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国
蓼(liǎo)国是夏朝远支宗室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国家,系中华正统王朝之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以南4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山下有蓼王叔安疏洪治水开凿的人工河蓼阳河、蓼阴河,是世界廖氏发祥地。
蓼国国姓为廖,黄帝后裔。廖叔安为西蓼国开国国君,其后人以国为姓,称廖氏。
公元前639年亡于强楚,蓼国宗室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多个蓼国,史称东蓼。汉置湖阳县,属南阳郡。郡该地后世有湖阳城。
古蓼国,在今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都城在今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
廖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之一,中国姓氏宋朝(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姓氏,廖姓也是中国传说中天帝的姓氏。
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汉族人口的0.37%,排行第60位。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唐朝追尊大唐德明皇帝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自赐姓。
廖姓人口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安徽、云南、海南、甘肃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蓼国
始祖:蓼叔安
主要民族:淮夷
官方语言:上古汉语
灭亡时间:公元前639年。亡于:楚国
疆域:安徽霍邱县到河南固始县一带
现今姓氏:廖
目录 |
1蓼国简史 2国君列表
|
3地理位置 4故城遗址
|
5廖姓渊源
|
---|
折叠 编辑本段 蓼国简史
蓼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国家。春秋时代有两个同名的蓼国。
一个是《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公元前701年即楚武王四十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蓼、绞、州、随伐楚师"。此为位于今河南省唐河县的蓼国,此国亦称蓼国。《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末期的楚国大夫追溯先君楚武王克州国和蓼国的功业,州蓼两国一起提,应该是这个楚武王四十年曾经和州国等国谋划联合讨伐楚国的蓼国。
另一个是《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的公元前622年即楚穆王四年,"楚公子燮灭蓼"的这个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的蓼国,此蓼国为庭坚之后裔。
吴王夫差在即位前也曾在蓼地附近镇守过一段时间。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青铜簠上有镌刻"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辔乍(作)其妹勾郚夫人季子媵簧"的铭文,被认为是夫差夫人(宋景公妹妹)的墓葬。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君列表
廖叔安--廖明--廖闰--廖晖--廖结--廖渊--廖光--廖颖--廖玦--廖试--廖重--廖垫--廖珊--廖卿--廖谭--廖介--廖祥--廖潜--廖华--廖瑞--廖昌--廖澄--廖荣--廖盛--廖良--廖辟--廖高--廖毕--廖展--廖宣--廖云--廖褥--廖平--廖稳--廖恒--廖伯高--廖诚--廖衰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固始春秋为蓼国。《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的蓼国位置在河南固始县东北,都城为现安徽霍邱城关附近。国都位于固始县蓼城岗遗址。 《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蓼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
后,楚国设立"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即高墩子遗址)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两座城池。 秦统一中国之后,没有在此设立郡县,蓼国的地盘隶属于九江郡。项羽建立西楚之后,公元前206年在此建立了"九江国",九江王为英布。
西汉在原来的蓼国设立了安风县、蓼县、安丰县、雩娄县、阳泉县,隶属淮南国九江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封淮南康王幼子刘庆为六安王,以此五县归其辖。后又设"义城县",不久废。
其领地的另一部分改称湖阳。汉置湖阳县,属南阳郡。郡该地后世有湖阳城。
折叠 编辑本段 故城遗址
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纪念馆体效果图
折叠 编辑本段 廖姓渊源
廖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之一,中国姓氏宋朝(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姓氏,廖姓也是中国传说中天帝的姓氏。
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汉族人口的0.37%。历史上曾建立西蓼、东蓼、舒蓼等诸多政权。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姒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赐姓。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为廖姓始祖。
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廖姓人口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安徽、云南、海南、辽宁、甘肃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
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明朝开国名将德庆侯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等。
廖姓的来源要追溯到帝舜时期,有贤臣皋陶任大理之官(相当于司法长官),治国有方。帝舜仙逝,大禹继位,建立夏王朝,封远支宗室皋陶之孙磊于蓼山(今唐河县湖阳镇)为食邑,历经1300年,春秋时期被楚国大军攻占。蓼国国王皋昆带领蓼国臣民背井离乡,沿淮水东迁建立了东蓼国(今河南固始县内)。80年后,楚国大军沿淮河挥师东下,抵达蓼国边境。国王皋申再次逃亡时要蓼国宗室以国为姓,世代姓廖,不忘蓼国,记住亡国之耻,以图复国大业。 自此廖氏便散居在中原和江淮地区(古代蓼字同廖,故蓼姓同廖姓)。据载,廖姓还有来源于黄帝的后代廖叔安的说法。
廖氏历代名人中,有西汉末年平林起义军皇帝廖湛,三国名将廖化,宋代文学家廖正一,明朝开国名臣廖永安、廖永忠,清代文学家廖燕,现代廖仲恺、廖承志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