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国——夷国,铜器中有它的身影,史书中只有四个字

“夷”一般是先秦时代对东部或东南部地区各部落民族的泛称,如东夷、淮夷,但在商周时代,山东境内还有一个以“夷”命名的方国,称夷国。《世本》载:“夷,古夷国之都,在今山东即墨县西,为妘姓国。”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载:“夷,今山东胶州即墨县西废壮武城,即古夷国。”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即墨有南北两大古城:北棠邑古城、南壮武古城。《左传·襄公六年》中有“齐侯灭莱……莱共公奔棠”的记载,杜预注 :“棠,莱邑也,北海即墨有棠乡。”北棠邑古城当为古莱国辖地,在今即墨移风店镇后古城村。南朝《地记》载:“古夷国,汉壮武县,属胶东国。”汉代壮武县即为古夷国故地,为汉初大将宋昌之封国,今有壮武古城遗址,位于即墨蓝村镇古城村。战国时期五国攻齐后,齐国败退即墨,齐将田善在此花五年时间以少胜多击退燕军,收复齐国。

壮武故城遗址

甲骨文“夷”的象形是“缠着丝绳的矢”,但原始“矢”的使用相对落后,并非弓弩发射,而是矢尾连一根丝绳,直接用手掷,掷出去的箭矢可收回反复利用,早期的“矢”多为石制,箭头较重,利于手工掷射,所谓“弓矢”是后来的说法。以“矢”为“夷”,从原始狩猎过渡到军事征伐,“夷”又引申出一层“讨平、夷灭”之义,所以《说文解字》说:“夷,平也。”如《逸周书·明堂》:“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 远古时期,东方部落族人在狩猎过程中创造并擅长使用“矢”,最终“夷”成了东方部族的代称,周代夷国的存在当是早期东夷部族集团在历史演变中由族称向国名过渡而遗留下来的一个缩影。

夷的甲骨文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夷方”,也叫“人方”或“尸方”,向来是商的敌对方,卜辞中“王来征夷方”贯穿整个殷商中后期270余年。其中规模最大的几次东征出现在商晚期帝乙、帝辛两代,卜辞中记录其中一次伐夷行程长达两百多天,俘获夷方奴隶数万之众。伐夷战争是殷商王朝从盛到衰的转折,也是周武王灭商的关键,晚清时期出土于山东寿张县梁山地区的晚商铜器《小臣艅犀尊》铭文记载了“帝辛征夷方”的一段历史。商王大兴征伐、劳师远征,最终导致“克东夷而殒其身”的说法。当然,这里所说的夷方是泛称,多指那些强大的东夷部族,与周代夷国并非一回事,但周代夷国很有可能是卜辞和铜器铭文中“夷方”之遗存,也有说法认为夷方在商代时期势力范围很广,由于长期受到商王朝的军事打击,东退到即墨境内时已成为小国。

晚商铜器《小臣艅犀尊》

另外周部族东进后,曾被商王征伐的那些东夷部族响应时势纷纷倒戈,反成了武王克商的一部分力量,周代夷国也有可能是在此背景下站队周族,后来被封到即墨境内。它躲过了周初席卷整个东部及东南部声势浩大的淮夷之乱,与周边的纪国(山东寿光)、莱国(山东龙口)、莒国(山东莒县)为邻。周代夷国的命运与纪国息息相关,纪国比较强势,可与齐国比肩,弱小的夷国没少受欺凌。西周时夷国的历史不确,东周之初侥幸被史官记录下来,《左传·隐公元年》载:“八月,纪人伐夷。”前722年,纪国攻打夷国。由于夷国没向当时的东夷大家长鲁国汇报,所以史官一笔带过,没有记述前因后果。此后夷国史书绝迹,估计在这次征伐中夷国被纪国所灭。夷国之后有夷姓,春秋时邾国有夷射姑当为夷国后裔。

文/堰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