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盒的鉴别与收藏
“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石砚寥寥。”——《天咫偶闻》 【清】 震钧
铜墨盒属于传统的文房用品,是盛装墨汁之器,盛行于晚清、民国时期。铜墨盒凭借轻巧灵便,保持墨色滑润和黑亮的优势,一度超过石砚成为当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文人墨客桌上的必备之物。
铜墨盒的产生
铜墨盒最早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晚清和民国时期,以陈寅生、张樾臣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把铜墨盒打造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其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艺术品。
也有明代起源之说:南京市博物馆的《南京明代吴祯墓发掘简报》,该简报所列出土文物中即有铜墨盒一件。“铜盒长 10.2厘米,宽9.8厘米,高5厘米,盒中有吸过墨汁的千丝绵”。(《文物》1986年第九期)
据《北京繁昌记》记载:“北京之墨盒儿与江西南昌之象眼竹细工及湖南之刺绣,为中国三大名物。”墨盒从初始的圆形演变为树叶形、八方形、菱形、古琴形、扇形、桃形等。
刻铜工艺产生于清朝的中晚期,以阴文刻、阳文刻、双钩线刻为主,在工艺上吸取了平雕、竹刻、篆刻的技法,其铭刻题材多以书法、绘画、治印形式出现,绘画、书法、图案种种都是墨盒上刻铜的题材,刻铜墨盒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成一器。
铜墨盒短暂的90年繁荣期
铜墨盒的真正繁荣期只有90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先是以陈寅生为代表的清同宗时期,时间长达50年;其后为张樾丞同古堂为代表的民国时期,时间约为40年。
刻铜同刻印、竹雕和制壶一样讲究名人。清末民初,北京“万丰号”的店主陈寅生以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见长;“同古堂”的店主张樾臣继承并发展了陈寅生的刻铜艺术,齐白石、陈师曾等当时的名画家都为其设计过图稿。
清末民初,做工精细的铜墨盒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手中必备的时髦玩意,能拥有一方陈寅生、张樾丞、姚茫父等名家刻制的铜墨盒更是身份的象征。而普通百姓也喜欢互相赠送以作纪念,铜墨盒盛极一时。
铜墨盒的制作
铜墨盒的制作,全部手工打磨,颇费时间。质地好的铜墨盒,往往要几个月以上,甚至一年方能完工。铜墨盒往往是用紫铜做底和内胆,因紫铜含铅量高,性软防腐,所浸墨汁不致变质腐臭。
盒身、盒盖在清代主要是黄铜,民国时多为白铜,还有白铜、黄铜、紫铜共用,名“二镶或三镶”,但较为少见。盒盖内嵌端石砚板,作掭笔之用 。盒身内壁上部有一圈薄薄的边沿,与盒盖相吻合,严实合密。这种设计既简单实用,又美观大方,置于案上,稳稳当当,玲珑秀气。
墨盒底部一般铭有制作作坊或古玩商铺之名称,如“万丰”、“宝源”、“北平”、“大成”、“大源”、“荣禄”、“荣宝”、“宝斋”、“同古堂”、“淳菁阁”、“荣宝斋”、“两明斋”、“万丰斋”、“愚得阁”等。
铜墨盒大小不一,有直径超过20公分的,也有仅二三公分的,但一般都在10公分左右,有的还有二至三层叠盒。器型以方、圆为主,也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如椭圆、三角、六角、八角、菱形、双钱、书卷、扇形等每一种形状都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线条或笔直,或圆滑,一般来说,器型越是奇巧,制作难度相对来说就越大。
铜墨盒最受人关注的,便是其錾刻艺术了。刻铜题材包括绘画、书法、图案种种,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成一器。艺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深则入木三分;浅则细如发丝,有的采用留青竹刻的技法,还有一种是采用照相腐蚀手法,极富变化。
刻铜艺术当时使用领域很广泛,包括手炉、烟具、镇纸、印规等,但从未像墨盒上那样百花齐放,精雕细刻。
从清朝中晚期至20世纪40年代是刻铜艺术品特别是刻铜墨盒盛行的年代,在这期间造就了众多的名家字号和刻铜艺人。齐如山在他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说:“刻墨盒始于陈寅生”。史学家邓之诚《骨董琐记》对此记之更详:“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 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详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陈寅生能在铜墨盒盖上刻芝麻粒大小的楷书,二三寸见方的盒盖,能刻一篇《兰亭序》.由此可知刻铜艺术始于陈寅生,陈寅生,名麟炳,顺天(今北京)人。是清同治秀才,能书善画。清同治元年在北京开设了“万礼斋”,后又改为“万丰号”。他的刻铜艺术无论是文字书法,还是花鸟鱼虫,或是山水人物,都自然流畅、生动有趣,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但陈氏刻铜的最大成就还是书法,楷行草篆诸体俱佳,运刀如行云流水,一笔不苟,浑然天成。
