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路
书声琅琅,可是对于伴读之人,似乎是近距离的陌生感,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或者是属于选择性忽略,满心想着的是孩子能够听进去,多学一点儿,再多学一点儿!
脑子里是撕裂的双方在打架,一会儿想要多学一些,一会儿又觉得人生有那么多值得去享受的事情,可是我们又把时间禁锢在了这里。几分无奈里又夹杂几分主动,如《庄子·天地》,“我之谓风波之民。”“风波之民”,心里没底,定力不足,在风波的颠簸中不得自主,思想立场摇摆不定。感觉这个词,无比的恰切,“风波之民”,可是又觉得,在这样的潮流之下,谁又能够真正超脱呢?
朋友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快乐,快乐,绝对不择校,不上培训班,不买学区房!”笑问他,“能做到吗?”“能!”那个拍着胸脯说出来的“三不”的“能”确实有顶天立地的几分力量,不过作为过来人的自己,却依然存几分怀疑,就像是属于自己的钱没有装到口袋时,它总是漂着的不踏实。“能”,可能是坚持,也可能是境遇还未到,等到升小学了,卖了房换了学区房,然后开始关心的就是英语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地申请老外的住家,更有甚者,顺带着自己办了培训班,娃的教育就一条龙了。有时候看到他们兴致勃然地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真心想问问那个掷地有声的“能”,但是想想有些煞风景,又又咽回去了。彼时的“能”和此时的“入”都是真实的情感,大概“风波之人”并不在少数,算是同道之人,都在那条路上踯躅前行。
是不是还有政策的变化,还有招生比例的下调,孩子成绩的下降,无疑又增加了那种焦虑,可是这样的焦虑,不足为外人道,怕人说矫情,亦不足为孩子说,怕增加了他的负担,是普通孩子,只有靠努力去达成心愿,是普通家庭,亦逃离不了这样的游戏规则,所以,只好藏起所有的焦虑与不安,与过山车一般的心情,假装云淡风轻地说,“尽力就好,无所谓!”可是心里知道那“无所谓”说的有多勉强。只是在面对晚睡的孩子时,心里又是那样真切的焦虑焦急,没有好身体,好学业有什么意义,可是每一天的任务又逼迫在前,跑不过时间。每每路过看见小学门口那些在等待的家长,就想起曾经那些忙乱的日子,但至少,接到孩子之后的时间是快乐的,还能在放学以后,在小公园和小孩子们跳个绳,踢个球,玩玩沙包,追追跑跑,那时候想,快快长大就好了,不用急急忙忙赶着接孩子,恍惚之间,心愿就达成了,可是你知道,紧箍咒越念越紧了,送给你做的题越来越难了,难到你已经怀疑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远到你再想和从前一样,和他一起去超市买个东西,一起谈谈心,聊聊天,已成为了奢侈。所有的时间都要让路给作业,培训课!时间都去哪里了?曾经的亲子感情都去哪里了?我不敢问,问了都是泪!
有时候想,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留在记忆里的,在泥土地的松软,青草的绿油,爬树的欢乐,除了玩就是玩,可是现在的孩子,也许就给记忆里的,就是苍白的学习了,也许等到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学过的东西都忘了,留给记忆的,就是关于学习的模样了吧?人生,得失之间,就是如此相依相附的,顾此一定是失彼的。
人生恍惚至老,有人说,以为自己还是追风的少年,却恍惚间和自己的老爹一般,动不动感动至流泪。也许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细节温暖着我们的记忆。我不知道在孩子的记忆里会留下些什么?书声琅琅,求学路上的风雨,培训班门口的那家牛肉面店,或者是风里雨里,寒暑不易的妈妈的陪伴的温暖?对我而言,这一切,既是辛劳的又是欣慰的,至少,此时的成长还有陪伴,也许有一天,当我已老,当他已不需要,才更感伤,至少现在,痛并快乐着,我们还有为梦想的追求,虽然很苦很累!
看了很多的老庄思想,读了几番的经书,但是依旧做不到超脱与看淡,毕竟,思想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有一个孩子,至少奋斗无悔于青春,于我,无悔于余生!
长夜漫漫,我们依然默默走在这条求学的路上,彼此慰藉与鼓励吧!
2018.11.23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