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之太阴篇对应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学习伤寒论之太阴篇
对应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便于理解。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胡希恕注:太阴病,即里阴证,它经常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症状反映出来,故凡病若见此一系列症状者,即可确断是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误的。太阴病的腹满属虚满,慎勿误为阳明病的实满而下之,若误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胡希恕按:太阴病与阳明病,是在同一里位所反映出来的阴阳两种不同的证,为便于理解,再就其证候,逐一说明之。由于胃肠虚弱,因使停水多寒,故腹满而吐、食不下,里虚之极,不但停水,而且不能保持之,以是则自下利,益甚者,谓此自下利,较一般阳证的下利为更甚也。时腹自痛者,谓腹中因有寒而自痛,稍暖时则亦自止也。基于以上的说明,太阴病不也和阳明病一样,都是来自胃肠中的证候反应吗?不过一则为热为实,一则为寒为虚罢了。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胡希恕注:太阴中风,谓太阳中风转属太阴病者。太阳证未罢,故四肢烦疼。阳微,即脉浮微。阴涩,即脉沉涩。外邪已衰,故脉阳微;虽里虚而脉阴涩,但脉不短而长,胃气不衰,故病当自愈。
胡希恕按:太阳病传里,以转属阳明病为常,然亦间有转属太阴病者,本条所述,即太阳转属太阴的欲愈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