《古玩史话与鉴赏》云:“陈寅生的刻铜作品,成为清代刻铜艺术珍品,亦属珍贵文物。”《天咫偶闻·卷七》云:“光绪初,京师有陈寅生之刻铜,周氏元之画鼻烟壶,无法称绝技。”《中国民间美术艺人志》云:“他(寅生)所刻的墨盒,可以和陈曼生壶并传。”可见陈寅生刻铜艺术成就之大,价值之高。
继刻字之后,又有人在墨盒上刻花鸟、山水、人物,这种艺术在光绪年间最为流行,其中张樾臣的作品最为精美和最具代表性。张樾臣,名福荫。河北人。在民国初年开“同古堂图章墨盒铺”。
张樾臣的刻铜有两个特点,一是将竹刻刀法“沙地留青”用于刻铜。变陈寅生的只能刻阴文小楷而为可以刻出阳文花纹,刻出的花卉极为生动典雅,使图案更趋丰富多姿;他首创在铜墨盒上刻汉印,采用治印中的“双钩浅刻”技法刻出汉隶,用笔圆润有力,结字秀丽,风韵典雅。
二是他曾与当时许多名士文人如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溥心、丁佛言、寿石工、林琴等合作,由这些艺术家绘稿,供其刻用。他广结文 化名人,使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胡夔文在《困知斋诗存》中有诗云:“厂甸西头张樾臣,手拈铁笔仿周秦,满腔中有燕邯味,不似寻常市上人。”民国初年,虽然北京经营刻铜墨盒的店铺很多,但皆视同古堂为龙头。
许多小店常是从同古堂买回刻好的墨盒,拓成拓片,根据拓片翻刻,有的甚至连底款都印上“同古堂”字样,但其刻工都不及同古堂制作的铜墨盒。同古堂刻制的铜墨盒,底款初为长方形竖写“同古”印记,后改用圆章,中间竖写“同古堂”,左右有“北京”二字,右“北”左“京”,这当是识别真伪同古堂的重要标志。
当时铜墨盒的刻制。除专业刻铜家外,还有文人画家的参与。如大画家姚茫父就时常奏刀,自己画稿自己刻治。茫父做墨盒到画中有诗。其画面仿故物临摹出自金石、古陶、断简、瓦当、雕塑、古钱币、古印玺,还有临摹域外古物和民间艺术品。他诗、书、画、印、刻都有高超的艺术。
此外, 晚清民国时期的刻铜名家还有韩子固、竹岩、濮又翎、白玉楼、张寿丞、刘春霖、钱泳等。
最有名的刻铜墨盒作坊号为,清末民初“万丰号”;民国“同古堂”;还有万礼斋、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等,他们把铜墨盒打造为刻铜艺术顶峰,使其成为集文字、图案、纹饰、款识为一体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当今古玩市场铜墨盒常见劣品有:
1、老盒新刻,将不清晰的图案磨去,在旧的铜墨盒上刻上拙劣的山水或书法,或在老画面上添加名家款;
2、新盒新作:新墨盒上以模具压制,或用电脑工具、化学腐蚀等各种手法做书画文字名家字款,再刻意做旧弄出假包浆。
其实,老盒新刻的东西无金石气,刀工浮糙,包浆脏腻,刀痕无自然老化迹象;新制墨盒更是火气十足,铜质色泽与旧盒大不一样,机器磨制,文字内容荒谬,无使用过的痕迹。
随着收藏的普及,铜墨盒早已引起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兴趣,不少人都加入了铜墨盒的收藏队伍。对于大众收藏者来说,收藏铜墨盒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看名号 清末至民国时期,刻铜墨盒的名家有陈寅生、张樾臣、万礼斋等,他们刀法清新,字字珠玑,有较强的艺术性,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此外,还有韩子固、竹庵、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等,他们对刻铜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其成为集文字、图案、纹饰、款识为一体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2、看题材 刻铜同刻印、竹雕和制壶一样讲究名人效应,所以铜墨盒的题材以名人书画最为重要。当年,齐白石、陈师曾、寿石工、林琴南等名家都曾为刻铜艺人提供过画稿,他们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书法等为墨盒增添了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提升了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3、看雕工 刻铜墨盒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集了诗句、书法、画作、篆刻等。艺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或采用留青竹刻的技法,或采用腐蚀手法,变化多端;或仿石雕、木雕、砖雕,深则入木三分;或仿汉代玉雕游丝工艺,浅则细如发丝。
4、看年代 从年代上看,清末民国初期之际的刻铜墨盒目前价格尚处于低位,其价值被低估,升值空间较大,民国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铜墨盒则价格一般。
每件墨盒都有它的特点,要从铜质、做工、刻工、使用状况、包浆等各方面观察是否是当时的产品。
5、看艺术性 艺术体现藏品的价值。一般来说,无绘刻或绘刻粗糙的铜墨盒收藏价值不大。要选择那些书画隽秀、布局和谐、刻工精细、线条明快的铜墨盒来收藏。
仿名人刻绘的文字线条大多较呆板,缺乏自然流畅的感觉。要注意名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都是有很高价值的,只有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东西才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