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蜗牛|彤彤的变化
“我没有想到他可以坐在电脑前读古诗。”如果彤彤妈妈不说,我不会察觉到这些变化原来对于家长而言这么重要和不可思议。
彤彤的变化也是让我很惊喜的,从他最初的模样看,谁也不会预料到最后的变化,但变化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在他的身上出现了。
彤彤的故事:
最初,那个躺在床上和我交流的小朋友
延期开学期间,第一次和彤彤妈妈在线上交流,彤彤躺在床上,我努力地和他打招呼,叫他起来,他都置之不理,妈妈也没有办法。一旦我们不停地叫,他就会发脾气。没有办法,我就每天录古诗,录绘本。但可想而知,彤彤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
弟弟们陪着学习
集体课参加不了,那就个别交流吧。
彤彤没有人陪着是不行的,于是两个弟弟就轮流照看他的学习。
每天我们读一首古诗,彤彤开始的时候躺在床上,后来的时候能够坐在沙发上了,但是眼睛依然不看。
读绘本的时候都是我读一句,弟弟读一句,彤彤读一句。
最初的线上交流
郭阿姨陪着了,可以进行线上的集体课了,开始的集体课就是互相打招呼,时间不过十多分钟,然后我再和其他家长交流,大概十点多的时候再给彤彤读诗、读绘本。
他还会离开,会打头。
他也哭过,也闹过,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哭闹而不让他去做,我会降低难度,减少学习的时间,但是学习的这个活动是完整的。
和大家一起线上学习
付阿姨回来了,彤彤上课的时间以及其他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
我们也开始了真正的线上教学,半个小时的课程,彤彤能够坚持上完。
对“这是什么?”的思考
彤彤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孩子,他的很多语言都是在重复我们的话。这是我之前的印象,但那一次之后,我发现,不是的。
我问:“这是什么?”
彤彤说:“这是什么?”
我以为他只是在重复我的话。
“我看到了一只小青蛙,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一只小青蛙。”
“这是什么?”
“小青蛙。”
第二天,同样的问题。
“这是什么?”
“小青蛙。”
“特别好,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同样采取昨天的操作记性引导。
“这是什么?”
“这是小狗呀!”
“哇,你说对了,特别好!”
然后我就在想,他认识青蛙,认识狗,他就回答了, 这是小青蛙,这是小狗。但他不认识小兔子,不认识小猫咪,他就会重复我的话“这是什么?”
所以他并不是在简单的重复我的话,而是他不认识这些小动物,那我要让他先认识小动物,然后再提问。
看着屏幕读古诗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他不能看着屏幕读古诗,直到有一次他坐在屏幕前用手指着读,于是我们让他进行了尝试。他连续二十一天,每天指着屏幕读古诗。这个方法现在还在继续。
那段时间,我们让孩子在生活中找数字,他也要用视觉去获取信息。
我不知道是哪个方法促进了他的视觉关注的提升,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视觉注意力提升了,他开始可以用视觉获取信息了。
他能够关注他人的动作了。
个训课的时候,他表现好,我很自然地鼓掌,他也跟着我鼓掌,我以为是偶然。
第二天的集体课,他也能跟着我鼓掌。
讲绘本时,我会无意加一些动作。“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他也学着我的样子,晃动着身体。
当他可以把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进行整合,他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给他一个说的机会,他给了我一堆欣喜
“我今天在学校呢。”我说。
“就你一个人吗?”彤彤说。
“今天学校举办活动,所以上课迟到了。你们还有什么想要问我的吗?”我说。
“马老师,你吃饭了吗?”彤彤问。
“我暑假要去玩儿,但是机票太贵了,怎么办?”我问。
“你一定要去吗?”彤彤问。
“暑假你们要去哪里玩儿呢?”
“我陪着姐姐跑步。”彧宝宝说。
“我陪着三宝玩儿。”彤彤说。
所有彤彤说的这些阿姨都没有提示,都是他自己想要表达的。
我的感悟:
彤彤的变化,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是我们抓住了教育机会,教育机会的出现是偶然的,我也在想,其实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错失了很多教育机会,但所幸的是我们抓住的这些,促进了彤彤的成长。他重复的我们的话,我愿意去想还有另外的可能;他说出的答案,我愿意等着他调整;他提出的问题,无论什么我都肯定。
每一次交流都有教育机会,如果觉得没有,是我们没有发现。
必然之一是优质的家校合作。
首先是信任。
彤彤妈妈信任我,从来没有质疑我的方法,即使在最初看不到孩子进步的时候,她也没有过多的干涉,没有问我要一个我也不能保证的成绩,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尝试,去探索。
彤彤阿姨信任我,阿姨对我的信任最重要的表现是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己。我们很多陪读家长会有这样的行为:老师提出问题——家长辅助——孩子完成。看,我们三方合作,多完美地呈现了一个活动。但对于我而言,毫无意义。我和阿姨说,不用提示他,让他自己说。
起初彤彤并不能说,他会一边看着阿姨,一边打头。或者是趴在桌子上拒绝回答我。
我等他,我陪他数数,我允许他的情绪出现。
有一次,我们读绘本。
“你知道这是谁的声音吗?”
