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现“零认购”新盘;深圳二手成交量“天灵盖斩”
“股市二韭菜”今年中了两个新股
其中一个是“三峡能源”
这只股票的情况恰好可以用来解释楼市里一个比较难懂的概念,所以我今天专门把三峡能源拿出来说一说。
它以2.65的成本发行
上市后只涨了2天就开板了
4.62开板后迅速回撤到4.23
逼出了一堆恐慌性出逃的散户筹码
然后主力又把涨停板给封上了
从此以后继续天天涨停板
把那些立场不坚定恐慌性出逃的散户活活气死(不过二韭菜没被洗出去,因为才1000股,标的物实在太小,我连看盘的时间都没,甚至不知道曾经打开涨停又封停过)
之后的三峡能源走出9天8板,较发行价涨幅达到202%,气势如虹!
涨停板一路封死到8.79
终于二度开板了
正当小散户们犹豫着这次是不是又虚晃一枪的时候,6月24日,三峡能源的涨停板开盘后仅维持了不到18秒,汹涌的获利盘大举抛出,股价直线下挫,在9时33分至9时34分这两分钟内,上演了从涨停到跌停的“天地板”走势。此后三峡能源的走势就跌跌不休一蹶不振了。
为什么8.79的筹码不肯抛
但却不能以8.6的价格跑呢?
而是封死在7.19的跌停板上跑都跑不了呢?第二天继续跌停呢?
为什么1分钟之内就从涨停到跌停呢?
为什么有的股票明明一路涨停上去,当打开涨停板后不是慢慢卖,而是天天跌停又回撤很多呢?
因为“预期”改变了
因为“趋势”改变了
二小姐写楼市十五年,有两个概念是我经常强调“非常重要”,但却很难被普通大众所理解的。
第一个,就是我把“次新”这个很少人在意的因素,坚持放进了买房四大金刚”里。
你们要知道,为了把“次新”列入仙班,二小姐可是把“建筑质量”、“开发商品牌、“物业管理”等等高呼声的因子全都摒弃了!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幸好楼市这些年的走势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新房涨幅明显能录得超额收益!带优质学区的新房更是楼市投资里的最优良标的物!“房龄”的因素本来就比“开发商品牌”、“建筑质量”等因素重要得多,只是很多人不懂而已。
第二个,就是我对“流动性”超乎寻常的执着。
在我看来,租房要在1周租出,那个价格才叫“市场价”;卖房要在1个月卖出,这个价格才叫“市场价”,市场价根本就不是以“挂牌价”作为参考的,也不是中介在朋友圈发布的小区的某一套成交价做参考的,没有流动性的挂牌价只是安慰剂,可能对新手小白有一定刺激,但对我毫无影响。
房子,他在景气市场,涨势惊人!二小姐强调过,不是这套1000万卖掉,小区里的下一套同户型就应该以1010万卖给你的,二手房一房一价!在上行市场,1000万卖掉后的下一套同户型可以是1300万跳涨!
房子,他在不景气市场,跌势一样惊人!不是这套以1000万好不容易沽清,下一套就应该以990万沽清的,在下行市场,1000万沽清后的下一套同户型可能连看房的人都没有!
没有足够成交量支撑的价格都是虚的
前滩小户型曾经有过几个18万单价成交的案例,则前滩所有的房子都能以18万单价抛售么?
非也
当预期发生改变的时候,别说18万跑不掉,就算你降到17万,16万,那也是跑不掉的啊!否则三峡能源为啥8.79封涨停板,后面就只能以6.8的价格跑了呢?中间的无量跌停听过吗?
最近,无论上海还是杭州,都流行起了“中介把小区成交的某房源特意做大红喜报,在朋友圈和公众号上宣传了又宣传,只恨不能宣传到太空站去”的行为!
你们知道这种行为背后的深意吗?
一般背后预示着“成交量大跌”
在上行市场,比如2015年、2016年,根本就没有中介会把成交某套房源做成宣传海报,或者专门为此发一篇公众号文章,那时候忙得连生意都来不及做,哪有这个火星时间玩这种小把戏?
但如今不一样了,生意清淡,成交量大跌,中介为了避免自己步上深圳中介的后尘,难得成交一套必须要提高曝光率大肆宣传!以吸引新增力量进场购房。深圳楼市中介很多都改行卖保险了,沪杭人民都还不知道吧?
深圳楼市的成交量以8000套/月为正常值,以5000套/月为生死荣枯线;目前的深圳楼市成交量何止跌破正常值,甚至早已跌破荣枯线,已经跌到26个月以来的新低:五月份仅成交3027套;六月份更寒冷,过去的三个礼拜成交总和仅为(784+704+713)=2201套,预计本月成交量难破3000套!
数据来源:世联EVS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