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杜江说,霍思燕最无法触碰的东西是香蕉。一见到香蕉,就会“流泪流鼻涕,无法呼吸,脸涨得通红,像中毒一样”。他们的一个心理学的朋友说,也许,这和霍思燕童年的一个重大创伤有关系。接到消息,她匆忙赶回家,可已经晚了。一进家门,看到的就是母亲的遗像,遗像下面,放着一把香蕉。她没有意识到,她是把母亲去世的痛苦,转移到了香蕉上,以至于未来20年里她都不能看到香蕉。不被看见的创伤,好像一个按钮,造成了我们无意识的反应。其实,霍思燕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生活中,创伤无处不在。离婚、亲人去世、童年缺爱、被人背叛、遭遇天灾人祸、受到惊吓,等等,我们每个人,在这些重大变故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一颗大心脏,没有一个接纳的态度,都有可能遭遇创伤。
变故发生时,强烈的感情冲击,会让人内心的防御机制启动,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这份痛苦。
于是,痛苦郁结,存在身体里。
所以,很多时候,即使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甚至已经忘了这事件了,痛苦还是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反而会用各种形式,来提醒你过去的伤:
1、反复梦魇。
这类人经常会梦到当时的情景,一遍又一遍的在梦中体验痛苦。这,其实是潜意识在提醒你,该面对曾经的痛苦了。比如幼年目睹母亲被邻居打死的张扣扣,多年来一直会梦到母亲去世的场景。
2、过度敏感。
这类人对环境没有安全感,遇到一些相似的东西,就很容易紧张焦虑。比如遭遇过另一半出轨的人,很容易对新的伴侣不信任,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想到过去的经历,失去理智。
3、回避。
痛苦过大的时候,很多人难以接受,想逃离痛苦,于是,事发时,你看到的无关紧要的东西,会被你投射进感情,比如霍思燕,她怕的不是香蕉,而是母亲突然离世的痛苦。
创伤对人的影响深远而又隐蔽,疗愈的第一步,正是看见你曾经经历的事情,看到未被表达出的情绪。
不过,明白了创伤怎么影响我们,并不会让我们一下子治愈。相反,很多人知道原委之后,还是会停在受伤的情绪里,或愤怒,或无助。
我在美国投行实习时的上司,因为经历过校园霸凌,很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会伤害他,欺负走了十几个实习生,还跟同侪大打出手。每次我说,你不能试着去相信别人吗?他总会说,我要是不这样,早被人欺负死了。他们拒绝面对现实,即使外在的环境早就变了,他们还在延续着过去的创伤。
疗愈创伤的第一阶段,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曾经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于是,他们把责任推给别人,缩在伤口里拒绝成长。 其次,很多人容易用“创伤”来定义自己——认为“我”就是“我的创伤”。他们不知道,创伤只是头脑中的一个观念而已,它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和“创伤”脱钩。有这样两个女孩儿,她们家境相同,且父母都在她们十几岁时离婚。现在,她们都二十七了,一个患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另外一个出国、读名校,现在在知名大厂工作。
要说资源,两个家庭在父母离婚后,都不怎么管孩子,不管是经济还是家庭的温暖,两个女孩都是匮乏的。但是,一个女孩内心无力,对人生常感到绝望,一个女孩,为了上学到处打工,成绩也很优秀,一直拿奖学金。
在第一个女孩儿的认知中,认为“我”即“创伤”,不把创伤治好,人生就没有新的可能性,但创伤痊愈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她就陷入了死循环。第二个女孩儿,内心不能说没有创伤,但她认为我可以带病前行。这样,创伤就没有妨碍她绽放生命的潜能。两个女孩儿为什么对创伤的反应截然不同呢?是因为她们的模式不同。当我们经历一些事情时候,会在我们头脑和身体里留下一些印记,这些印记叠加起来塑造了我们的模式,又会累积成记忆,记忆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反应又引发新的经历。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男孩儿上台演讲受到了嘲笑,这个事件给他留下了一个印记,之后他形成了一个念头,演讲是痛苦的。当这个念头变成了记忆,男孩儿的潜意识就会恐惧演讲。下次演讲他就有可能紧张而搞砸,然后招致更多嘲笑,嘲笑又加深了他的创伤。
这个反馈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果是负面的,就是一个创伤;如果是正面的,就是一个鼓励。 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情商高、性格好,其实都是这个人的内在模式比较顺畅。正如霍思燕,在一位心理学朋友的提示下,她终于明白了这段创伤的来源,开始坦诚自己对这段经历的遗憾,症状开始慢慢缓解。这就到了疗愈的第二阶段,我承认我曾经受到的伤害,我愿意陪伴我受伤的部分。如果想走出创伤,注意力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只有改变模式,我们才能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摆脱命运的诅咒。 很多人看了大量心理学的文章,知道了自己痛苦的原因,这是好的,但不应停留在此。接下来我们应该确立目标,积极改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出创伤。痛得久了,人们容易忘记,你其实可以随时站起来,拍拍身上土,对创伤说一声:“太久了,你该离开我了。”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冥想引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