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功能教室

语文功能教室

黄俊尧

对于教室,大家比较熟悉的往往都是行政班级教室,而语文功能教室与普通教室不同。如果说普通教室是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目于一个教室授课,像一个“大杂货铺”的话,那么,语文功能教室更像“专卖店”,“店”里只有语文一个学科,唯一突出的是语文的教学特色,从教室布局到墙面挂设,从课桌摆放到教学互动,从基础训练到素质培养,每个教学环节都与语文密切相关。因此,语文功能教室就是专门教授与中国语言文字、文学阅读有关的学习场所。

语文功能教室按年级划分集中在同一楼层,每个语文功能教室风格各异。我所在的语文功能教室就极具特色,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书香。教室正前方除了标配的墨绿色推拉式黑板外,还镶嵌了一块电视大屏幕,黑板两侧挂有装裱精致的学生书法作品,上面书写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字幅,提示着同学们要静心学习,树立远大志向;教室后方靠墙摆放着四排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史记》、《唐诗300首》、《唐诗鉴赏辞典》、四大名著等文学书籍以及各种科幻小说,名家散文集等,粗略估计一下大约有三四百本之多,供同学们博览、交换借阅,形成了一个微型图书阅览区;教室南、北两侧各装裱着一幅名家的墨宝,上书“室雅人和”,给人以雅致大气、心如静水的安宁感。

语文功能教室最突出的特点是这间教室“永远”属于这名语文任课教师,相比于行政班级的教室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依次在同一个教室轮换授课的方式不同,语文任课教师不但在这间功能教室教学,而且在这里工作办公,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学习语文。语文功能教室的前后各有一张宽大的办公桌。老师办公、研究教学、批阅作业、遨游书海等各项办公教学活动都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在语文功能教室读书学习时,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与老师保持“零”距离接触,能切身感受老师的治学风格,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和熏陶。相比于普通教室各科老师仅站在三尺讲台“高高在上”地完成授课后便离开教室有很大差异,语文功能教室能够给予语文老师更多彰显其教学导向和特色的空间,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思想,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感悟。

语文功能教室最具特色的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他不拘泥于课桌摆放必须是五行五列,而是随课堂教学内容随时变动,营造语文学习互动时的时空氛围。它时而规整——自习课时,书桌摆放整齐,纵横一线,所有同学都寂静无声地默读,仿佛畅游在博古通今的文学海洋里;它时而灵动——讨论课时,同学们三五结伴成立小组,搬桌挪椅各守一方,彼此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仿佛变成了头脑风暴的辩论场;它时而飞扬——朗诵课时,同学们把桌椅拉成舞台形式,走上台前的同学抑扬顿挫、吟诗诵赋,仿佛变成了诗词大会。可以说,同学们在语文功能教室中就是课堂上的主人。

语文功能教室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专一性,专注于做语文这一个学科的事情,相比普通教室需要不停地承担不同科目的学科任务不同,进入语文功能教室就如同进入了语文的王国,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是学习语文更加专注,课堂效率更高。二是对于喜欢语文的学生来说,提供了一个学好语文知识,打牢语文功底,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平台。三是语文功能教室作为学科特色教室,其丰富多样的书籍和许多传统文化、励志名言的典故,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兴趣这名“最好的老师”引导同学们更加热爱语文,能够登堂入室。

语文功能教室是一块儿学习语文的圣地,这里永远有老师等着你,这里永远有同学们的热情讨论,是令人心驰神往、理想的语文学习教室。

语文功能教室

吴文博

教室是听课和学习的地方,一般的教室就是让学生在1间屋子里上完几乎所有课程,然而因为走班制度,十一学校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功能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不是1节课来1个老师,而是来一群上课的学生,而老师却不变。我的语文功能教室——初中楼501——就是众多功能教室之一。

这间教室里的老师很不同寻常,他就是雷其坤老师,曾经带过高三12届,所教学生不乏省、市状元。1992年与1997破格晋升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参与了5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或规划课题的研究,并担任1个子课题的负责人;担任2个市级课题的负责人。

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间语文功能教室,来看一看它与众不同的美丽之处。走进门,正前方就是雷老师的1张办公桌。办公桌上堆满了书和报纸,其中不少是雷老师的专著,报纸里也有雷老师写的许多文章。办公桌看上去杂乱无章,但仔细看却会发现它其实井然有序,有用的工具书很方便拿到,桌上有一片空地,可以放雷老师正在用的物品,他的水杯也在这里,坐在座位上一伸手就能拿到。

向左看,你会看到4个大书柜,里面装满了各种名著,种类繁多,比如《天蓝色的彼岸》《猎人笔记》《名人传》等等。书籍数量也极多。这是因为雷老师十分注重阅读,这些书籍对于我们就像是食物,每当空闲时间我们就会借阅一本书,细细的品读。我猜,这是雷老师想看到的。

