(时间)

忽闻岸上踏歌声(场景与地点的描写)

朝辞白帝彩云间(时间地点场景)

千里江陵一日还(实施行为)

承,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承上启下,承接起句,还要引起转句。《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承句要承得贴切,自然。 “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转,转句,是由诗上半部分的客观描写,转入下半部分的主观议论和情感抒发,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合句做铺垫。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让读者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

自古论绝句章法者,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认为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唯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如此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

杨载云:“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矣。”

这段话很好理解,意思就是,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如第三句转得好,那第四句就顺流而出。那第三句如何才叫转得好呢?曾有人说“就是要一二句和第三句离婚,但离后又必须藕断丝连,不能跑的没影,失去他们的感情联系。”转的方法有好多,简单介绍几种:

1、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刘方平之《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退一步转法之例也。

3、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草青花艳,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即为反转法。

4、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如杜牧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好多诗都用到了。

转要俏、要妙、要新。如杨万里之《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个转,转的多突然,却不脱离主题 读来倍感亲切展示一个活泼生动的画面。

合,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同时要扣回起句。

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合句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shàn]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学概要》的原文。

风回气聚,就是要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图画。渊永含蓄,就是要留有余味,如歌唱的绕梁三日一样,不可以太直白而没有意趣。

简单的说就是扣到主题上。因为七言绝句字少,二十八字,没有更多的文字空间让你去充分地表达你的情感主题,所以必须要做到句绝而意思不能绝。如何才能意思不绝,那就得在合句抓人眼球,让人读之有味可品。

乔修龄答万季野诗问有段话这样说:“七绝,偏师也,或斗山上,或斗地下,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者也。”

认为绝句是诗中的偏师,要制胜,就不得不出奇,用险招,也是结句句绝而意不绝的一条法门。我们在第一讲中说,绝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蓄,要做到含蓄,结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首诗,结句抓人眼球的精彩是神来之笔。

五绝·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五绝与七绝,它们的文理是相通的。全诗在说怨,但偏不说出怨,合句,玲珑望秋月,以无聊凝望的情结,给我们一种悠然不尽的感情上的暗示,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句绝而意不绝。

以上我们基本了解了七绝的谋篇,回顾一下:

起,起要破题、入题,以引起下文。

承,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承上启下,承接起句,还要引起转句。

转,转句,是由诗上半部分的客观描写,转入下半部分的主观议论和情感抒发。就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转了,但和前边的联系是紧密的。

合,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同时要扣回起句。

三、渔洋第三法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裂帛湖杂诗六首其四(王士祯)

宣宗玉殿空山里,箫鼓楼船事已非。

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风南雁泪沾衣。

译文:

明宣宗的陵墓长空置在山里,

乐队和楼船的主子今昔已非。

比茂陵和汾水感觉何其相似?

一样是秋风和南雁使泪湿衣。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1435年),明成祖朱棣孙子。12岁被朱棣立为皇太孙;二十三岁被其父仁宗立为皇太子。24岁(1425年)即皇帝位。在位13年。

宣宗在治国方面颇有成就。他继承了前代与民休息的政策,多次下诏开仓赈济受灾百姓,免受灾地区的田赋。在宫廷生活上,他注意节俭,反对奢糜。在用人行政上,宣宗亲贤臣,远佞倖。在外交上,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东南亚、中东、东非诸国发展了友好关系。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刘彻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继位后,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甚至更远。

公元前113年,刘彻时年28岁,登基12年后,他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以上介绍的是两个与本诗景物有关的人物。

先看全诗脉络:

起承两句点明地点,写景。先写宣宗的陵墓,又写昔日的楼船,触发了“景物依然在,人事却已非”的灵感。继而用比较的方式把另外的汉武帝联系起来,手法顺理成章,毫无突兀之感。两个伟大的皇帝,两座空锁深山的陵墓,时隔差不多1000年,在王士祯的笔下,产生了共鸣。

再看句法特点:

1、“宣宗玉殿空山里,箫鼓楼船事已非。” 起承主干就是“空山里事已非”,还是两个句子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还是一个流水句。

2、“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风南雁泪沾衣” 转合两句的主干是“汾水上泪沾衣”,也是两个句子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也是流水句,所不同的是,转合之间是问答关系,这是渔洋第三法的关键所在。“何似”是“为什么会如此相似”的意思。

此法并非王士祯所首创,前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有此法。如:

七绝·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如:

