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植树40年变迁:从肩扛锹挖,到手机种树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到2021年,正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这40年来,中国人把植树,种出了花样,种出了科学,种成了,一种新传统。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古浪县八步沙,风沙肆虐,沙漠每年以7米多的速度向南推移。埋没庄稼、吞噬道路,当地居民被逼上绝路。

为了植树治沙,六老汉挺身而出,靠一头驴、一架车、一个桶、几把锨,“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开始了治沙造林,一干,就是三代人。

同样的事情在新中国的无数地区上演着,我们总结经验,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覆盖范围最广的防沙治沙工程,覆盖了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展开剩余57%

时间来到90年代,在国家的倡导下与无数植树人精神的感召下,种树,已经成为很多单位,学校,家庭每年的“传统活动”。不少70后的爱情就是从单位种树开始的,而哪个80后90后在小学初中的后山上,没栽过几棵树呢?

这么多年的植树运动不是白干的,道路旁、河岸上、公园里、哪怕是乡下田埂上,我们身边能种树的地方往往早就郁郁葱葱,还有人定期维护,完全轮不到我们出力。而真正还存在植树需求的地方,往往位置偏远、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哪怕我们心心念念,往往也会力不从心。

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的义务种树有了新形式——“手机种树”。用户每在手机里种一棵树,在西部荒漠化地区就有一棵真树被种下。

201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认定,在蚂蚁森林种三棵树,就可以在线申请换取一张“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手机种树,被国家认可正式纳入了公民法定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之一。

这种形式,不仅带来了植树的新途径,还能让每一位中国人有了直接参与沙漠治理的可能;而帮我们千里代种的“绿色用工”需求,也为当地低收入人群补充收入;更重要的是,低门槛的参与形式,让种树不仅仅是植树节的活动,让种树光荣的理念更广泛地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真正的拥有参与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