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蘧常:我只是想把字写得古旧一些
20世纪的文化史,是一段新旧文化不断角力的历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曾命途多舛。同样站在十字路口,出生于1900年的王蘧常先生却坚守了一条似乎与他所处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道路:他将国学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继承下来,成为这种“活文化”的创造者和践行者。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回顾他的一生,品读他的学问、他的才艺、他的人格、他的师道,他身上的一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书法】独辟蹊径专攻章草
“我只是想把字写得古旧一些”
对传统文人来说,擅书是基本功。近现代有许多书名被学术所掩的国学大师,王蘧常却恰恰相反,他的章草在近代书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著名书法家谢稚柳曾评价他的书法“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在日本书法界更是有“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的美称。
但他本人却始终很谦逊,直到逝世,他也不肯听别人叫他大师。据吴晓明回忆:“先生曾经对我说,'外面都说我的书法写得好,我写得真的好吗?其实我只是想把字写得古旧一些’。”
在吴晓明看来,先生这一艺术追求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那便是清末的碑学运动。这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值金石之盛,乘帖学之坏,碑学浡然以兴”,帖学已经失去了古意,文人都希望从更古老的碑刻中寻求灵感,“以复古而求开新”。
而在所有文体中,草书最难,因为它不是正体,所以在古代碑刻上极为罕见。但在沈增植的教导下,王蘧常却恰恰选择了这条最孤独而艰难的道路。“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先生是碑学运动最后的完成者,他将草书和碑学的精神完全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吴晓明如是说。
为了实现草书的“复古”,王蘧常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的方法有二:
“一则定章草为'解散隶体’”,用隶书和篆书的笔法写草书,这样就使得原本“一寸见方”的章草,在他笔下可以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为此,他曾经坚持六年用篆文记日记,还把《说文》中的全部篆字写过许多遍。“二假秦简汉牍之新出,爬罗剔抉,补草书进阶之阙如,接隶变茫茫之坠绪”,饱览大量草书碑文,掌握比前贤更多的书法资料,拒绝杜撰,真正做到“笔笔有来历”。
也正因为如此,王蘧常的书法艺术其实是他深厚古文字功底及其广博学养的外化。这种“学人之书”的气质,不是单纯苦练技巧所能习得的,而是万卷书香里酿出来的,因而书法界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王蘧常的书法,主要是读他的学问。”正如范敬宜所说:“学人未必就是书家,但真正杰出的书家必然是杰出的学人。这是被中国书法史所证明了的一条规律,而王蘧常先生则是一位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