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多崇拜朱元璋?下跪还不算,连跪了六次
与常人印象不同的是,取代明朝占据中原的清朝,虽然不遗余力地打击“反清复明”,但是对明朝帝王的评价还算较为客观,并没有刻意的“黑”,特别是明朝开国君主、洪武皇帝朱元璋,清代诸帝对其评价极高。
一日,顺治皇帝读《通鉴》,在询问群臣谁是历代君王中“最优者”后,顺治皇帝有感而发。他说,自己最佩服的皇帝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创立的制度、典型都十分完善,乃“圣明之君最优者”。
清朝皇帝中,最佩服朱元璋的,当属康熙皇帝。
01.康熙六次南巡,隆重祭拜朱元璋
康熙皇帝即位后,分别于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六次进行南巡。
南巡的重头戏,是在南京祭拜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墓所在地。
借旧朝之地的景物抒情,是遗民们常见的抒怀方式。明太祖以一介布衣,开基立国,创下大明二百七十六国运。面对故国不在的悲愤情怀,明朝遗民经常自发到明孝陵祭拜,以示对故国的守节姿态。
康熙皇帝深知朱元璋在明遗民和江南士人中的神圣地位,他放下帝王身段、放低君主姿态,直接向朱元璋行以最高大礼,以臣子自居,三叩九拜,毕恭毕敬。
康熙六次南巡,无不祭拜朱元璋。
史载,康熙跪拜朱元璋后,南京城内居民无不痛哭流涕,故国逸民的悲情心态得以释放,哀思之心得以宣泄,明遗民对清廷的仇恨和怨气,被康熙皇帝的一跪,无形之中冲淡和化解了。
02.康熙祭拜朱元璋的前奏:开“博学鸿儒科”和设“明史局”
清朝建立后,对于改朝换代的正统之理、华夷之辩十分重视。为了收揽人心,康熙皇帝在如何推崇朱元璋上,提前做了很大一篇文章。
清军入关,抵抗最为激烈的就是江南地区,这里相继出现了福王、鲁王、唐王、桂王、郑氏等抗清政权或集团。
明朝遗民的中流砥柱,主要就是江南士人。自东晋南渡以来,江南日益成为汉族文化中心,明末在全国政坛、文坛、学界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东林、复社,其门人也主要是江南人。江南地区特别是士人中间的“反清”情绪,因这一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愈发深厚。
清廷攻灭南明后,江南士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政治地位不如归附较早的北方人。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各地抗清斗争相对平息,作为一位审时度势而又深谙汉族文化的帝王,康熙皇帝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江南汉族士绅的支持。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9年),他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很多考生不想做官,因此在答卷中故意写错字、押错韵,康熙皇帝也故意视而不见,应试士人全部授职显赫,堪称史无前例。
次年,康熙皇帝下诏设立明史局,开始修明史,将怀着故明家国情怀的江南士人网罗其中,使前明故家子弟群体对清廷态度有了转机。
康熙皇帝经过多次亲临南京祭拜朱元璋,向明太祖行臣子之礼,以及开“博学鸿儒科”、修明史等举措,极大地缓和了满汉矛盾和朝野冲突,在野的士人也或多或少放弃了完全抵抗的政策,黄宗羲等大儒也渐次以不同程度和方式改变了拒不仕清的态度,派出子弟参加修史。
此后,即使是立场最坚决的遗民,也很少公开提出“反清复明”了。
03.清帝为何如此崇拜朱元璋
康熙皇帝高规格祭拜朱元璋,是其大一统政策的一部分,既有对朱元璋的深切崇拜,又有着宏大的政治文化背景,实则是一场成功的“政治秀”。
明清帝王,大都以“日理万机”“宵衣旰食”“夙兴夜寐”自居,为什么“日理万机”呢,因为他们都是大独裁者。
明代之前,贵族阶层、士大夫阶层对皇室有很大制约,相权对皇权产生一定制衡,当皇帝并不能随便任性。
但自朱元璋起,取消上千年的丞相制度,政府机构六部直辖于皇帝,使君权空前膨胀,皇帝成为天下一言九鼎的主宰。从此,大臣就是皇家的奴才,确立了绝对君主专制。
清代的国家机器和运行方式,尤其是为确保君主绝对专制应运而生的南书房、军机处,其实就是在继承甚至发展朱元璋的想法和制度,除了进行了名称上、局部上的微调。
朱元璋极其重视思想控制,他删改《孟子》等儒家经典,始创了只考四书五经的八股文,有效地将思想紧箍套在了士人头顶。朱元璋发起并热衷于制造冤案、“文字狱”,不断兴起大案,打击任何潜在威胁,维护朱姓子孙统治利益。
清朝为人所诟病的文字狱、科举考试,也脱胎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即强有力的思想控制,任何人只要想走求学仕途之路,不敢越雷池一步。
清朝皇帝与朱元璋,虽然他们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但是在建立君主专制、维护本朝统治、打击反对势力方面,都有着诸多相同相似的理念和手段做法,他们维护皇家利益的立场是一致的,朱元璋的杀伐果断,自然深得清帝好评。
无怪乎,康熙在祭拜朱元璋时,亲自题写了“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以示对朱元璋的崇敬。“治隆唐宋”,就是说朱元璋的功绩,远远超过了唐宋。唐宗宋祖,跟朱元璋都不是一个层次的。
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对朱元璋也都有过类似的言论,所以在清朝官修的《明史》中,虽然他们不承认满洲祖先是大明的附庸,但是对于朱元璋却有着近乎吹捧的歌颂: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维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谓未及!
其实很久以来,清朝对明朝表面上还是十分拥护的。清朝自以为入关是源于讨伐李自成农民军,是为明朝报君父之仇,清朝对明朝是有恩的,所以乾隆皇帝才会说清朝“得国最正”。
清朝皇帝对朱元璋的崇拜和礼遇,虽然不可避免有着邀买人心的心思,但大体上也是由衷之言。于是,他们“心心相印”,“惺惺惜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