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书屋·田冬泉 王凌琴散文】陈牛娃管灶——刚美

陈牛娃管灶——刚美

原创/田冬泉 王凌琴

在张家村,有一个妇需皆知的歇后语叫做“陈牛管灶——刚美”。“刚美”是关中地区的方言,意为“不多不少正好合适、恰到好处”,与之相近的方言词语有“刚好”,其言外之意是“美的太”“再合适不过了”。

陈牛娃(1927-2002),祖籍河南长葛县人,1938年,日军侵略中原,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黄河沿岸成为泽国。那里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带家携口,往陕西逃难而来,陈牛娃就是其中的一员,后来定居张家。

公社化的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除了办了许多土炼铁炉,用土法炼铁外,还大量收群众家里的铁器。谁家不交,谁家就是“藏个美国鬼子”,谁家烟囱里冒烟,就到谁家检查,村民很不情愿的把家里的铁鏊、铁锅献出来炼铁。各家各户的粮食、炊具凑起来,办起了“大灶”,全村人吃起了大锅饭,吃集体食堂。

按照村里的规定,年老的、生病的、干活的、上学的可到食堂吃饭,但只准吃不准拿,四百多ロ人吃饭,十几个做饭的紧赶忙活。人多无好饭,菜是少油无盐的大锅菜,饭是煮冬瓜、红薯面馒头,至于玉米都当成细粮,很少吃,十天半月喝顿糊糊就挺知足了。

这样一来,管灶就成了难题,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多了剩下了,干部就批评太浪费,少了,许多人没饭吃,就跳着脚骂,这不,今天的饭少了,一个大叔红着眼大骂:“你们灶上人把心瞎了,想饿死我,自不然,你们霸锅的,吃多的,也不怕把你们撑死。”这会儿,又来了几个迟到的,也没领上饭。他们坐在大灶的门前,威胁说,今天不吃饭,就不上工。

队长来了,把管灶的,做饭的一顿好训,训得管灶的李大爷着了忙,撂下一句话:“这个灶我不管了,谁爱管谁管去。”他拍拍屁股走了。

队长也着了忙,没人管灶,今天中午好过,可是明天咋办?这么多的人要吃饭。大家都罢了工,当队长的是要挨批评的。

这时,有人推荐了陈牛娃,队长一听,海,这人不错,咋把他给忘了。陈牛娃走马上任了。

管灶的人真不容易,要计划每天的饭菜。他细心观察,每天记账,多少人,能吃多少粮,多少菜,既要保证大家吃饱,也不能剩下。在多年的实践中,陈牛娃掌握了管灶的窍门,每顿饭不管好坏,做的不多不少,正好够一村(队)人吃饱喝好。谁也没饿着。

自他管灶以来,以前经常为吃饭吵吵闹闹的场面,再也没有出现过。全村人都服了。

到后来,食堂散伙时,大灶上的油盐米面酱醋,生姜辣子调和面,随着最后的一顿饭,一扫而光,一点不剩。于是有人惊叹道“陈牛娃管灶——刚美”。哪知,很随便很真实的一句话,竟然成了当地约定俗成的歇后语,一时传播开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之后,这个歇后语流传到周围各县,有人到甘肃,当地人竟然也说出了这个关中道上的歇后语,令人感叹至今。

“陈牛娃管灶——刚美”,这个歇后语,是一把尺子,一曲赞歌,歌颂了寻常百姓的寻常事,寻常事里的不寻常的令人赞美的敬业的精神。

作者简介

田冬泉,笔名甜泉水,陕西大荔人,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扎根边远三十春,三尺讲台勤耕耘。陕西楹联学会、教育学会会员。爱好广泛,以至“泛滥”。自画像:教坛耕耘墨海采金亦教亦学双砥砺,杏林跋涉文山探宝且医且文两蹒跚。

凌琴,姓王,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多年笔耕,鲜有成就,歪歪斜斜,一串脚印。兴来舞文弄墨,时结青涩小果,乐人悦己,不值一提。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