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出血病人的康复之路(七)
遇到杨主任后,我从抗拒针灸,到主动接受,心理上发生了180度的逆转,每天都感觉针刺后,经络慢慢疏通。当然,针灸不是万能的,不会把受损的脑细胞修复好,它也是个缓慢的过程。自己康复还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接受训练。
在这里我遇到了“周于”
周瑜?是打黄盖那个?是娶了小乔那个?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个?还是惹得弹琴女时时误抚弦的那个?no no no都不是,穿越千年以后他化做了周和于,周是周燕的周,于是于洪志的于,他们俩是我的康复师。
女士优先,先说说我的OT康复师周燕,是个一脸萌萌哒的新嫁娘,看到她你会觉得萌妹子与年龄无关,萌了就萌了,不用故意装的。
她是精力旺盛的周燕,是能把“两只老虎”和“小燕子”唱成一个调的周燕,是个伶牙俐齿反应机敏的周燕,是一边做患者一边看踏车的周燕。别看女儿身,掰起大男人的粗胳膊,硬是把他们掰到龇牙咧嘴,豆大汗珠直滚。可是呢,掰完的胳膊会很轻松,掰完的手也会逐渐恢复功能,看着逐渐好起来的手,我由衷感激康复医院康复师的辛勤付出。
周燕做患者可谓“软硬兼施”,除了掰起胳膊不留情,通常都会和风细雨的,说话常爱带个“小”字,比如上课时她会说“把你的小手翘起来!”“用手指把小木钉捡起来!”“把小圈圈套在立柱上!”等等,让你听了感觉她在哄孩子。而患者通常都是乖乖按照她的指令去作业了,
周燕做患者,还有个特点,爱留作业,做完一个留一个,“叔叔下课不许走,拣完这些小豆豆才行”“阿姨,下课举小哑铃,平举侧举各10个,注意安全。”“大爷,今天翻杯子,这样,这样啊”……所以就有个有趣的现象,她做完的患者一个一个被扔下做作业,于是我想到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扔一穗”,就是没敢告诉她,怕她生气,哈哈。
如果你说她仅仅是个康复师,那还不全面,她呀,什么都懂点,前一阵子我腿上起了几颗疱疹,问了杨主任,又去看了医生,说是带状疱疹,和周燕一说,她马上说带状疱疹会顺着神经走向长,属于病毒性的,不传染,但是后期会疼,不能抻着,所言和医生二样不差。
再说我的PT康复师:于洪志,康复医院的PT长,虽然年仅30,从事康复已有10年之久,早已在业内名声远播,他的患者也总是应接不暇,最狠的时候早5:30就开始加班,一直到晚上6-7点,中午不休息。一天20个患者是常态。
我上于洪志的课,总要提前积攒点力气,因为实在是累呀!每次必大汗淋漓。
病人到了康复师那里,他们也会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的练习,又进一步个性化了,比如我,就是基本动作会做,力量不够,于是,他的课以恢复力量和练平衡为主。
他嗓音不高,如果不认真听,有时都听不清,话也不多,偶尔会用手势提醒你下个动作要做什么。
我曾经看过他考察来医院应聘的新人,边做患者,边偶尔提问,笑呵呵的也不露声色,从应聘者结结巴巴的回答里,我已经猜出了结果,他一声叹息,我就知道,那几个应聘的必留不下了。
说了半天,于洪志长什么样啊?他呀,国字脸,感觉婴儿肥还没褪直接过渡到爸爸肥了,脸蛋胖呼呼的,肚子嘛,应该是他儿子很好的摇篮,一口小芝麻牙,戴着黑边眼镜。其实他不穿工作服看起来并不胖,挺帅的。
作为PT长,他除了为患者做治疗,还要统筹安排各项相关工作,比如设备报修啊、人员调配啊、学习培训啊……,是大厅里最忙的一个,早晨加班有他,中午加班有他,晚上还有他。当然最常见的是他一个人早晨加班做康复。
偶尔有一天他终于可以晚上不加班了,才要抬腿走,猛听见后面喊“志哥!你咋提前下班啦?”“我早上加班你还在被窝,你咋不说?”他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了。所谓旁观者清,我们患者看得真切,他真太不容易了。
30出头,结婚了,生子了,工作也干得蒸蒸日上,看起来生活顺风顺水,可是,媳妇病了老妈病,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母的独生子,他是冲锋陷阵的那个,带媳妇看病,带妈妈看病,把年假都搭进去,累得筋疲力竭,看着叫人心疼,他却找不到哭的理由,因为他是家里的天,再累得撑着。
无论是周燕还是于洪志,敬业是他们共有的优点。作为康复师他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比如有躁动的,抗拒治疗的,污言秽语骂人的,甚至出手打人的,哭的、笑的、拉的、尿的……,他们边接受,边周旋,边安抚、边做康复,每天掰胳膊掰腿的,单调而乏味,所以康复师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很多人干不了太长时间就走了,而能坚持干很多年依然没有厌倦情绪的,说明他们真的把这份工作当做事业做,墙上挂满的锦旗和患者的口碑就是他们的成就。看吧,我的康复师,“周于”,是不是即顶天立地,又八面玲珑?
在这样的康复师手里,你不康复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