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打開「驚蟄」背後的天地智慧

宋 佚名 《桃花山鳥圖》絹本

春雷響,萬物生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蟄”,十二辟卦裡邊有個節氣叫“驚蟄”,就是這個“蟄”字。動物到了冬天的時候,尤其是蛇啦、青蛙啦,嘴裡含塊泥巴,鑽到泥土裡邊,不食不動,過一個冬天。有些修道人煉氣功,就是參照這個原理來的。只要一口氣存在肚子裡,便不會餓死的。

動物過一個冬天,要三個月之久,這時我們一般人都叫它冬眠。現代醫學也把打坐入定比做冬眠狀態。這個比方是不對的,不過一般人不懂,以為就是這樣。動物的冬眠好像死亡,但是它沒有死,等到二月驚蟄這個節氣,便又複生了!在臺灣日期不很標準,大陸中原地區非常準確,每年春天發動第一聲春雷,就是驚蟄節來了,一切蟲蛇動物馬上出土,不到這個節氣,它們是不出來的。這些蟲蛇由於氣候、地氣的發動,到了這個節氣,自己就會感受到地球生命的動能,它們把嘴裡的泥巴吐掉,又開始了第二年春天的生命。

龍蛇到了冬眠期,好像一點出息都沒有,這正如幾十年前上海的流行話“孵豆芽”。現在這句話很少聽到了。意思就像一個人生意做垮了,欠了債躲在家中不敢出來,就叫孵豆芽。

     人到了倒楣的時候,就認倒楣,先躲起來。躲起來並不就是失敗,等待第二回合有機會再出來,這就是所謂“以存身也”。我們在中國舊小說裡常常看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兩句話,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保住,才能談第二回合的衝刺。

——《易經系傳別講》

北宋 趙昌《麻雀桃花圖》

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孔子以為一個人要成功一件事業,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學問,有了能力,就是所謂的“藏器於身”。絕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為我有幾個人幫我做事,你已經註定要失敗了,就算成功也是失敗的,因為這個天下不是你打來的。要注意“藏器於身”,大家要注意這個“藏”字,深藏不露,還不要表示出來。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無器。

所以當領袖的人要樣樣都行才可,你不行我都會,才可以當領袖。如果你以為當領袖的人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別人做的,當領袖的都是無為的,那是你沒有把書讀通。無為是無不為,沒有不能為的。

所以千萬要注意“藏器於身”,能藏器於身,有智慧,有本事,才能創造你的歷史。唐太宗樣樣都行,談書法,唐太宗書法好;論武功,唐太宗武功好;論詩,唐太宗詩也比別人高明。那真是天才兒童,樣樣都好。所以唐代的文化那麼盛,因為唐太宗行,才有那麼高竿的部下,這就在於上邊的領導。如果你什麼都不懂,你還能當班長?那才是怪事!所以做領袖的,不是笨人能夠當的。這是第一,自己要有本事。

     第二,還要有機會。你有了本事,機會未到,命運未到,我看還是跟我一樣,教教書算啦!蹺起二郎腿,在茶館裡吃吃茶、吹個牛,還有人聽聽;如果說評書,還可以混兩個錢吃燒餅。你說你本事很大,但這個時代不屬於你,命運不屬於你,那沒有用的。

     時代不屬於我時,明哲保身算啦,時代屬於我時,當然也不可坐而不動。如果你放棄時代而不幹,同樣也是罪過。你不幹,別的人上來幹的話,也許死的人會更多。從前歷史上的人物,因一念之間的慈悲,不忍殺一個人,結果貽誤天下蒼生。當時如果不計較那些外來的某種影響,殺了也就殺了,管你美國人不美國人,俄國人不俄國人,說不定也就保持了國家幾十年的安定,與千千萬萬人的生命了。所以孔子說“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易經系傳別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