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花20万买保险,取出竟要儿子99岁?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冯飞

全文字数:340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大家好,我是路书君!

最近,贵阳的一位阿姨“花20万买了保险,要等到儿子99岁才能领钱”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甚至有人说阿姨当场气的晕厥住院,好不让人心疼。

各路知名或不知名的媒体和自媒体也都在纷纷转发、翻录和评论,而所有的言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在声讨保险公司和保险吃人不吐骨头,都在说保险公司和代理人吃相太难看。

某些视频主播真的讲的很好,义正言辞、绘声绘色的。

但是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吗?这就是真相了吗?

某些媒体和自媒体的文章也是写的情绪激动,慷慨激昂,都在震惊,在批判着,群情激愤一样。

摘录几条看看:

那么真像到底是怎样的呢?

真的如各路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人所说的需要等到阿姨的儿子99岁才能取出吗?

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作为从业人员,我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要去看一看这是一款什么产品,去查一查这个产品的条款是怎样约定的,真的需要99岁才可以取出?

是分红型的寿险?分红型的重疾?还是年金?增额寿?快速的过了一遍脑子,真的想不出有什么类型的产品会有这样的约定?

事发保险是哪个公司的什么产品?

不知道各位看了网络上面那些视频或文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大多自媒体对于这份保单的关键信息进行了马赛克

自以为,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抹掉投/被保人的个人信息,是应该的。

但是各自媒体还同时抹掉了产品名称,以及保险公司的名称,或者把图片整的很模糊,让人看不清里面的内容,是否真的有必要?

是在保护保险公司还是在保护当事人?

还是想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然后大放厥词,博人眼球?

反正因为他们大都抹掉了产品信息,导致我找这个产品的真实信息,是费了很多时间的。

那对于非保险行业的大量网友来说,可想而知,真的是很难找到真相的。

好在不负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让我找到了这条新闻的原视频。

原视频有6分钟,里面有很多关键信息,但是不知道为何网络上疯传的视频都只是其中的一小节,甚至只是一个画面截图,还是抹掉了关键信息的,然后加上吸引眼球的标题就成了一篇新闻。

各位看了原视频,再来看那些自媒体的文章,有没有觉得很有意思?

“当场晕厥”?“被送往医院“?等画面原视频中有吗?

还是各媒体和自媒体戏精上身,脑补了情节?

那么,不禁要问一句,这些所谓的媒体和自媒体,脑补加戏的用心是什么?

有没有去求证过、看过原视频?如果求证过,为何要夸大情节?如果没有求证过,怎么敢闭眼乱说一通,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难道如今的媒体真的可以为了赚取流量,而枉顾事件事实,肆意的夸大情节博人眼球吗?

反正从大量的评论来看,又成功的诱导了一批不明所以的网友抵制保险

从这一点看,他们是成功的。

中国的保险行业这30多年来真的是走的太艰难了!!

真相

从视频中可以明晰的听到和看到这个产品是“泰康鑫瑞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

可以看到,其中一份保单是年缴2万,交15年,基本保额是11660元

有了产品名称,就能很容易找到产品的条款。

所以我还是很纠结,那些媒体抹掉保单页上的产品名称,或者把图片整的模糊不清,到底是何用意?

从条款中可以看到,事件保单的责任主要分3部分:生存保险金、祝寿保险金和身故保险金。

A、生存保险金

条款解读白话:从保单生效满3年后,到被保人99周岁,每年都可以领取生存金。每年领取额度是30%的基本保额。

所以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如网络上所宣扬的到99岁才能取出。

那上面这份保单的基本保额是11660元,也就是说这份保单从2019年6月15日开始,到阿姨儿子99周岁,每年都可以领取3498元。

领65年,总计可领取227370元。

B、祝寿保险金

条款解读白话:如果阿姨的儿子在80周岁的时候还生存,就按总的所交保费的120%返还祝寿金。

那么,祝寿金=2万*15年*120%=36万。

也就是说,如果阿姨的儿子活到了80周岁的时候,生存金领取了46年,然后还可以领取祝寿金。

那么总领取=3498元/年*46年+2万*15年*120%=520908元。

如果阿姨的儿子长寿,活到了合同约定的最高的99周岁,那么总领取可以达到587370元。

C、身故保险金

条款解读白话:因为阿姨的儿子投保时已经31岁,那么适用身故保险金中的第1条的第2项,意思是说,如果阿姨的儿子在80周岁领取祝寿金前不幸离世,那么身故金就是总保费的120%与当时保单现金价值中金额大的那一个。

如果是过了80周岁,也就是已经领取了B项祝寿保险金之后身故,那么就没有身故金了。

总体的保险责任就这3项,很明晰。

D、红利

另外,这款产品是一款分红型的产品,条款中还有对于保单红利的约定。

即保单红利是不确定的,如有产生红利,默认状态下,红利会转入关联的万能账户。

先不说这个两全险的性价比到底如何,从产品责任和条款上说,并没有什么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也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责任。

不知道阿姨和网络上转发这条新闻的自媒体是如何理解的要到阿姨儿子99岁才能领取的这么一个信息?

