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博物馆陈列内容的组织方法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曾担任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曾赴美国史密森学会、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博物馆学、博物馆藏品管理。发表博物馆学领域的论文数十篇,出版《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课程预告:宋向光老师将在“北京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创新思维专业人才研修班”开讲,报名方式见末端。

博物馆陈列内容是复杂的多节点、多联系的系统。有些博物馆陈列的内容是散点型的,如艺术、科技类陈列,陈列内容呈散点式布局,鼓励观众积极探索,自主选择,在选择中发现共性,激发创造力。观众根据博物馆提供的线索,或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展品进行组合,在特定共性因素的基础上,帮助记忆,形成判断。更多的博物馆陈列则是线性的,如人文、历史、自然类陈列,陈列设计者希望观众循序渐进,按照事件进程体验历史,按照学习规律学习知识。这一类陈列有特定的目的和价值定位,陈列组织者不仅要呈现证据和信息,更要控制展品可能导致观众发生误读的信息表达。不论是散点型陈列还是线性陈列,陈列设计者都要对陈列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和安排,以契合陈列的性质,辅助观众参观学习,实现陈列的目的。

在博物馆发展历程中,博物馆专业人员根据博物馆定位、社会发展需求和观众素质等条件,设计出多种内容组织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千秋,可以作为当下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参考。

01

“分类标本”展示体系

“分类标本”展示体系是早期公共博物馆受自然科学学者标本室的影响,集中展示科研标本的陈列。这种陈列内容组织体系不同于皇室贵族的“珍宝库”,后者多根据收藏者的兴趣摆放展品,甚至根据神话传说对展品进行排列组合。

“分类标本”类陈列的目的多是辅助科研,其基本观念是自然世界是客观的、持续演进和发展的;其内容组织的原则是实物的系统呈现,通常根据科学研究对资料的处理规则来安排展品;其关键词是实物、产地、多样、分类、观察、比较、理性、客 观、公平、价值中立。

丹麦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Denmark)

1836年,丹麦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Denmark)研究员汤姆森(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将该馆的古代器物收藏按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代区分,每个时代的器物分别陈列在专门的展厅中[1]。

英国牛津大学皮特瑞沃博物馆(Pitt-Rivers Museum)

英国牛津大学皮特瑞沃博物馆(Pitt-Rivers Museum)建立于1884 年,该馆根据乐器、兵器、面具、织物、珠宝、工具等分类,将世界各地的同类器物一起陈列,帮助观众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是怎样处理类似问题的[2]。

英国牛津大学皮特瑞沃博物馆(Pitt-Rivers Museum)

此类陈列的展品数量众多,且多为密集陈列,给观众带来“世界真神奇”的惊奇感。观众在陈列中直接接触最基本的实物标本,可以仔细观察每一件展品,从众多的标本中辨识其共性特点和个性特征,探寻标本间的关系,进而思考对这些现象及关系的解释。

02

“知识教学”类展示体系

“知识教学”类展示体系是以传授知识和辅助教学为目标的陈列。

“知识教学”陈列组织者认为,传播知识和教化民众是博物馆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陈列应发挥博物馆实物教学的特点,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博物馆学习的行为特点;陈列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完整的知识系统,要有能帮助观众学习、理解、记忆的实物展品;陈列可使用有助于解说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图表及其他辅助性展品。

“知识教学”陈列的关键词包括知识、概念、知识链、知识层阶、学习者、学习目标、行为、循序渐进、教学法。1870年,英国颁布《基础教育法》,博物馆成为学校开展“实物教学” 的重要场所。1895年,英国黑斯尔米尔教育博物馆(Haslemere Educational Museum)创办者乔纳森·哈钦森(Jonathan Hutchinson)爵士明确表示, 博物馆是观众的“一本有着丰富插图的书”[3]。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博物馆(the United States Na⁃ tional Museum)馆长古德(G. B. Goode)是博物馆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博物馆陈列是教育性的,“如同教育性说明的收藏,每份说明都配以精心选择的标本”[4]。这类陈列方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挂在墙上的教科书”。

英国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世纪后期,英国博物馆工作者认为博物馆陈列是传播知识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帮助观众学习并形成积极的态度。英国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提出基于行为理论构建知识学习的陈列模式,该模式认为应确定观众的知识状况和学习兴趣,陈列要仔细梳理内容的知识结构,结合观众学习兴趣,将理性的知识结构设计为帮助观众循序渐进学习的概念体系[5](图一)。

图一// 陈列内容主题结构示意(据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Exhibits第51页图6.4绘制,见注释5)

陈列内容知识应是基础性的,并要根据学习目的进行选择和组织。图二所示的第一级信息是陈列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链,第三级信息是某一知识点的研究前沿情况,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级信息则是基本知识点与研究前沿问题的联系[6]。

图二// 陈列内容“三层级”结构图(据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 Exhibits第51页图6.2绘制,见注释6)

03

“主题”类陈列

“主题”类陈列是以特定的概念为纲并贯穿整个陈列,将陈列中相关的碎片化内容串联组合,在陈列主题的统辖下呈现展品特定的内涵信息。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 um)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 um)的目标是致力于促进英国设计的发展,该馆 “不列颠 1500—1900”陈列的内容是英国15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1485—1914 年)的日用工艺制品与艺术品。陈列围绕英国设计的发展主题,突出设计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以及促进设计发展的社会条件,基于英国社会发展史、物质文化史、工艺美术和设计创意的研究基础,设置了“风格”、“谁引领潮流?”、“时尚生活”和“何为新潮?”等四个贯穿陈列的主题,每一主题下又分别安排了若干专题,各个专题独立成篇,但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众星捧月的效果[7](图三)。

