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样学习中药,才能学到精髓,才能过目不忘,才能得心应手。。。
学习中药,腾叔来跟大家说说如何运用中药传统思维方法,解读中药。来吧,不再啰嗦什么,直接上干货。
一.鸡血藤
鸡血藤,是活血调经药,教材中对鸡血藤的功效是这样描述的: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这干巴巴的,真的好难记。
你有没有好好想过,古人是如何想到用鸡血藤来活血的?难道就没有什么东西启发古人吗?
当然有。
当你切断鸡血藤的茎后,就会立马流出鲜红的汁液,滴滴答答,不断涌出。像什么?像鲜血。
我就敢保证,古人一定是看到这个奇异的现象之后,才尝试着用鸡血藤去治疗一些血瘀、闭经的病症,古人一定会想,用这味药治疗女人闭经,可否让宫血重新流出来呢?经过无数“神农氏”们旷日持久的以身试药,的确证明了它的确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的功效。
而且,经脉当中流动着气血,当经脉不畅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产生麻木、疼痛的感觉,所以有一些关节疼痛,也可以用鸡血藤来活血,因为鸡血藤中的红色液体是流动的。而疼痛、麻木是因为不流通导致的,所以鸡血藤也能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有一位朋友说得好,中医说到底,其实就八个字:取象比类、天人合一。
大自然(树的红色汁液)与人体(血液)很像,就可以取象比类了。接下来验证就可以了。
从自然界取得灵感与智慧,进而应用到人的身上,这就是中医,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因为人们观察到天是运行不息的,不管狂风乌云多么恶劣,太阳每天都会以崭新的面貌从东方升起来,它从来不会因为遭遇挫折、经受打击就一蹶不振了,作为有志向的君子,要不要学习天的这种优良品质?当然要学习,这就是天人合一。
同理,为什么君子要能“厚德载物”,要能承担使命、工作、责任?因为大地承载着一切,它也不会因为担子太重而撂挑子不干了,大地的这种品性,值不值得人们学习?
自然界给了人们启发,所以人们采取想到应用这个道理。
所以,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就是一个词:天人合一。敬天爱民。
中医的核心也是如此,要想治病,当然也要从大自然中寻求智慧,数千年来,中医的先祖们就是从这点出发的,中医的源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2. 鸡内金
上面刚刚讲了,中医就是从大自然中寻求智慧。
接下来我们看看鸡内金这味药,继续体会一下这种思想。
教材中是这样描述它的功效的: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化坚消石。
许多儿科医生,特别愿意把鸡内金推荐给容易积食的孩子,用于健胃消食。
鸡内金为何可以健胃消食呢?
更多中医知识,请持续关注“师承解读“公宏众号
古人发现,鸡这种动物,不管是食肉(虫子)、食草(青草菜叶)、还是吃砂石,它都来者不拒,啥都能吃,而且鸡是一种主动进食砂子这种东西的动物,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鸡的消化能力特别强。要是别的动物,吃了砂子可能就消化不良了。
古人就是利用这一个启发,把鸡的砂囊内壁取出来,给消化不良的人服用,结果用完之后就觉得胃里不那么胀闷了,所以才得出鸡内金能健胃消食的功效。
为什么古人还会将鸡内金用于结石症呢?也是利用的鸡可以吃砂石而不病的原理,既然鸡吃砂石而不病,则其必然能降服砂石,所以当人体有胆结石、泌尿结石的时候,也会用鸡内金去化石,实验证明效果的确很好。
为什么古人还会把鸡内金用于涩精止遗呢?因为鸡连前阴都没有,直接连这个口都没有,它怎么能遗精?怎么会尿床?古人很自然想到,它既然有这个特点,那就试试,一式发现孩子的确不尿床了,有些遗精的青年人也不遗精了,所以才有这个功效的。
看吧,中医依然是从天地万物中寻求灵感,先建立一种假说。进而通过真实的人体试验、验证这个假说是否有用,最后才得出这味药物的功效的。
3. 水蛭、虻虫
上期,有一位朋友说,你写的这些药,咋没有《伤寒论》的药物?
有人觉得,伤寒偏重试验,似乎没有这些取象比类,天人合一的看上去“不科学”观念,看上去它似乎更加纯粹、更加重视试验。。。
同学,你这样想就很不对了,张仲景是汉朝人,那也是古代,他的思路自然也会遵从当时的主流思想,而这个主流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张仲景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他是人,那么他的思想就会遵循这条规则,再直白一点,人的思想,都是有轨迹可寻的。
譬如,为何他用虻虫水蛭来作为活血化瘀的主要药物来使用?
牛虻,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见过,夏日炎炎,总有几只嗡嗡作响的牛虻,趴在牛的耳朵上使劲叮咬,牛尾巴打不到它,它就疯狂吸食牛的鲜血,甚至有些不幸的牛,面部会因为牛虻的叮咬而流下一趟趟血线,面部狰狞。。。
水蛭,相信大家更是记忆犹新,当你在河里洗澡,突然感到腿上一阵疼痛,起来一看,一条水蛭正贴在皮肤上大口吸血,肚子能吸到滚圆,你赶紧拍打下来后,血水会顺着小腿肚子往下淌,关键是久久不会停止。。。
这两种嗜血的动物,对血液有一种特殊的嗜好。那么,能否在人体血液淤堵的时候,借助这两种动物擅长吸血的特点,把堵住血管的血块吃掉?
古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点观察和推理、假设,才开始尝试将水蛭、虻虫用于淤血导致的病症,经过试验,发现他们的确具有良效,值得信赖。
而现代人分析,水蛭中具有水蛭素,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是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药物,可以说更印证了古人的推理。
4. 蛴螬
众所周知,《金匮要略》中有一个大黄蟅虫丸,是治疗淤血导致的肿块的最重要的药。里面有一种小虫子,叫做蛴螬。
古人为何会将这样一种白色的、丑陋不堪的虫子拿来入药?
古人脑海中究竟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初春时节,如果你在农村翻过地,就会在在刚刚翻起的泥土里发现这种虫子,它会缩成一团,而翻起的土块中还有它的巢穴,一个小小、长长的孔洞。
古人在得肝脾肿大这种病的时候,有一种令人难受、痛苦的胀闷感,中医早就认识到是经络不通、气血不能迅速流通、大量聚集在某个地方导致的。
如何把这些聚集的气血给疏散开?让他们重新流通起来?
那就找点虫子试试啊,虫子在厚实的泥土中,会不断地掘土、打洞,洞是一种可以让气血流通的条件。。。
所以,我们的张仲景老先生就会选择蛴螬,让它进入人体肝脾拥堵部位,去打洞吧,只要有了洞,气血就会从这些洞中流过去。气血一流通,气血堆积形成的肿块当然就会消散。
清代中医顶尖人物叶天士深明此道,他说: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
怎么样,当我们仔细思索这些先辈用药思维的时候,是否有一种追溯到中医中药源头的快感?
取象比类,天人合一,从大自然中找到一个灵感,推导出一个假说,然后历尽千难万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验证这个假说是否成立,最后中药才能逐渐积累起来。这走的每一步都很扎实。
既有推理,又有验证,而且这个验证不是拿小白鼠来验证,而是千千万万人体试验,难道不符合科学的精神吗?
我们学习中药,当然也要回归到这种思维上来,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记忆药物功效,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中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我们明白这些方法的时候,才是逐渐步入中医之门的时候,才能学得中医的精髓,理解古代先贤的初衷。
接下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古人的这种思维我们就是要沿着古人的思维,去探究中医的本源,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中药之美。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师承解读“公宏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