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文联,艺术家温馨的家

文联,艺术家温馨的家

吕其明

今年是上海市文联成立七十周年,老中青全体文联人为之额手相庆、欢欣鼓舞。对我来说,文联就是我的家,今天特别高兴再次“回家”。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作为一名“文艺界的老兵”,向文联七十华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

我今年90岁了,跟文联也结下了几十年的不解之缘。我清楚地记得,1965年3月在上海音协的一次党组会上,大家对 “上海之春”的初选节目作了研究,认为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党和人民军队的作品还应加强。会上一致决定,由我赶写第一部作品,并起名《红旗颂》。当时36岁的我,毫无思想准备,时间短,任务重,担心难以完成,但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于是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大胆进行了创作。

1965年,吕其明在新乐路家中创作《红旗颂》

1965年5月,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著名指挥家陈传熙先生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红旗颂》,受到热烈欢迎。回首往事,我感到若是没有文联,没有音协、没有“上海之春”为我提供良好的机遇以及创作条件,如果没有前辈们的信任、鼓励和促进,就不可能有《红旗颂》。因此,我对音乐界前辈们,对于文联、对于“上海之春”这个平台充满感激、敬意与谢意。“上海之春”真是艺术家的摇篮和新作品的孵化器。今年“上海之春”也已60岁了,她始终坚持力推新人新作的传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也让一大批经典音乐舞蹈作品通过“上海之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管弦乐《红旗颂》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艺术创作的永恒规律。上海市文联这个大家庭也搭建了各种平台,组织不同领域艺术家一起深入生活、学习交流。记得2012年,市文联组织了以“永远铭记延安讲话精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方向”为主题的学习采风团,由秦怡、黄准、刘子枫等一批活跃于电影、舞蹈、杂技等各领域的艺术家组成。我作为市文联副主席也参与其中,并担任了采风团副团长。这次采风也是圆了我70年的美梦,记得1942年,我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学习了毛主席的《讲话》,当时我们多么向往圣地延安啊!而在这次为期五天的学习采风活动中,我们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延安与鲁迅艺术学校师生一起向老区人民献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我们还走访慰问了多家贫困农户、瞻仰了众多革命旧址······通过非常丰富的采风活动,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深入生活,刻苦磨练,努力谱写新时代的奋进曲。

2019年第三十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作曲家吕其明、陆在易共同启动开幕装置

70年弹指一挥间。1949年5月26日,19岁的我跟随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进入上海。去年5月26日,上海市文联等单位主办了“再现上海解放前夜”——上海文艺界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活动,让我再次重温了70年前的那一刻,感慨万千。我是喝着黄浦江水成长的,如果我能有一点小小成绩的话,应该归功于党和祖国对我的培养。记得主题活动当天,老中青各门类艺术家百余人淋着雨,与数千群众共同合唱《歌唱祖国》,大家热情高涨。我觉得,文联组织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让我们铭记幸福来之不易,同时激发创作灵感,更好地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抒写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吕其明在上海文艺界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活动上

从上世纪50年代上海市文联成立到现在,我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文联是艺术家温馨的家,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始终为会员服务,帮助我们创作优秀作品。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过非常多的前辈、先驱、大师,创造了无数荣耀与辉煌,也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生活在文联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到非常温馨愉快和幸福,我深深地爱这个家。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文艺工作者,我希望抓紧时间继续创作,也希望“后浪”们不断传承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衷心祝愿上海文联这个大家庭前景更加美好!祝愿上海的文艺事业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本文为作者在“初心 使命 新时代——庆祝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吕其明
-----------------------------------------------------
著名作曲家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

文编 | 忻   颖

美编 | 音   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