从视频中看,听阿姨说是泰康的工作人员说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更有意思了。各位细品。

我知道的是有些媒体是以这个”至被保险人年满99周岁后的首个年生效对应日“小字来判断说要到99岁才能取出,我就不知道这句话真的有这么难理解吗?

难道他们就不看看前面粗体加黑的”保险期间“四个大字?

这个产品到底怎么样,好不好?

产品的形态在从原视频信息和产品名称中可以知道,就是分红型两全险,然后附加万能账户

先不考虑红利和万能账户,就主险泰康鑫瑞人生两全保险的收益部分,可以做一个测算。

以下测算假设阿姨的儿子活到99岁,领取了全部的生存保险金和祝寿金的情况,IRR测算为1.9631%。

这个IRR值,确实不高,不过也符合国内头部几家保司储蓄型保险的特点,整体IRR就在2%左右的水平。

有兴趣可以看看下文。

漫谈养老年金,揭秘保险行业一年一度的“开门红”,你被邀约了吗?

如果附加红利和万能账户的增值,那整体收益应该说还是说得过去的。

那就这个产品本身而言,是一款实实在在的两全保险,坑不坑人,各有说法。

到保障满期99岁,持续六十多年的近2%的复利,从数值上来说不亏。

但如果说阿姨把这些钱放在其他渠道,或者其他靠谱的储蓄型保险中,那产生的保值增值的效果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保险乱象

视频中阿姨提到了一些保险行业销售乱象:

1、保险公司代理人声称要买医疗险,必须要绑定两全分红型一起买。

--->如果代理人真的有说必须要绑定购买,那这一定是代理人销售误导了,为什么?医疗险保费低,不赚钱,吃力不讨好,然后就蒙骗朋友买高额的两全分红产品。

2、代理人声称买这个两全分红保险,就像换一家银行存钱,5年到期就可以把钱取出来。

--->这也是很普遍的销售误导,买保险是长期投资行为,特别是这种储蓄型、分红型的产品,所以才能长期锁定利率。怎么能和银行储蓄对比呢?

银行储蓄、理财和保险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适用不同的投资周期和理财需求。如果是要短期投资,储蓄型、分红型的保险肯定就不合适了,代理人不知道?

而投保长期型保单,在短期内如果退保,损失会很大,代理人应该也是清楚的。为什么还会坑骗朋友呢?佣金!

3、合同中代签名

--->非常严重的违规。如果能证实投保时是代理人代签名,那么这份保单可以要求全额退保。我想视频中保司和代理人迟迟不回应,跟这一条有很大的关系。

4、买产品时是在豪丽酒楼推销,当天很多人买。

--->保险公司产销会,一直以来都很盛行,利用晚宴、宣讲会、现场音乐、托、礼物以及从众心理,批量销售高额保单。

以上这些保险行业销售的乱象确实一直存在,这也是保险行业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如果这个保险代理人能够足够专业,跟阿姨讲解清楚保单的保障责任,讲清楚怎么缴费,怎么领钱,讲清楚保险投资跟银行、理财的差异,我相信这位阿姨也是会投保的。

就因为从刚开始为了签一份单,虚假宣传、夸大功能、撒了一个谎,然后违规代签名,导致现在东窗事发。

结果是,阿姨经济受损,代理人自己不仅失去一个朋友,还影响以后的从业信誉,而且还可能有经济损失,保险公司经过这一波,名誉也受不少牵连,而保险行业,又多了一个不光彩的谈资和案例。

因此,我认为真诚、独立、客观、专业,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保险人的从业准则。

从我做起!

现如今,人人都是一个行走的自媒体,都有权利发布消息,而无处不在的自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大家都不仅不去追求事件真相,还在一个劲的夸大、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就不应该了。

人民日报说:

自媒体虽区别于真正意义的媒体,但如今不少产业化大号拥有的粉丝动辄以万计,其影响力已丝毫不亚于媒体。自媒体的“自”也是自律。如果任性而为甚至逾越底线,一时的流量狂欢只会侵蚀口碑,最终令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碎片化、数字化阅读时代,作为内容生产者的自媒体人,与其幻想从流量狂欢的“魔术帽”不断扯出彩带,倒不如回归媒体本质,尊重事实而非传播虚假,独立思考而非执迷盲从,理性判断而非冲动偏激,守住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让优质内容创作变成有意义的流量、可持续的流量。

希望某些媒体和自媒体,转发、点评时带点脑子,客观些,不要人云亦云,甚至夸大,只为博取流量!

要自律,守住媒体人的底线。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