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如何评价丁元英?高人吗?还是非凡之人,天命所归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讲述了丁元英作为人,在情场、商场、道场之内对于自己行为背后选择和负责任的态度。

首先明确丁元英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天,更不是悟道者,仅仅是比普通人更能理解客观世界变化规律,和内心主观世界修行的人。

平凡的世界中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同时也是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架构出幻相做出疑问并且形成科学方法论的人。

与其他人相比,他对事物变化的操盘和控制,预测和洞悉要强太多,预见性和洞察力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也是建立在大数据和逻辑分析一句严谨推理的。

男人不好色,男人只要出气就有生物本能,就有条件反射,但是,丁元英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芮小丹的履行程序,他能够保持自己对于爱情的新鲜感,以及本着风流不下流的态度,婉拒了。

因为丁元英清楚上帝给他的礼物,背后都标注好了价格,信丰天道精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丁元英,他对于女性,或者特殊群体有自己的看法和偏见。

子曰:天下唯有小人和小女子难养也。

女人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是形式逻辑的典范,丁元英把对世俗文化理解,包容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丁元英看似给芮小丹的神话礼物,何尝不是自我救赎,只不过,他杀富济贫也好,私募基金也好,或者本身的修行,他内心从澄澈走向残缺,从残缺走向爱,最后被爱放逐。

丁元英类似的男人,不配拥有爱情,因为对于女性来说不划算,同时,天国的女儿只有天国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王志文把丁元英的人设塑造的入木三分,即有郭小鹏的狠辣和杀气,也有严守一的儒雅风流,更有张仲平的淡泊名利。不执着出人头地,这个时代,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着,很多人没有本身却执着出人头地,丁元英确实有本事却要自己静下来,专注下来。

角色和人物之间的联系,除了演技还有情感,拍摄《天道》丁元英的角色和王志文从偶像派走向实力派,从小生走向老生。

王志文被称为台词教科书,曾为《永不瞑目》配音,在大学里面教课,甚至,就连台词本身入戏都是很深的。

其实,在私募基金,丁元英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且冻结获利资金两年,王志文把文人的心酸,商人的阴翳,以及病人的无奈,复杂情绪在一个案发现场淋漓精致的展现出来。

从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是递进的关系。

《背叛》讲生存、《遥远的救世主》讲发展,《天幕红尘》讲生活以外。

《背叛》讲生存哲学,《遥远的救世主》讲人文社会科学,《天幕红尘》讲生命哲学,信仰、追求、自由和超脱。

《背叛》讲背叛,《遥远的救世主》讲救赎和慈悲,《天幕红尘》讲包容和宽恕。

而主线就是爱情、事业、社会关系和利益背后的人性和取舍,没有对错,只有输赢,道德在心中不在口中。

那么觉悟也是有层次,有水平,有契机和缘分的,顿悟、渐悟、觉悟,无非量变达到质变,升华一定不仅是精神领域,更多是智慧和本来就存在的,因为人反应有延迟,不知道自己知道。

丁元英并不是高人,贵人、神人。

神话本身就是人做到了一般人认为不能做到的事情,能力有大小,事情变化之间都有天地人不同的变量和要素。

丁元英思维,不仅逆推思想,对立统一思维,还有更高层次的多维度思考方式,想要学会作局和借势,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定要实事求是,见路不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那么人和人的差异就是文化属性的差异。

文化自卑的核心是因为价值观主宰不是自己强大的内心,强大的精气神,以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贯彻落实,践行究竟圆满的法门。

人生救赎修行,丁元英很清楚自己的斤两,而普通人则对自己一无所知。

评价丁元英,凭什么?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丁元英,我们需要如实观照,应是、如是,应做如是观,可是很多事情不由人。

芮小丹死之后,丁元英一口心血蓬勃而出,他思索到,多希望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主、神、上帝,可以让芮小丹破碎的灵魂重聚,他可以和芮小丹双栖双飞,魂游天地间,爱在西元前。

宋一坤、丁元英、叶子农,都对于自己的爱和爱人负责到底,只不过,与自由相比,叶子农更纯粹,对于思考而言,丁元英更理性,对于宋一坤,他更狠,狠起来连自己都搞,耶稣都留不住他,胜天半子。

问题在于,每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十全九美,残缺也是另一种美,芮小丹的离开,我们才能看清楚丁元英,当生命弥留之际,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自己以外的存在。

并不是每个弱势文化下的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救世主,而是客观实际需要救世主,救世主是被人的需要制造出来的,那么,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仅仅是思考问题的参照系,研究方法,而不是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人。

强中有弱,弱中有强,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