图三// “不列颠1500—1900”陈列主题结构示意图(据Creating The British Galleries At The V&A: A Study in Museology第240-241页的附录4绘制,图中陈列专题内容有删节,见注释7)

04

“讲故事”类陈列

“讲故事”类陈列内容模式是将知识的科学逻辑转换为生动的故事逻辑,将价值中立的信息用带感情的语句表述出来,将机械的物质运动转换为鲜活的人的行为。

其目的是让观众置身于故事构建的情景中,通过与陈列环境、展品和陈列内容的对话和互动,保持对陈列内容的兴趣,保持参观的主动性和注意力,能够将陈列内容转换为自己的生活语言,并向他人转述。“讲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的完整性,要有始有终,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背景、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解决办法和结果要交代清楚。“讲故事”重视故事线的设计,故事发展要有逻辑,其热点和转折要合乎故事发展逻辑,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要让展厅、展品、设计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在讲述,这些元素与观众之间也在交流,就如同讲故事人不仅用语言讲述故事,也在用语气、语调、场所等方式来表达感情,影响听众。

“讲故事”陈列的关键词包括目标观众、情节、 冲突(问题)、节点、转折、风格、逻辑、情感、价值、 交流、互动、环境。

《展览论》,玛格丽特霍尔(Margaret Hall)著

玛格丽特霍尔(Margaret Hall)在《展览论》中讨论了用陈列讲故事的方法:教育性陈列应对内容有所选择,确定陈列内容的基本故事元素,即何人、何地、何时、何种方法、何种程度从事什么事情,确定讲述的顺序,确定陈列的节点,选择与基本元素与故事主线发展相关的物品,以有助于目标观众主动参观展览,理解内容,并认识其重要性[8]。霍尔以库克船长的航海经历为例,具体说明了陈列内容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形成陈列内容结构的方法(图四)。

图四// 库克船长航海展的故事线

05

“论证”类陈列

“论证”类陈列内容组织方式重在对观众判断的影响,它的陈列目的在于影响观众对陈列内容的价值、意义的判断,并决定个人对陈列内容的态度。

“论证”类陈列认识到不同观众对陈列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这影响到他们对陈列内容的解读。“论证”类陈列与其他类型陈列的共同点在于展品和陈列内容的客观性及真实性;不同点则在于后者关注观众对这些真实内容的认同和记忆,而前者则关注观众对陈列内容的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事实可能会产生多种判断,对博物馆来说,由于实物内容及关联的丰富性,可能会影响到观众对实物产生不同的解读和判断。陈列组织者通过内容设计和呈现,影响并引导观众达成陈列组织者意图实现的判断。

“论证”类陈列内容结构包括问题提出、描述证据、设身处地、比较归纳等成分。“问题提出”是根据特定情境和事实提出具体问题,以帮助观众根据问题来搜集和验证信息。

“描述证据”是准确描述展品与问题相关的事实性信息,以帮助观众建立获得判断的客观基础,让观众相信自己是在客观证据基础上独立取得的判断,而不是受他人影响的判断。

“设身处地”是让观众如同置身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感受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理解当事人采取行为的意义。

“比较归纳”是将曾发生的相关事件与陈列内容进行比较,通过对曾发生事件的评价,引导观众对陈列中类似事件的判断;归纳则是将陈列中获得的片断性体验及判断综合归纳,得到对陈列多提出问题的判断。由于判断是观众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决定,陈列组织者应将客观、互动作为设计陈列内容安排及呈现的重点,确保展品及相关信息的客观准确,通过互动让观众感受到陈列组织者的真诚和尊重观众判断的态度。

我国博物馆中多见政论类、纪念类、劝诫类陈列,其目的多为影响观众对某事、某人的判断,可以参考“论证”类陈列内容组织模式。

表一// 陈列内容组织方法的特点

上述几种陈列内容组织方法是博物馆多样性发展的体现,也反映了当代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陈列的不同需求。分析这几种陈列内容设计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博物馆陈列的特点,发挥陈列的不同作用(表一)。

不同的陈列内容组织方法还可以充分发掘博物馆藏品的内容宝库,多维度、多层面呈现藏品的内涵和价值,这也为博物馆陈列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更多可能。

[1]Kenneth Hudson. Museums of Influenc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87, p.29.

[2]参看英国牛津大学皮特瑞沃博物馆介绍本馆收藏及陈 列的网页。[EB/OL][2015-08-11]http://www.prm.ox.ac. uk/pittrivers.html.

[3]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 p.21.

[4]Edward P. Alexander. Museum Masters:Their Museums and Their Influence. AltaMira Press,1983, p.290.

[5][6]M. B. Alt,D. C. Gosling & R. S. Miles. 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 Exhibits. Routledge,2ed.,1988, p.51.

[7]Christopher Wilk & Nick Humphrey(edit). Creating The British Galleries At The V&A:A Study in Museology. Victoria & Albert Museum,2004,pp.240-241.

[8]〔英〕玛格丽特·霍尔:《展览论——博物馆展览的21个 问题》,燕山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本文摘自:宋向光《博物馆陈列的实物性元素及内容结构析》,原文发表于《东南文化》2016年0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