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月娇:温壶通城的月光回云南

公益短视频:滇隽情

近段时间,编者在通城县档案馆编写《通城抗疫志》,接触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云南援隽医疗队一队,1月27日到达通城,3月22日离咸回滇,为通城的抗疫艰辛奋战了55天。

本文作者代月娇,回族80后,云南省中医医院主管护师,是其中之一。

代月娇和通城县新冠肺炎患者交流

温壶通城的月光回云南

代月娇

今夜,辗转反侧,注定无眠。早晨接到通知,我所在的国家第三批、云南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将于明日撤离回昆,援鄂55天来无数的画面像播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

索性起身,倚坐于窗前,抬头,望月,明月醉春风。依稀想起年少时读林清玄,先生温一壶月光下酒,才知道原来月光是可以存于酒壶,温来慢饮,先生的情怀怕也不是凡人所能比拟的。

莫名的我打开了水杯,放于窗前,虽不及先生般风雅,但我仍想带走一杯隽邑的月光,待到华发暗生时,故地重游,与战友花间对饮,共温今夜的月光下酒,所愿时光漫漫,岁月静好。

援鄂55天来,有太多流淌于生命之中的记忆和感动。

2月21日,云南省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驻通城县人民医院队员蔡昌继的手机信息提示音“嘟嘟”响起,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映入眼帘,这是一封落款为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李某某全家的感谢信,落款人李某某是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处于隔离观察期,执笔写信的是李大爷的孙子。

因为老人家不会说普通话,而且不会打字。在李大爷断断续续的口述表达中,其孙子代全家人写下了饱含医患深情的质朴心声。

在隔离观察初期,李大爷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细心的医疗队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队员们在医护间隙,从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帮助李大爷设置连接WIFE信号,能够使用手机上网后赢得老人家的信任,并借机鼓励老人家要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争取早日与家人相聚。

通过医疗队员的悉心治疗和心理疏导,李大爷积极乐观配合治疗。在“感谢信”中,李大爷对医疗队员们说:“我不会说普通话,我让孙子写一些话来感谢你们的付出。”

这是李大爷和家人对白衣战士的质朴心声,这也是一名患者对医者的真情告白。

其实,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中,这样的医患亲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3床易奶奶,其女儿也是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得知这一情况后,负责护理易奶奶的云南省中医医院医疗队员们对老人家说:“奶奶,您的女儿和我们一样在一线抗疫救人,暂时不能回到您身边,像您和您的女儿致敬!从现在起,您就是我们大家的奶奶,您就把我们当做您的晚辈,我们来守护您。”

易奶奶闻言十分感动,也更增加了战胜病魔,早日与女儿相聚的坚定信念。

患者方奶奶年岁较大,不识字,不会写字,也不会说普通话,与医护人员沟通十分困难,医护效果和患者反馈难以获得。

云南省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员们发现这一特殊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办法,通过积极协调,找到了老人女儿的联系电话,同时把责任队员的手机号也给其女儿。

找到了“翻译”后,医护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虽然这来来往往的隔空翻译大大增加了队员们的工作量,但队员们却乐此不疲,深感欣慰。

同时,队员们用心学习当地方言,几天功夫就可以和奶奶直接交流。不为别的,只为奶奶的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为医护的效果正在显现。

患者曹大哥,基础病较多,被病痛折磨长期卧床不起。为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出现褥疮。

云南省中医医院医疗队员们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使用广受好评的院内制剂“黄金万红膏”为患者涂擦,确保了患者受压部位肌肤完好。

因病情需要,曹大哥只能吃流食,队员们把各自带来的八宝粥,奶粉,芝麻糊全送给了曹大哥。

其爱人流泪了,“谢谢你们,你们是好人!”这就是大姐最本真质朴的感激和对我们的肯定。

还有爱撒娇怕打针的小韩,热心教我怎样帮助其他患者连接数字电视的小头爸爸老李,呆萌礼貌爱看熊大的大头儿子小李……

我常说通城的患者就是天使,有时患者按呼叫铃,我们因为忙碌无法第一时间赶到,没有任何患者有怨言,有的只有感谢。

太多见证,太多感动。短短55天,我看到的是通城人民的大义与坚强,我看到的是战友们的勇敢与当担,我看到的是祖国的强大与力量。

感恩遇见,遇见了英雄的你们,遇见了勇敢的自己,遇见了最好的时代。

年少不懂林清玄,读懂已不再年少。

今夜我亦效仿先生,温一壶月光伴我中夜观心,所幸依然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激荡心头。

         2020年3月21日夜于通城

代月娇在通城县人民医院工作

谢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