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南韩村搞柳编为什么在窨子里?

说篰箩,话簸箕

宋俊岭

饶阳县东里满乡南韩村,是远近闻名生产篰箩、簸箕的村庄,历史悠久。

篰箩、箕是广大农村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该器具是用粘柳条(也称箩柳)编织而成,俗称“勒”篰箩簸箕。两种器具使用过程中常相互配合,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所食用米面的加工,是人工推磨推碾将玉米、高梁、小麦加工成面粉。具体做法是先用簸箕将粮食放到磨或碾子上,经过碾、磨之后,再用簸箕收下来放篰箩里过箩筛。在篰箩里支上箩床(一个方形支架),拉动箩来回振动,面粉就落在箩里。然后再用簸箕收起来装入口袋,回家备用。

夏收秋收离不开箩篾箕。当大部分粮食扬场后,余下的部分要用簸箕来簸、使其上下颠动,除去杂物,也有的用簸箕从高处往下慢慢倒,利用风的吹力,将杂质吹走,倒下的粮食就落到篰箩里,农村做饭烧柴,清理灶膛灰,日常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也常常使用簸箕。平常生活篰箩、簸箕也用来存放东西,如馒头坊,在箩里放上白布盛慢头等。簸箕也可当盛器使用。

南韩村生产的柳编制品,不单有箩、簸箕,而且还有辘轳打水用的大水斗、小水斗、矿工用安全帽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姑娘陪送嫁妆都要买个红色油漆的针线篰箩,而如今服装加工己专业化,人们不再自做缝衣服、鞋帽的针线活儿,陪送也就没了这一项。不过农村至今仍有不少人家保存有精致美观的红油漆针线篰箩

制作柳编篰箩、簸箕及其他勒活的过程是:首先要选好原料,用一种叫作粘柳条又称墩子柳的树木枝条进行编织。用水曲柳的木材锯成木板长条做边沿,原先用线麻手工接捻成经子绳,现在用尼龙细绳作勒线。柳条的采集分为伏天和秋后,伏天采下柳条后用夹子将柳条的皮全部脱掉,晒干保存。秋天采集的柳条,用特制的夹子将柳条皮半脱落,晒干备用。制作箩、箕要在挖好的地窨子里进行,因为地下室内湿度大,柳条经水浸泡后,不易风干。保持其柔初性,不易折断,编织勒活的柳编织品打底开始先用两根纬线固定在一个长方形木条上,然后开始上经条,待经条上到所需尺寸,即刻上下交错翻动经条,穿插纬线,用力勒紧,使其紧姿,致密编出来平稳、光滑、美观、耐看、坚固、实用。待编到需要的尺寸后将纬线系死,窝弯整形。用柳木板上沿,圈边用钉子固定,至此一个实用的柳编器具就生产成功。

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饶阳县土产公司曾大量收购篰箩、簸箕、水斗、矿工安全帽,组织协调外销,销往全国。各地的土产公司、供销社均有销售,也有的编织户串乡赶集、吆喝叫卖。总之用庄稼话说:四北五县用的篰箩、簸箕都是南韩村。

当时南韩村搞柳编的有五六百人之多。每到冬春两闲时节,从天明到夜深,地窨子里都紧张忙碌的搞着柳编。为当地农民増加了收入、补贴了家用,而今该村的村民,不是种温室大棚就是去安平打工,传承此项技术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只有为数不多的花甲古稀老翁,仍在地窨子做着那传统的柳编。

注:本文出自饶阳民俗大观丛书之一的《饶阳人的手艺活儿》一书,感谢编者和作者,转载须经编者同意

(0)

相关推荐

  • 编笊篱

    〓 第 1531 期  〓 制作笊篱,只需要一种材料,那就是柳条子.先将柳条子泡软,再放到笼屉里蒸.蒸得使柳条子的皮,上手一搓就脱皮为好. 笊篱有大中小三样,编制方法一样. 现在就说一说平常用来淘粮用 ...

  • 非遗:广宗柳编技艺

    广宗柳编是用柳枝编织成的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广宗柳编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而广宗柳编可回忆历史可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技艺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主要有家传和师 ...

  • 记忆中的粪箕、簸箕哪去了?

    灵璧记忆 频临失传的传统柳编技艺   文 /  邱德龙 在紧临风光秀丽的新阳河岸畔有两个古老的小村落,说是两个村落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庄住着的张李两姓居民,那就是现在的游集镇邱楼行政村辖下的第十五村民组. ...

