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鲨鱼奥尼尔,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一位父亲!
文/小宋老师
01.
在一期《艾伦秀》中,节目组邀请到了知名篮球巨星大鲨鱼.奥尼尔来参加节目。很多人对大鲨鱼的初印象是:超级大的块头,身体非常强壮,在篮球上叱咤风云,任何防守他的人都会感到亚历山大。
然而,奥尼尔却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念。他有六个子女,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他制定了很多家规。在这些家规当中,最为出名的一条就是:
“Two degrees to get any of my cheese”。意思就是:除非他的孩子在学业上足够努力,拿到本科和硕士两个学位,否则谁也别想动奥尼尔的财富。
这条家规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一方面可以激励孩子们拼命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财富来之不易。
退一万步讲,即使他们无法得到奥尼尔的财富,也可以凭借取得的两个学位来安身立命。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奥尼尔是个很聪明的父亲?除了上面这条家规之外,奥尼尔还有一条家规:男孩在18岁之后才可以约会,女孩在24岁之后才可以约会。
乍一听,感觉这条规则有点男女不平等的嫌疑。但是奥尼尔却解释说,之所以会让女儿24岁之后再去约会,是为了让女儿懂得: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讨好自己很重要。
他认为,如果他的女儿24岁之前能够拥有这种定力,将来就不会过分依赖男人,这样有助于婚姻的发展。
听完这条家规之外,我瞬间感觉奥尼尔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一个有关“爱”的定义:真正的爱,就是要促进对方的心智成熟。
把钱随便甩给孩子、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谈恋爱,那都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是无法从上述事情当中实现任何心智成长的。
02.
我认识一位家境非常富裕的朋友,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大型的企业。但是她的父亲却让我的朋友毕业之后先独身一人在北京闯荡。有一年,我去北京办事情,临时去她家做客。发现她在家就是吃着豆腐乳、喝白粥,生活过得非常简朴。
那时她还正在准备高级口译资格证的考试,有着一颗非常强烈的上进心。她的父亲并没有给她什么特别的优待和帮助,只是让我的这位朋友自己好好去闯一下。
后来,我的这位朋友辞掉一份稳定的杂志社工作,因为她觉得无法学到更多的内容。于是,她就应聘去给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老总做助理。然而,这份工作压力很大,经常需要24小时待命。
从给老总磨咖啡到会见客户,从深夜帮老总找代驾到在酒桌上帮老总挡酒…但是她觉得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增长她的社交智慧。这份工作,让她看到了老总在别人年前的风光,也让她体会到了做老总的心酸。经过几年的磨练,她的心态变得更加从容,对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大概在北京呆了磨练了八九年之后,我的朋友被父亲召回接手她们家的企业。开始她先从中层领导做起,熟悉和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摸清当地的人情世故。大概两年之后,她开始掌管整个企业。
虽然也碰到了不少阻力和困难,但是她一直都注意倾听员工的心声,并且具备改革的思路和魄力,很快就使她家的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并且还在海外建起了工厂。她的父亲,也就放心退居幕后了。
03.
08年来上海的时候,我曾有幸跟着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蔡笑晚老师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蔡先生曾经接受过《鲁豫有约》的采访,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他曾经对家长说过的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不管你现在能赚多少钱,如果你不花心思去教育孩子,那么你所积累的这些财富,最终都是留给不孝子孙的。”
研究生期间,我曾经带过一个浙江温州的孩子,家长非常有钱。不过孩子的爸爸每天都在外面忙生意,没有时间管孩子。为了弥补没时间陪孩子这一点,孩子的爸爸对孩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经常会给孩子很多零花钱,把孩子宠得不行。孩子看起来不是很争气,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
有一次,我和这个孩子一家吃饭,爸爸晚来了一会儿。孩子的爸爸跟我们说,飞机起飞遇到了暴风雨天气,飞机在上空中盘旋了好久才落地,飞机上的人都很受惊吓,他也好担心自己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了。
没想到,听完爸爸担惊受怕的经历,孩子在饭桌上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关我屁事。
霎那间,场面变得好尴尬,爸爸气的脸色发白,想要发怒又怕破坏饭桌上的气氛,于是硬生生地忍了下去。
孩子爸爸把头转向我说:“宋老师,你说说,这孩子该怎样教育?”
04.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孩子长期缺乏关注,或者是对孩子过分溺爱,都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在长期和家长的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70后和80后这一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孩子过分溺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70后和80后这一代的父母,当他们是孩子的时候,普遍缺乏父母充分的关爱。当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尤其是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的时候,就很容易过度补偿孩子,变得溺爱孩子。
他们在带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内心深处缺爱的小孩形象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给予孩子加倍的关爱。而且这种关爱,往往是盲目的,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只是为了爱而爱,具体表现就是对孩子的过分关心。
然而,这种过分的关爱,却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害处。首先是,这种关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当家长冲上去帮助孩子摆平生活中的难题的时候,也剥夺了孩子自己通过解决问题所能产生的那种自我效能感。
除此之外,过分的关爱还会让孩子滋生一个特大号的自我。什么是“特大号的自我”?说直白点,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受溺爱的孩子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应当围绕着我一个人转,如果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开始感叹活着没啥意义;只要感觉到有一点不开心,被溺爱的孩子就会大发脾气。
我认识一个学生,因为和寝室室友闹矛盾,结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都来了学校帮助他们家的孩子处理问题,他们围着那个和自己家孩子产生矛盾的学生,反复劝说这个学生要如何如何理解他们家的孩子。
这个时候,我看了一眼他们家被晾在一边的孩子,感觉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面无表情,没有任何生命的活力。
这个不难理解:他的生命活力,都被父母过度的溺爱给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