这4个书柜的两边是2幅书法作品,教室的对面同样有几幅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都是雷老师的学生和一些名家所做。教室靠走廊的墙上贴了许多学生的作文,因为雷老师认为,应该多分配空间给学生,打造更全面的学科展示平台,墙上的学生作品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向右走,你会看到24对桌椅。在学生们需要独立完成任务时,比如诊断时,它们就被整整齐齐地像普通教室一样摆放,而当同学们需要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时,桌椅一般就被4个一组摆成了6组,以方便学生讨论交流。上课时,雷老师通常是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文本,或是让小组自行讨论。就算老师要讲课,也一般是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负责指导,这种“茶馆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当然,对于比较重要或难懂的知识,老师也会讲解。

再向右走,是1个黑板。黑板的一半可以拉到另一半的前方,露出其后面的显示屏。黑板上常常有一些看上去毫无逻辑的词语或句子,那就是雷老师日常所做的板书。虽然这些词看上去没什么关联,但经过雷老师的讲解,你就会恍然大悟。

整个功能教室给人的感觉很温馨,充满书香气息。当你在教室里坐下时,你会自发地和其他同学一样,安静地学习。丰富的藏书鼓励大家阅读,带给学生蚕吞桑口的快乐。雷老师说,他有意将教室布置得温馨和舒适一些,还要多几分美好。可别小看这个语文功能教室,经过1周的线上投票评选,它以426票在18间候选教室中脱颖而出,获得最美学科教室的人气冠军,投票占比24%。这间功能教室的美丽,不仅体现了十一学校走班制的优越性,同时也反映出雷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和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

语文功能教室

程嘉怡

世界上有记载的教育体系多的让人眼花缭乱,我所熟知的也不过一两种。可就是这“一两种”里其中的一种,让我叹为观止。它的名字叫做走班制,言简意赅地向我们介绍的它的核心:选择性。也就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

当然,语数英作为约定俗成的必修科目,也就不存在什么“班级上的选择”,可就拿语文来说,它依旧具有极强的“选择性”。

语文功能教室就是走班制典型的衍生物:同学们在上语文课时自行来到的教室,就是语文功能教室。既然是专一针对语文学科的教室,老师们自出心裁,根据学生们的需要构建出的语文天地自然各个不同,但是同中求异,老师,甚至是教育家一致追求的都是务必使学生们无论以怎样的心情和状态来到这间教室,总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获过奖的语文功能教室讲究桌椅书橱的布局,讲究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讲究近花远树的点缀,讲究语文气氛的渲染。总之,一切都要为语文的雅韵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有伤大雅”的败笔。

我们的语文功能教室有不多不少24套桌椅,每两张桌子的间距也是不近不远恰到好处——同学们既不会因为离得过近而互相干扰,甚至产生“三八线”这种毫无意义的东西,也不会因为离得过远而使研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问题失了那份便捷与有序。当需要较大的小组讨论时,只需轻轻松松地将几套桌椅围成一个小圈即可,你碰我我撞你的情况也因为那恰到好处的距离而避免了,不得不说,这也是“距离产生美”的经典例子。

教室后方有三个书橱,两红一白。红的是深沉的红,带着一缕缕厚重古朴的感受。没有柜门,所有的书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大家眼前。《天蓝色的彼岸》,《水浒传》,《被分成两半的子爵》,《动物农场》……哪一个不是传世的经典?励志,温情,友谊,讽刺,人性,批判……应有尽有。没有柜门的遮拦,那一本本整齐罗列的书似乎在向我们轻声呼喊:我来给你讲述我的故事吧!每当我在这两个红书柜前踮起脚尖,细细地搜寻着我感兴趣的书目时,那敦厚的书柜的淡淡木香和书香完美的萦绕着我,它无声地注视着我:孩子,慢慢来,会找到的。白的是高雅的白,抒发着一股股典雅博学的气息。它有一对薄薄的柜门,也算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它没有阻隔我们看到里面的书,却缓冲了我们的视线,让那些更为专业的书籍在我们眼前逐次展开,更有一种神秘感。白书柜里面的书往往是教育方法论,写作指导,名家文本评析等等,我从未打开过这扇柜门,但每当阳光洒在它的玻璃上,里面的书籍闪烁着琥珀色的微光时,一种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这个世界里,尽是语文的清韵。

不仅仅是书柜,语文功能教室更有硕大的显示屏,长长的黑板和教室一侧的白板。不要说别的功能教室,即使是没有走班制的学校也未必没有这些硬件。但是软件的装配,却真的是只有语文功能教室才能完美契合的。没有传统PPT,没有冗长的讲课时间,更没有堆积如山的课堂练习。这里的一切都是在为语文所必需的语感培养而服务。显示屏往往用于播放阅读古诗词或文言文的音频或是观看课文赏析的视频,黑板是老师简要书写讲课精髓的圣地,而白板则是同学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好去处。与其是灌输式的授课,我们的雷老师选择了灵活的答疑式。就像讨论一样,阅读课文时的问题或感想,在语文功能教室都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可以对你的发言进行辩论,修正或补充,老师更是会恰到好处地点出精髓所在。这种授课方式具体有什么方法,好处又在哪,我身为一名极其钦佩和崇拜雷老师的学生,至今仍旧是只有模模糊糊的赞许,认同欢愉,但是没法说出来。