“知道。”
“那你告诉我们。”
彤彤不说话了,他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要传递的是——你没有看到就不知道。
我也没有催他。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声音吗?”
“知道。”
“那你告诉我们。”
沉默。
等待。
过了一会儿,他自己说:“我不知道。”
“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如果阿姨告诉他,他永远在重复别人的答案,自己的思考不会产生。但现在,他产生了,这个结果又会促进他思考更多。
其次是家长配合去做。
所有线上的课,家长都在旁边。我的高兴是真的高兴,我的生气是真的生气。但一些家长看到的不是我的生气,而是我的方法能够帮助到自己的孩子,他们会去尝试。彤彤阿姨就是这样,阿姨说上我的课紧张,但她还是会按照我说的去做,她会带着彤彤去看数字,她会带着彤彤说作文,她会带着彤彤每天读古诗打卡。上课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内容是一致的,他在课堂中学到的,有机会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而课堂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内容。
每次我和彤彤说,我们一起读绘本,好吗?他都会回答不好呀。他对所有的“好吗?”的回应都是“不好。”我觉得他没有理解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让阿姨拿彤彤最喜欢的樱桃。“彤彤,我们一起吃樱桃好吗?”“不好呀。”他很喜欢吃樱桃,但还是这样回答。他这样回答,我就不让他吃,然后请阿姨表达,让阿姨吃。我们练了几次,他就说“好呀。”之后再上课,我说:“我们一起读绘本,好吗?”“好呀。”阿姨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练的,他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必然之二是适宜的教育。
首先是教育活动的循序渐进。
我们并没有在最初的时候就要求彤彤一定要上课,一定要在电脑前坐50分钟。相反,我们会根据彤彤的情况调整课程。他不能上集体课,我们先上个训课,让他有线上课堂的概念。
之后我们逐渐从简单的互动开始,让他不排斥活动。
然后我们进行教学,当他不能完成的时候,阿姨辅助,老师降低难度。
最后通过活动,能力都打开了,再让他自己表现。
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都离不开感知觉,当孩子的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手能够触碰,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整合这些信息。而纵观我们的教育过程,我们是否给孩子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其次是教育活动的有的放矢。
教育不是从一开始就教孩子,我们要用很长的时间或者是不断地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我们的活动才能有的放矢。
我喜欢自闭症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多未知,他们的语言在表达的什么?他们的动作在表达什么?如果我不去想,我不知道我要教他们什么,即使我知道自闭症孩子社会交往有障碍,有刻板行为,有视觉优势,有听觉优势,但那是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对于我的孩子,他的特点是什么?我有没有在思考?当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孩子之后,你的任何活动,你的任何语言,甚至你的任何行为,都是教育。
你了解他的长处是什么,你了解他的不足是什么。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发挥他的长处,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训练他的不足。
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合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如果有,那就是理解与爱。
必然之三是良好的环境。
其实环境放在最后说,并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它是基础。
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自闭症儿童有安全感,他才愿意睁开自己的眼睛,打开自己的耳朵,触碰周围的物品。如果是不良的环境,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孩子。所以环境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环境!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我们的方法都无济于事。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宽松的环境,不被压迫的环境,被尊重的环境。
这个学期我们都在家里进行教育,家里的环境是孩子熟悉的,他的安全感更足。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就够了吗?不是的,我们还要考虑教育环境。
我从来没有逼迫彤彤上课,也没有要求他看我的眼睛,也没有要求他跟着我一起做动作,我没有要求。他愿意做的时候,我们就在活动中多注入一些认知的因素;他不愿意做的时候,我们就在活动中减少一些认知因素。他没有压迫感,即使他不会,我会引导,不会把他置身在“一个人奋斗”的环境中,他才愿意跟随。我尊重他的每一次表达,我尊重他的每一个答案。
教育是引导,不是逼迫。
我们在玩儿, 我们在交流,“这个世界有人愿意和他我交流”,或许是他看到的世界,于是他愿意敞开心扉。
这就是彤彤的故事,这就是我的感悟。
我们可以做到,你们也可以做到。
彤彤今年14岁了,我们依旧看到了光亮,并且我相信,现在只是开始,我不奢求未来的光芒有多大,对于我来说,教育没有“目标”,教育只有当下的努力!
(看不清前方的路就看不清,只要我们相信我们的脚下有路,勇敢而坚定地前行,一定可以到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