  • 旧时此行业的特殊待遇:过河不付船钱,住旅店不付柴火钱

    "柳编匠"民间也称之为"扎柳匠".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用柳条编织的篮.筐等简单器物. 到了宋代,人 ...

  • 最美不过手艺人。

    中 國 文 人 書 房 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我们声称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隔着屏幕,就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见闻. 可一份专注和信仰,却在不断地挤压中,变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被忽视. 我 ...

  • 《行摄生活》-91【柳编】

    柳与麻 手与情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画面久久留存在心底,浓雾中的小站,一位身姿绰约的女子,一辆冒着白色雾气的火车,而女子的脚下必然有着一个精美的柳条箱.箱子是古朴的暗黄色,花布包边,阳光闪烁时,会有岁月 ...

  • 骑着“二八大杠”从洛阳到晋南, 一天挣不了100元, 看干的啥营生

    点击加载图片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70后,在我的记忆中,家里所有的农具里面,就数柳条编织的簸箕比较金贵.因为在那个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里,家里大多也没啥收入.一件柳条编的簸箕是需要花钱买的,而且还价格不 ...

  • 徐州沛县青青杞柳“编”出安庄创汇产业

    初秋时节,紧邻微山湖畔的大屯镇安庄村,千亩杞柳竞相吐绿.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村民家家户户种植杞柳,大多数村民都擅长柳条编织,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柳编产品也成为了备受国际市场青睐的工艺品.小小柳编在带富 ...

  • 饶阳南韩村惊现一棵300年的古枣树

    我想这篇文章如果鲁迅先生来写,也许这样写:饶阳县东里满乡北韩村有两个300年的古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但是,在临近的南韩村,一棵是300年的古枣树,一棵却是百年古柏. 真的是这样. 有时候你 ...

  • 饶阳南韩村有一棵百年柏树

    古语说,千年松,万年柏,永远不死的是老槐. 一般的古树,树龄古老的,都是这三种树木居多,但是,这三种古木多在深山老林,古刹旧庙中常见,而松柏树,在冀中平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一百多年的古柏树,更难以一见 ...

  • 饶阳南韩村发生的诡异事(连载)

    文接上回: 韩磊这才抬起头来,这时候,天上已经挂着半弯月亮了,此刻,天还不算是太黑,黑云覆盖着半边残月,忽隐忽现.草丛中的蟋蟀使劲儿的叫着,显得精神头十足. 韩磊拿宽大的袖子擦了擦眼睛,这才看清对面果 ...

  • 饶阳南韩村发生的诡异故事(连载)

    饶阳韩生的故事 作者:半亩瓜棚  改编刘雅林 饶阳城南约30里,有一个村子叫南韩村,大约在乾隆年间村东头有一个破庙,由于庙里香火也不是很旺,自然光顾这里的人很少,慢慢的破庙周边也是杂草丛生,去破庙的小 ...

  • 又想起饶阳郭村老朋友李连根

    哎呦呦,你怎么和连根交往?他穷得叮当响!不过日子. 这是我的老家郭村不少乡亲的看法,一提到连根,总是不少人嗤之以鼻. 但我老家生活时,我这个人总是不看人的穷富来交往人,怎么和连根认识,并且交往起来,我 ...

  • 饶阳郭村姓氏知多少?

    饶阳郭村,名不副实,现在一家姓郭的也没有. 要说从没有郭姓,也不是事实,以前有过两家,一个是东头郭大闯,是从大城北村搬过来的,另一个叫郭二旦,也是从外地搬过来的. 其实,郭村的郭,是城郭的郭,汉代的光 ...

  • 饶阳郭村有一块“北河柳村”飞地

    郭村是我的老家,郭村有北河柳村一块飞地的事情,作为郭村人,我竟然一点也没有耳闻,可见多么无知啊! 知道这个事情,是今天早起,一位朋友给我微信留言:雅林,你好,看了最近的<村里村外事>,不错 ...

  • 饶阳郭村有一位正派公道的老支书

    (本文作者为李玉珍,李晓林共同回忆撰写) 我的爷爷叫李爽捷,饶阳郭村人,因为人豪爽,义气,乡亲们亲切的称他为:李老爽. 我爷爷是十九世纪30年代的老党员,担任郭村村支书多年,一生为党做贡献,只求付出不 ...

  • 饶阳郭村成立生产合作组织是否比五公早呢?

    在郭村,我多次听表弟说:他爷爷金本爷成立的互助合作组比耿长锁早,他爷爷当年被评为县三大劳模之一. 但是,如果你在村里这样说,没事,顶多村民认为你吹牛,哈哈一笑了之. 可是,我要写村史,而且由于王金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