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你能回一趟家吗?
编辑:万仁涛。素材综合自网络
点击左上角蓝字,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又是一年端午节,无论是在老家的父母,还是远在外地拼搏事业的孩子,因为这一节日的到来,而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端午,你回家吗?
我问了问身边的朋友,今年端午要不要回家?一个朋友说,她妈妈告诉她要是嫌远,不想回就不回来了。说完,她觉得妈妈真的很开明,而我看着她亮晶晶的笑容,突然想到了两个字:懂事。
大概天底下的父母都太懂事,太为儿女考虑了。
想让你回家,又怕你在路上奔波。
想见到你,却说回不回都没关系。
即便孤独如海,父母首先想到的还是不给你添麻烦。
朋友圈曾经疯传一篇文章——《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那时突然觉得,我们对父母,真的亏欠的挺多的。
在我们向往诗与远方、追求多元生活、琢磨要不要多买新出的iPhone8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给我们添一丝麻烦。
他们忍着,忍着,忍无可忍时,还是忍着……
1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
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担心突然病倒、担心各种突发情况,她会设想各种突然状况,脑子里预演过能想到的突发情景,但唯独没想过瘫痪的老伴会掉到地上。
三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老伴突然从床上掉到了地上。可是朱阿姨折腾了20多分钟,根本没法把老板抱回床上,怕老伴着凉,朱阿姨把一床毛毯从腰间铺在老伴身下,打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她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最后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了问题也和人家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今年春节女儿回来过年,和妈妈一起要给老爸洗个澡,干干净净过年。娘俩找个大床单,一人拽一头儿,把老爷子抬进卫生间,浴房里铺上瑜伽垫,给一年多只是擦擦身的老爸洗了个痛快澡。
等收拾完,朱阿姨看见平时大咧咧的女儿蹲在卫生间角落里,头埋得很深,哭得肩膀一直抖动,“妈,你一个人在家照顾爸太不容易了。你和我爸去成都吧,这样晚上我还能下班回来替替你。”
朱阿姨回了一句,“我上辈子肯定是'该’你们家的,再说吧!”把女儿拉起来,心里却又告诉一次自己,“可不能病啊,老伴已经瘫痪了,自己再病倒,那简直要了姑娘的命啊! ”
2
“我不饿,就想你们一起吃顿饭”
三个子女一个在外地,一个在国外,另一个身体不好,一年来探望不了他两趟。
82岁的刘叔每天基本不着家,去江边看别人下棋,在小区里坐着看野猫打仗,实在没意思就随便找个公交车坐到终点,再坐回来。
这个躲过了日军轰炸机、挨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头儿,却被晚年孤独牢牢捕获。
听说记者要来家里采访,老人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个里面有一整只虾仁”的高档速冻饺子,一定要留和孙女年龄相仿的记者吃顿饭。
“爷爷其实不饿,就是想桌子对面有个人一起吃饭。”老人喃喃自语。
3
“只要你好,我们就都好”
前年春节期间,1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照片的拍摄者叫周建海,是一名体育教练,老家在农村。
他从杭州出发,驱车十多个小时,才顺利返家。
“因为各种原因,即便是春节,我们也很难聚到一起。就拿我来说,以前当运动员时,因为备战比赛的需要,连续四年都没有回家过年。”
当他踏上返程,临别前拥别父母,不想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落了泪。
“儿子啊,自己多保重身体,好好工作,爸妈会照顾自己,家人要和睦相处……”
就在汽车即将发动的时候,母亲又把头探进车厢,凝望着儿子,反复嘱咐。
4
车子停在门前,像个儿子一样
父亲花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买了第一台车,异常开心。
他最津津乐道的,不是什么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安全性能,而是一个让我意外的细节:
车载系统能够感应车钥匙的距离。
只要感应到车主靠近,就会亮起车灯。
“车子停在门前坪里。只要我经过,它就会亮灯。每天眨着眼睛,看着我上班,又欢迎我下班。哈哈,像个儿子一样。”
“像个儿子一样”,听到最后这句,我竟无地自容。
背井十年,离乡千里,竟然要让一辆车来替我尽孝。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计算公式,假如一年之中,只有过年的六天才和父母见面,一天最多在一起11个小时,
若父母60岁,活到了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320个小时,你以为来日方长,其实只剩下55天。
手机,几乎成了我们和家唯一的联系。
工作后,你有没有对父母感到愧疚过?有人说,自己没有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有人说,自己总是太忙了,没有很多时间去陪他们。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而在父母最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来不及立刻赶到身边,因为远方有梦,因为你会说,想要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想给他们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而我想说,父母亲们这一辈正在渐渐退场,我们这一代人,不要还没做好父母老去的准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个端午节,回去看看父母吧。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