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弊被抓后轻生:4大“连环心理杀手”,是怎么把人逼向绝路的?

6月6日山西太原的中北大学里,大二学生小洋补考时,被老师发现作弊没收试卷后,走上了轻生的路。
不仅是小洋,学校全面复课前,上海市教委校长会就曾列出让人震惊的数字:从高三初三复课起,上海市跳楼自杀学生24人,其中浦东新区高达14人,小学生3人!
仅仅是疫情缓解后复课以来,短短几月,类似悲剧就从没消停。
很多人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小过错,就能够让孩子放弃如此珍贵的生命,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这么差吗?
实际上这些负面消息,是不合适大范围大篇幅报道的,因为它会产生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即自杀模仿现象,宣传越多,自杀的人数更多。
自杀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业压力造成的,它的背后因素多种,且会像病毒一样有多种的传播可能,它比防控疫情更急需我们去为孩子,为我们自己做主动防御。
孩子,你为什么会放弃生命?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种无法挽回的遗憾,叫本不应该,那就是生命的主动消亡——自杀。
生命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有且仅有一次,不会像游戏Game Over然后还能不断地Replay,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带着血泪的叹息了。
最近,人民网的一篇旧文章引起了热议。
这篇文章原载于2011年,标题是《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虽时隔近十年,但这样的标题却穿过漫长的时间线,让我们感到惶恐不安。
这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在这冷酷的数据背后,是以数十万计的家庭悲剧。
图来源《中国儿童自杀报告》
这些把生命看得如此轻的孩子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导致孩子走向绝路的——连环“心理杀手”,通常有哪些?
逼孩子走向绝路的“连环心理杀手”
杀手一:学业的压力
就像我们成年人要面对社会的竞争一样,孩子们也要面对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单一而且有明确指标,在成绩上孩子在乎的并不比家长少。
很多孩子会作弊,一是害怕父母的责骂,二是害怕同学的比对,用这种下策去维护脆弱的自尊。
一旦因为累积了大量的学业压力,在某个时刻超过了孩子感觉自己能够消化的可能;
或者一直维持优秀困难,觉得成绩就是父母爱自己的全部,就会在某个瞬间就会被压垮。
杀手二:只有道理,没有共情
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话,学生反问:“我也想说,但是每次都是讲一堆道理压我,每次都是他们对,为什么要说?”
做得好是应该的,做错做不好的时候,孩子想寻找共情的时候,却再次从父母得到二次伤害,如果一直维持受挫状态,他能学到的沟通方式就是忍耐。
直到觉得无法忍耐:“无回应处,便是绝望。”
杀手三:错误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概念经常被误解,本来应该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建议,让孩子明白,原来犯错并不可怕,遇到困难自己也有能力去解决它,而不是被挫折困难压得喘不过气,还要面对父母的责难。
一个9岁小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的玻璃,害怕受到惩罚,便留下一封遗书,从17楼跳了下去。
“我知道要(受)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孩子世界很小,本来情绪消化能力不强,甚至还去人为制造挫折,很多家长在孩子为自己取得的小成就正开心的时候,突然给一盆冷水,告诉你离标杆还很远,直接打掉孩子感知积极快乐的能力。
打击多了,甚至孩子认为自己的快乐是不对的时候,就连成人,都会怀疑人生的意义何在吧。
杀手四:没有爱的思考人生意义
真要认真去探究人生的意义,其实答案通常是虚无的,特别是对于人生经验积累不多的孩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生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归属、是被爱。
但这不是单纯的生活照料,却有太多的家长认为,爱和关怀,等同于生活上的照料——吃饱穿暖就是了。
孩子需要长时间处在封闭环境又单调重复的学习生活中,这时候如果再加上没有感觉自己有爱的羁绊,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没有想要体验未来美好的可能,反其道,就会去寻找结束自我的信息。
甚至很多人绝对料不到,在黑暗的角落里,还有自杀组织张开吞噬灵魂的网在诱捕孩子,诱惑着一步步把孩子推进生命的深渊。
 
这种看起来完美无瑕,又一环扣一环的链接,只要打破其中一个,生命的存续就有更多的赢面。
自杀,是对关系极端的抗争和破坏
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孩子也有着童年的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多数是来自父母自身问题的投射。
当父母把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焦虑和失败,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希望通过孩子扭转自己的命运——
比如学历事业无成,就希望孩子读书好;
贫困,就会催生孩子多赚钱的寄望;
社会关系受挫,就会希望孩子当公务员……
焦虑和挫败典型的投射,就是那个传说中 “别人家孩子”。
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很多孩子会努力去达到这个标准,希望扭转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否定。如果父母本身没得到改进,对外的投射就不会停止。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重要客体(对孩子来说,重要客体一般是父母)设下的目标让孩子感到困难和沮丧,难以达成——
比如成绩优良,德智体美全面开花,上重点学校甚至未来要有理想工作,美满婚姻的时候——就滑向了抑郁的轨道,严重的时候就动用自杀来作为解决办法。
自杀不仅是自我毁灭,翻开另一面,它是一种针对他人的破坏行为,用这种方式来惩罚他人,表达自己的愤怒。
孩子越小,越感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也无力去做改变的时候,容易形成习得性的无助——即使在我们成人看来有无数种解决办法的和选择,但他却只选择了看不到希望的路。
 
请不要忽略孩子那些看起来幼稚求助信号,或者一开始,孩子只想多点关注,请不要让他们失望,因为“不被爱”通常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在想,如果小洋的妈妈注意到孩子发的信息有异常,直接一个电话,原谅孩子的错,是不是就可以挽回他,而不是一句不耐烦的“又咋了”。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是每个人一门终生必修课
十年前我在兼任高一的研究学习课程的时候,有一组学生就选择了自杀的这个课题。
在做这个课题学期汇报的时候,全班都沉默了,主讲的女班长,在开朗活泼的外表下,坦言自己也有过多次闪念而过的自杀念头。
“有时这样想想,就会让我感觉舒服一点。”她语出惊人。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闪念的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并不代表我们心智不健全或者有缺陷,有过这样的念头并不是代表真的想死,只不过当下的痛苦,超过了能承担的阈值,暂时有个缓冲的地方躲躲。
这种认知是螺旋式上升的,想一想这个困难,找到办法解决;

以后再遇到更大的困难,再经一次循环,在这样的摇摆平衡中,人逐渐坚韧起来,也就不会轻易把生命作为交出去的代价。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同样的道理,孩子年纪越小,解决能力越差,就越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对象,去带他慢慢走过这段平衡木。
 
在性教育已经逐渐低龄化,逐步普及的今天,生命教育同样应该摆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为孩子,也是为我们自己补上生命教育的这门课之前,我们要明白的是,人生是苦难重重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疼痛和伤口,活下去。
只要活着,总有好事发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