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父母离不开孩子!”愿天下父母不要成为“失我老人”……

热播综艺《奇葩说》有一期讨论了这样一个辩题:如果生活过得不开心,要不要告诉父母?

正反双方唇枪舌战,各不相让,但最终却统一了一点:父母离不开我们,他们没有独立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

李诞在节目里说:“上大学时我爸每天给我打电话,问我过得好不好,当时烦死了!后来我发现他不是为了得到我好不好的答案,而是想在你的人生中获得参与感。他不能接受自己突然从孩子的世界中失去价值。”

后来李诞搬家,明明可以找搬家公司,但是他一定要把父亲接过来,说:“收拾东西您是收拾的最好的。”父亲一个月都在收拾那些东西,特别开心。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老人活得很心酸呢?可能那一刻他是感觉幸福的,但却是以失去自我为代价……

大家不妨看看周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不管是在朋友聚会还是逢年过节,只要聚在一起,都在谈论孩子的事情——

“我儿子期末考试得了满分!”

“我闺女钢琴比赛得了一等奖!”

“你们都报的什么辅导班啊?我也打算给孩子报班!”

……

他们很少会说有关自己的话。比如:“我今天看了一场不错的演出”、“我最近看了一本很不错的书”……

他们用整个生命爱着自己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用尽了殷切的关怀和期待,直到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份爱便延续到了下一代,从“我儿子今天……”变成了“我孙子今天……”

这,便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和骄傲。

Professor曾看过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女儿,从女儿三岁上幼儿园起,她便选择了离家和单位很远但是口碑很好的幼儿园,扔下老公,在女儿幼儿园旁边租房住,每天上下班要转6趟车。

后来,女儿上小学、初中、高中,妈妈一起陪在身边。除了学习,妈妈还给女儿报了各种兴趣班,帮助其全面成长。

妈妈的努力没有白费,女儿如愿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大学,还弹得一手好琴,善书法、懂绘画、会跳舞,踏实自律,为人谦逊有礼。妈妈最骄傲的,就是女儿从读书到工作,一直很优秀。

直到有一天,妈妈发现自己的外孙被爷爷奶奶惯了很多坏毛病,她像女儿提议:“孩子我来管,保准像当年培养你一样培养他。”可是,女儿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她。

“我绝不会让儿子受我小时候经历的折磨和苦难!”女儿冷冷的话,瞬间击碎了母亲一生的骄傲。

自己耗尽了半生心血,换来的竟是女儿口中的“折磨和苦难”。母亲愣在当场,心中充满了挫败、委屈和困惑……

这位妈妈不明白,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随着岁月的变迁而逐渐相互独立,而不是继续亲情的“绑架”

每个人都对生活满怀期待,每个人都应该没有负担的相爱。

之前网上有一段采访高考状元的视频,改变了很多人对高考状元的误解——高考状元=书呆子+依赖父母+宅+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陕西文科状元向远方特别喜欢健身,没事就练器材、打球、爬山,练就了堪比超模的身材;

福建理科状元陈汜玄特别喜欢写作,平时超爱玩诗社、作辩论、写剧本;

贵州理科状元查致远热爱文艺,唱歌、跳舞、朗诵、演奏样样皆通,还担任了学校电视台的台长……

你可能在想: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霸,他们的父母一定都是为孩子操心又劳力的“孩奴”吧!

但是当记者采访他们的父母时,结果却出人意料——“好像没怎么管他”、“他都是自己学的”、“我很尊重她的选择,基本不干涉她的学习和爱好”……这些“学霸”的父母们,都有着丰富度不逊色于孩子的个人生活。

荣格说: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请努力让你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任何人都不是谁的私有之物。我们总说孩子要独立,但首先我们自己得做个独立的父母。

生命中不仅仅有孩子,还有家人、朋友、邻居,甚至初次相见的陌生人。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开,趁着周末和爱人过一个浪漫的二人世界,养养花,读读书,旅旅游,不正是惬意的生活吗?

瑞思学科英语Professor说:

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希望有一天,长大成人的孩子会深情的对你说:“谢谢你,亲爱的妈妈/爸爸,感谢你在年轻时撑起我美好的人生,年老时努力丰满自己的生活,用身体力行告诉我,独立而不孤立不仅仅是对子女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人生的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