李四仓曹宅夜饮

唐·王昌龄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七绝·舟中有成

明·汪本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七绝·又和景文韵

宋·苏轼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七绝·秋浦途中

唐·杜牧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这些诗中,转句的设问,合句回答得清清楚楚,句意连贯,天衣无缝。

其中“欲问”“借问”“试问”等的作用就是设问。类似的表示设问的词还有很多,如:为问、何处、何年、何、谁、几、安、那、怎等等,以下是王世祯作品诗例:

题胡玉昆宋梅图为程翼苍

风雨崖山事杳然,故宫疏影自年年。

何人寄恨丹青里,留伴冬青哭杜鹃。

裂帛湖杂咏六首之四

宣宗玉殿空山里,箫鼓楼船事已非。

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风南雁泪沾衣。

灞桥寄内二首之二

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

夹江道中二首之二

嘉阳驿路俯江流,寒雨潇潇送暮秋。

谁识蛮中风景别,洋州风竹戴嵩牛。

罗江驿夜雨

前旌已拂鹿头关,风雨勾留不肯闲。

何处行人最愁绝,潺亭亭下水潺潺。

落凤坡吊庞士元

沔上风流万古存,鱼梁洲畔向江村。

何如但作鸿冥好,采药相携去鹿门。

本讲提纲:

一、绝句句法

二、绝句的起承转合

三、渔阳第三法

(0)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安徽工作室第136期临屏诗创作优选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中国诗歌报安徽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  海底月 副总编:  英子 主编:  宇宙主管 副主编:  周方红  本农之子 收稿编辑: 烟 ...

  • 中国诗歌报:春暖水在中国诗歌报改稿学习班点评学员习作(一)

    春暖水,本名刘鑫,<安源诗刊>主编,<赣西文学>副主编,赣西部落诗人,中国诗歌报首期诗歌改稿学习班指导老师.江西萍乡人,现居萍乡. 1.点评达达的诗 被单 文/达达 一条旧被单 ...

  • 绝句第14讲

    一.绝句的风格与流派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可谓浩如烟海,优秀诗人词人灿若群星.如果从艺术风格方面来看,不同诗人词人的诗词篇章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如果从创作流派方面来看,无数的诗人词人可以归进不同的诗派 ...

  • 绝句第13讲

    诗人的语言             第13讲 诗人的语言·渔洋第十一法 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诗人的语言和渔洋第十一法. 一.诗人的语言 对诗人来说,语言是诗人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也是沟通诗人与读者思想 ...

  • 绝句第12讲

    创作技巧 第12讲 创作技巧·渔洋第十法 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绝句情景处理技巧和渔洋第十法. 一.绝句的创作技巧 1.情景的关系 一首成功的诗,情与景的调配一般都是很精心的,如一味地摹景写物,诗则过于 ...

  • 绝句第11讲

    起承转合·渔洋第九法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简单地讲:"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quo ...

  • 绝句第10讲

    复习前八法 第10讲 复习前八法·绝句时空处理 一.渔洋前八法小结: 在八法中,前面七法都是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八法是以第四句为主.我们具体来看: 法一: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

  • 绝句第9讲

    用韵十戒 第9讲 绝句鉴赏·虚实处理·渔洋第八法 一.绝句鉴赏 我们如何从创作的角度去鉴赏绝句,学来前人那些写绝方法呢?这里我们来介绍几种方法: 1.意象集中,以小见大. 抒情往往离不开具体意象.由于 ...

  • 绝句第8讲

    意境                 第8讲 意境·渔洋第七法 今天还是继续跟大家交流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意境和渔洋第七法. 一.意境 这一讲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对古今诗词作品进行赏析.谈到赏析就离不开对 ...

  • 绝句第7讲

    语法·含蓄 第7讲 语法·含蓄·渔洋第六法 一.绝句的语法 绝句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语法和篇法的表现形式.诗作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般情况下它还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的.但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因受到格律的 ...

  • 绝句第6讲

    用韵十戒·渔洋第五法  一.用韵十戒 诗词是要押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押韵的基本规则:首句可押可不押,逢双句押,只押平声,一韵到底.在押韵中,出现落韵.凑韵.重韵.倒 ...

  • 绝句第4讲

    章法·修辞 第4讲 章法·修辞·渔洋第四法 一.绝句的章法 绝句的章法千变万化,但主线是不可缺少的,起承转合也是不可缺少的.因其只有四句,故而这个过程只能由四句分别来完成,其结构就必须显得特别紧凑,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