教室的窗边,里面有几盆生长繁茂的绿萝和多肉,外面是枝繁叶茂的大树们。当你上课时,不管是因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陷入沉思,还是仅仅是思绪离开课堂,当你飘忽的视线落到那一抹青翠上的时候,总会觉得精神一振,身心清爽。我总是在想,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每当它们听我们大声诵读,却无法一同附和,岂不是很无奈?所以它们就拼命向上,向上,再向上,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让我们认同它们,承认它们。炎炎夏日,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花香掺合着墨香,语文更是别有韵味。在这种时候,那一株株绿植竭尽全力遮挡下那么多束毒辣的阳光,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冬日,万籁俱寂之时,它们仍然顽强生长,在窗边注视着我们,告诉我们我们所做的努力都在被默默见证。就在着近花远树的陪伴下,我怎么能懈怠?我怎么能辜负着一年四季无私地陪伴着我的生命的期盼?多情应笑我,也许它们初来乍到的目的只是为了点缀一点什么,但是对于我,甚至是很多埋头苦学,心思细腻的同学们来说,它似乎又不仅仅是在于一种观赏价值。

每当我们走进这间教室,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觉得似乎有一种语文的气氛,细细想来,似乎是如下几点完美配合构造的。黑板边,墙角,这里是一幅清新高雅的山水画,那里是同学虔诚地写下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而那边又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工笔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不是刻意放在这里的摆饰,而且少了它们好像这个教室就不完整了。你说它和语文密不可分吧,倒也有点牵强,但是你说它毫无关联,那一定是强词夺理。我想这可能是一种从最根本就衍生的气质,一种和语文殊途同归的气质。诸如此类,无非就是要热爱语文的人们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再说说另一方面,这里的整个布局似乎就是为了气氛的渲染而诞生的——因为走班制的存在,所以语文功能教室总有同学在此学习,那时隐时现的诵读声也是别有一番韵味。桌子是不刺眼的白色,有浅浅的几道木纹,桌子腿是浅灰色的,刷漆时粉刷的平平整整,而瓷地砖又是白色的,这白灰白的构造有一种简约淡雅的感觉,正是语文所追求的。教室一眼望去,充盈的很,哪里都不是空虚的。你看那里的语文书,就那么随意的放在那里,丝毫没有人为添加的迹象,但是会让细心的人一看就会感叹到:没了它这块真的会有点空。当初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让一间教室饱满起来,是很j刻意设计的,而且也没有人会闲的没事干去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这上面。但是当我真正爱上语文功能教室所带来的学习方式时,我就明白了——每个人都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充分得到了语文气息的感染和熏陶。那本书为什么要放在那,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知道这样看着舒服,这样会让语文功能教室更像是个语文功能教室而不是数学或英语功能教室。写到这里,自己也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这种语文气息的渲染和渗透一定是存在的,而且是和走班制的根基所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之美真正被它那种骨子里的清韵洗涤灵魂。也许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方式——不为结果,只为那个探寻的过程。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我的语文功能教室

李宇飞

在初中楼五层,有一间靠东的教室J501。那就是我的语文功能教室。

在十一学校,学生并不是像其他学校那样只在一间教室上课,让老师来教室;而是老师有自己的固定教室,学生穿梭于教室之间。这也让功能教室的存在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踏进J501。除了所有教室都有的书架黑板白板之外,讲一下这间教室的独特之处,都是别的教室所没有的。

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白板和黑板。虽然它在所有的教室里都有,但我的语文老师给它了一个独特的用途。白板装在右边的墙上,语文老师会把所有同学们做的作品贴在上面展出,比如《挺进报》、思维导图、格列佛的行踪路线等。如果白板太小,老师还会把同学作品放到黑板上,不让任何同学感到不公平。即使是这样,老师也总能找到一个地方写板书,让黑板既能教课,又能激励同学。

接着一定会注意到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与国画吧。这些都是由同学所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楷书和隶书;以及一幅山水画;还有四君子“梅、兰、竹菊”;还有一些硬笔书法作品,无不增添了中国文化的气息,让同学们有一种极强的代入感,能够更加好地学习语文。

窗户在与白板相对的墙上,朝北。窗台上摆着许多绿植。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早读时,如果来的早,可以看到阳光从窗户外透到教室里。那光线并不是从教室里的窗户穿进来(因为它朝北),而是从楼道里窗户,再透过门上的玻璃,到达J501。不过只有在早读时来的早才能看到。

这间教室被评为最美功能教室。以上的文字足以证明这间教室没有辜负这个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