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不清晰只因为手抖?不,看看你是否还犯了这些错
许多人拍照时经常会感觉拍出来的照片模糊、粗糙、不细腻。明明自己用的是一台高像素、高画质的相机/手机,可拍出来的却远不如别人的。很多人会归咎于手抖,当然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因没错,但是你是否知道除了手抖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容易犯的错误,导致画质下降,一起来看下。
1)光圈太大
这可能是最被忽略的原因。我们知道大光圈可以带来小景深(或者说虚化的背景),但光圈过大就有可能造成被摄主体边缘超出景深范围,被虚化了!同时,对多数镜头和传感器来说,最大和最小光圈下的画质都是最差的,清晰度远不如其他中间档位。因此,适当缩小光圈是获得清晰画质的不可忽略的手段。
不同光圈下景深对比
不同光圈下画质对比
解决方案:适当缩小光圈
2)开启了AF-C
我们知道AF-C——自动对焦连续伺服是用于拍摄动态物体,即相机会根据被摄体的移动而移动焦点。如果我们无意中开启了AF-C,就会导致构图时本来已经对好焦了,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画面中其他物体移动,焦点被带跑。而且在AF-C模式时,相机的默认无论是否对焦成功,快门都可以按下。尤其是画面中存在2个距离很近移动对象,而我们只想抓拍其中一个时,就容易因此造成最终的照片模糊。
解决方案:关闭AF-C,切换到AF-S自动对焦单次伺服。
3)快门速度不足
快门速度不足,而物体移动速度较快时就会产生模糊。而最常见是情况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拍摄,相机的测光系统感知到外界光线不够时会自动地延长了快门时间,本来“咔擦”一瞬间完成的事情,要“咔......擦” 3秒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中只要相机或者被摄物体有轻微移动一下,画面就模糊掉。当然,某些特殊拍摄场景下,这种“运动模糊”正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拍摄者应当灵活把握。
快门速度不足
不同快门速度下的效果
解决方法:切换到快门优先模式或手动模式下,把快门速度调高。
4)高感噪点
高感噪点导致的画面不清晰在夜拍时特别容易出现。上面所讲提高快门速可以防止移动导致模糊,但也伴随带来镜头进光量不足的问题,在夜晚拍摄时会导致拍出来画面太暗。因此,夜晚拍摄很多人会选择提高感光度(相机或手机一般会自动完成这个动作)——ISO来增加画面亮度。可提高ISO的代价是画面会产生热噪点,使画面充满颗粒感,粗糙感,因而画质清晰度下降。专业级别单反能保证画质的最高ISO也就6400左右,一般的微单、卡片机、手机能承受的最高ISO更是不过800。因此,要保证画面清晰干净,ISO不能太高。
不同ISO下画质对比
高感下画质明显下降
解决方案:降低ISO不超过机身性能所能控制的范围。
5)曝光过度
这也是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例如,在拍摄夜景灯光时,相机的测光系统被外界的大面积黑暗所误导,导致自动提高曝光量,而造成夜景中有灯光或亮光的部分出现过曝变成一片混沌的高光,而边缘部分则呈现模糊的散光,由此导致画质下降。这种时候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这个功能或者切换到手动模式,人为地帮助相机正确地获得所需的曝光值。
左图灯光曝光过度,显得模糊
解决方案:减小曝光补偿,或手动曝光。
6)触碰快门按钮
很多人以为用了三脚架就万事大吉了,但恰恰此时最容易犯错——多数时候我们习惯用手去触碰快门按钮,但要知道哪怕轻轻的按下按钮或触碰屏幕,也会导致拍摄的那一瞬间相机出现轻微的晃动,导致画面糊掉。这个原因也常被忽略是因为这种模糊比较轻微,但如果你是一个严谨的风光摄影师或商业摄影师,想得到足够高的清晰度和画质,那么就不应忽略它。
快门线和快门遥控器
解决方案:使用快门线或无线遥控。
造成照片不清晰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手抖还有诸如上面所述这些情况,其中很多都是容易被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