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考古03:得到卦符之后如何去《周易》中寻求解卦

上一篇讲的大衍筮法,是一种成卦方法——算数成卦。得到卦符之后如何去《周易》中寻求解卦呢?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师卦

翻开《周易》,首先需要把《周易》的文本结构弄明白:

六十四卦卦名后面的占(zhān)辞称卦辞。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yáo),每爻前面各有一组数字,称爻题。爻题后面的占辞俗称“爻辞”。

爻题中的“初”“二”“三”“四”“五”“上”标明六爻的位置次序。六爻位次是自下而上:第一爻标以“初”,第二爻标以“二”,第三爻标以“三”,第四爻标以“四”,第五爻标以“五”,第六爻最上面一爻就标以“上”。

六爻位次是自下而上

根据大衍筮法可知,爻题中的“九”“六”表示爻变。“九”表示阳爻变,“六”表示阴爻变。爻变则形成变卦。变卦又称之卦。之,往也,由此往彼也。《左传》凡引《周易》爻辞,均称“某卦之某卦”,甚至直接称某卦!例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gòu)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guài)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乾·初九》:“潜龙勿用。”《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乾·上九》:“亢龙有悔!”《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均为阳爻,阳爻逢九则变为阴爻。乾卦初爻变则成姤卦,第二爻变则成同人卦,第五爻变则成大有卦,上爻变则成夬卦,六爻全变则成坤卦,可见,乾卦爻题“初九”“九二”“九五”“上九”“用九”分别表示“乾之姤”“乾之同人”“乾之大有”“乾之夬”“乾之坤”。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奔齐。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卦第四爻为阴爻,阴爻逢六则变为阳爻,观卦第四爻阴爻变为阳爻则成否卦。观卦爻题“六四”表示的意思就是“观之否”。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kuí)。史苏占(zhān)之曰不吉。其繇(zhòu)曰:'士刲(kuī,宰杀)羊,亦无衁(huāng,血液)也;女承筐,亦无贶(kuàng,赐也)也。’”《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上六之变,归妹卦变为睽卦。睽卦爻题“六四”表示的意思就是“归妹之睽”。

马王堆汉墓帛书《缪(mù)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嗛(谦)之初六, 嗛(谦)之明夷也。”谦卦初爻变为阳爻就变成明夷卦。

大衍筮法、《左传》及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信息明确告诉我们:爻题中的“九”“六”表示该爻生变、该卦变成另一卦。《系辞》也早已明确告诉我们:“爻者,言乎变者也。”这种变,不是无关紧要的量变,而是质变!它彻底变成了另外一卦!爻辞所说的卦象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变卦中才能找到,可见,爻辞是针对爻变所形成的变卦而作出的吉凶论断。所谓爻辞,其实是爻变所形成的变卦的卦辞。

按大衍筮法算数成卦,论变,一卦可以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互变,可以形成4096种变化。但是《周易》只写出各卦任意一爻变所形成的变卦的占辞,对于各卦任意二爻变、任意三爻变、任意四爻变、任意五爻变以及六爻全变的种种变化,《周易》并没有一一说解。也就是说,《周易》是一部没写完的书!

《周易》为什么没有写完呢?是因为没有必要写完:六十四卦互变,可以形成4096种变化,但变来变去,最终还是六十四卦。所以,碰到爻变,可以直接去看变卦的卦辞——《左传》就是这样记载的:

《左传·襄公九年》:“穆姜薨(hōng)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wú)。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jiù)”。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xiáo,淫乱),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艮之随是艮卦初、三、四、五、上五处爻变。艮之随,最终结果是随卦,故穆姜依随卦卦辞判断吉凶。

至此我们也就明白《周易》这部书该怎么用:

按大衍筮法算数成卦,六爻皆不变,则看本卦的卦辞;某一爻变,则看本卦对应的爻辞。由于爻辞乃是针对爻变所形成的变卦而作出的吉凶论断,因此一爻变也可以直接去看变卦的卦辞。若一爻以上多爻变,则只能去看变卦的卦辞。

其实,完全没有爻辞也不影响《周易》的使用。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就只有卦辞没有爻辞。《周易》的卦辞、爻辞语言风格明显不同:《周易》古经共用“亨”字42例(不含个别用作“享”字例),其中,六十四卦卦辞用去40例(萃卦2例),三百八十四爻爻辞仅用2例(见于《否·初六》和《否·六二》)。卦辞惯用“利贞”,而爻辞惯用“贞吉”。卦辞言吉凶相对直接,而爻辞言吉凶更多托意于象。由此判断,《周易》卦辞爻辞并非一人同时而作。卦辞理所当然要早于爻辞。也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期,《周易》只有卦辞而无爻辞。仅用六十四卦卦辞就足以应付筮占需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