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盏路灯下,体会家的幸福
是风带我过来,还是云带我过来
这是梦中的香格里拉,而你
就在这里,房子在移动,稻香在流传
故事在抒写
好像什么都不用说
电线杆,远山,路在通向远方
这就是人间的天堂
谁来谁懂,谁到谁爱
有如此旷世的山峦
像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
无数星星陪你失眠的夜晚
在青翠的树丛之中
鸟鸣,虫叫
果实在等着秋天的手
万物总是如此,会有消逝的一天
但爱情是今晚的月亮
照亮了群星,也照亮了我
那盏灯终于等到了你
在一盏路灯下“体会家的幸福”,是四海为家吗?不像,倒更像在旅行之地梦游。房子在移动,稻香在流传,故事在抒写,空间的位移也是语言沉淀抒写的过程,“谁来谁懂,谁到谁爱”。这是一首颂歌,多少有些漫无边际的感觉。“如此旷世的山峦”虽夸张,但我还是喜欢“旷世”这个词,因为它不过是表达某个、也是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听鸟鸣虫叫的感受,但作者或许从中体验到了某种时间停止的寂静,近于顿悟的寂静,在这种顿悟中,物成物毁,生生灭灭。这首诗的好处是语感自然流畅,缺点是散漫平滑,没有刺点。罗兰·巴特在《明室》这本关于影像美学的书中说,一张好照片,除了“知面”,还要有“刺点”。所谓“知面”,就是合乎文明规范,合乎大众审美趣味,“知”即知识,“面”即几何学的面。在一切知识的、存有的、看得见的好的面中,总有一个忽然冒出的无,像一根刺把它刺破,这就是“刺点”。爱和写作,都需要“刺点”的存在予以证明。雁西,本名尹英希,出生江西南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诗集《时间的河流》、《致爱神》《雁西情诗99首》《致大海》《神秘园》等十部。曾获中国首届长诗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6年12月获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2019年1月获意大利但丁诗歌奖。李建春,诗人,艺术评论家。1970年生于湖北大冶,199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出版诗集《出发遇雨》《等待合金》。诗歌曾获第三届刘丽安诗歌奖、首届宇龙诗歌奖、第六届湖北文学奖、《长江文艺》优秀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