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小品·《插秧诗》 |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诗

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半夜哼的小曲,悄悄地……

一听这首诗,就有一种农禅的味道在里面。农禅与耕读,是世外世内两大重要的传统。

契此和尚就是我们熟知的布袋和尚。说起布袋和尚,我们会有几个形象在心中生起——大肚、笑脸、扛着布袋。承的是弥勒一系。很多寺院多有这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的真实记载不多,多是灵异的,显化的传说,他活动在唐末五代时期,那个时期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大众生活得很苦,战乱多,所以渴望到得帮助,脱离这种苦难的现状。有这样的心理诉求,布袋和尚也就容易应运而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

我是很喜欢这首插秧歌的,时常也哼着这个曲调。这首诗,版本不一,这里不做深究,探一探诗歌的趣意。

手持青秧插满田——小时候的记忆犹新啊,我们那插秧的时候应该是夏天,每当那个时候,我们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可以和大人一起到田里去玩了,大人们是很辛苦的,插秧是一个很累的活,泡在水里一天,弯着腰,顶着太阳,很辛苦的。小时候的我们哪知道大人的辛苦,就在天里疯玩啊,抓泥鳅啊,摸鱼啊,也装模装样插秧,时常被大人赶走,反正就是捣乱。

低头便见水中天——那是真的,水田里的水还是很干净,天空倒影在水田里,蓝天白云的,很美。实际的插秧人是关注不到这点的,没有这个闲心去关注这些,心里合计着做了多少,还要做多久,中午、晚上吃什么,回想着这些。现在工作了,发现和种田人一样啊,还是在事情中,没有看见事情之外的,天地气象。入乎其中,不能出乎其外。

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有一颗有余之心。不能被事情捆绑住了。忙里偷得闲。我在工作的时候,会泡一壶茶,解渴与调心两行。

心地清净方为道——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世事纷扰,唯在一心啊。禅宗的根子在心,故有——佛于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心地清净,法门自现,不用我们去求法。

退步原来是向前——是法来找你,不是你去寻法。道在脚下,不是不顾脚下而寻道。退步是向前,原来我们一直以来的忙忙碌碌,多是瞎折腾,水是越搅越浑啊。

插秧就是啊,退着插,退着退着,最后田就插满了。

这首诗,重点在心地清净。对于插秧一事,重点在一直插下去,再苦再累也要做下去。农民不会觉得这么累啊,不干了。不干了,就没有收成,就饿肚子,就活不下去,农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再累也会咬着牙做下去,这是生死大事。农事无小事。

人活着说简单也简单,有吃的,不饿肚子。有住的,遮风避雨,也就够了。说不简单呢,锦衣玉食,别墅洋房,都不会满足,不得幸福。

大肚能容,容得是任何一种境遇,都能随遇而安,欢喜面对,所以笑口常开。因为在任何时候,心地清净都是可能的。

布袋和尚辞世时据说留下一首偈字——“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弥勒代表一种生命的状态,是心地清净,随顺世人的一种状态。不向外求,是禅、佛学的特色。内心就是个大宝藏。

想起另一首禅诗——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这是宋朝的一个叫柴陵郁禅师写的诗歌,是他悟的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这颗明珠,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找寻,觉察觉悟。

这位禅师的明珠,大概也是神秀禅师的明镜台吧(见——禅诗小品 | 六祖无相偈)。

心地本清净啊,神秀时时勤拂拭的工夫,或许不是用在心地上。“尘尽光生”,也不单是时时勤拂拭的结果,而恰恰是柴陵郁摔一跤获得的悟道机缘。

六祖慧能生于唐初,卒于盛唐。布袋和尚,生于唐末,卒于五代后梁时期。很好记录着大唐几百年的禅风变迁。禅风到了之后的宋朝又是一大变,后面的禅诗会写到。

以两问两答结束这篇小文——
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问大师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