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少给家长提点“请家长自愿”

莫向家长说“请自愿”

最近,家长群里收到“根据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请家长自愿征订xx图书”。按照群里发的二维码扫进去,是家名为“XXXX”的微信公众号,该账号主体为一家图书公司。两套图书240元,选购、下单、付款全部在该公众号上完成。

每个孩子240元,10个孩子2400元,100个孩子24000……新冠疫情影响之下,“直播带货”是刺激和拉动消费的快车,显然,在坚持“家长自愿”的原则下,家长为孩子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心甘情愿地疯狂刷单,也是搭上了“直播带货”的快车。而“家长自愿”轻轻“拍一拍”,就秒杀了那些地方领导人站台、网红主播在网上声嘶力竭的叫卖。

时代在变化,由学校推荐、家长自愿、给学生征订图书,从线下走到线上,这应该是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思想上的转变。不过,依然需要拷问的是“家长自愿”还真是块“通灵宝玉”,“家长自愿”究竟是“真自愿”还是“假自愿”,有几成“真自愿”?“家长自愿”到底与“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符合与否?

禁止强制学校及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严禁学校统购教辅材料、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部历来对“教辅材料”是有红杠杠的,是绝不允许的。然而,“根据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微信轻轻拍一拍“家长自愿”,还真说不清“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和要求”到底在哪?

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收学费了,而其他的收费呢?其他的收费是“家长自愿”的?!从逻辑上看,“家长自愿”确确实实是家长自愿,这没有问题。而揆诸现实,“家长自愿”其实于大多数家长而言是无奈、无力之下的“被自愿”。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显然,这样的“家长自愿”颇耐人寻味。就如,群里其他家长都在发自愿征订并完成征订订单的截图,你还在等吗?还在观望吗?

家长不能观望,也不敢观望。教育的“剧场效应”在这里又刺激家长必须作出自愿的或者是被自愿的决心。事实上,“家长自愿”至此完成了其使命,“自愿”与否都不重要,自愿与被自愿的界限已经模糊。诚如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中所言,“剧场社会”是一个革命表象掩盖(甚至是替代)了真实生活的社会,一个仪式化的表演胜过实际言行的社会,一言以蔽之,“权力服务于夸示,夸示更服务于权力”。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家长自愿”就是来自于某种权力的夸示,这样的“夸示”会引发全体家长的竞争与追赶,也必然引发家长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物质与精神上的。

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很谨慎的。而“家长自愿”是维系其关系的纽带,在事事处处抬出坚持“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建立的所谓家校关系其实很容易断裂的,然而,这一关系又高度粘合在一起。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行,在矛盾中发展,教育也是如此。

必须要厘清的是,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务。但在具体读什么书、读哪些书,还真没必要作出大一统的要求,更不能诱导、引荐、推荐、指定家长从哪儿购书。由“家长自愿”征订下的书目,对有的孩子来说或许合适,对有的孩子来说还真不适合。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大有人在。说到底,读书,是个人的权利、个人的爱好。

诚然,读书要买书,买书要花钱,而至于怎么花钱,这完完全全是家长自己的权利。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多花点钱,多买点书;经济条件不大好的家长,可以少花点钱,少买点书。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切莫动辄抬出“请家长自愿”,这看似是对家长及学生的高度负责,实则是对家长及学生的极不负责。比如,确确实实要征订一些书目,考虑一下有无必要人手一册,对有的阅读类图书,确实没必要做到班上人人都有,可以鼓励学生合订,家长合作。一来减轻家长负担,二来从培养学生节约意识上来讲也是件好事。此外,教辅征订要遵规守矩。不能让商业公司绑架了教育,一旦沾上商业利益,其背后的究竟有无利益交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家长自愿”确确实实留给广大家长无尽遐想的空间。

由此,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少给家长提点“请家长自愿”的要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