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哲学分支学科)

知识论

哲学分支学科共2个含义

  • 哲学分支学科
  • 金岳霖创作哲学作品
收起

知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

中文名认识论

外文名epistemology

类 别哲学

别 名知识论

认知定义

英文为epistemology。

探讨人类认识的 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 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 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 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亦称知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等。在 哲学史上人们曾用不同的术语表述认识论。I.康德曾用 gnoselogy这个词表述;德语中的认识论一词是Erkenntnis Theorie,曾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在他的《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使用过;1862年E.泽勒在他的《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以后它便流行开了。英语中的 theory of knowledge一词,是德语Erkenntnis Theorie一词的英译;epistemology一词则是由苏格兰哲学家J.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他把哲学区分为 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部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 孔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许多深刻的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在研究知行关系时,有的强调知先行后,认为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展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行的意义,提出了带有唯心论色彩的以知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有的强调“行”对于“知”的重要性,认为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提出了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可以以陶行知的改名为例)这些理论思维的成果对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行和知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人类从它形成开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认识。但是,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和研究,并形成作为哲学组成部分的认识论,则是同哲学的产生相联系的。认识论的任务是揭示认识的本质,揭示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人们的认识成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因此,认识论必然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为出发点,而且将其贯穿于全部认识论的内容之中,由此引出不同的认识论结论。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认识论并不是按照认识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研究认识的,往往用不同的方式对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歪曲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从彻底的唯物主义出发,辩证地、历史地按照认识本身的过程考察认识,才真正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也才真正能使认识的自觉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已开始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可能性、主体的认识能力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明显地表现出了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对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种看法包含了向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发展和向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孔丘并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强调'学而知之',多闻多见,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合理思想。孟轲发展了孔丘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发挥了'生而知之'的错误命题,宣称人有一种先天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他把取得知识的途径归结为'反求诸己',即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求,以扩充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并因此而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不过,孟轲重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思想仍然有合理的因素。

道家学派的 《老子》一书,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认为'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主张'绝学'、'弃智',用'静观'、'玄览'的神秘直觉方法,去体验'无形'、'无名'的'道',以达到所谓与道'玄同'的境界。这是一条神秘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道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庄周,看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接触到了认识的 辩证法问题。但他把 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夸大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一面,否认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陷入了怀疑论、 不可知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主张感觉经验是认识来源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感觉经验论。他说:'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墨翟提出了关于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 三表'或'三法',主张以'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即众人的直接经验和'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墨翟认识论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的,但他片面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甚至连错误的经验、荒唐的传闻也深信不疑,以至陷入有鬼论的迷信之中。 后期墨家的著作 《墨经》,继承和发展墨翟认识论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倾向,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问题,都作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墨经》明确提出:'知,接也';'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认为认识是人以'所以知'之'知材'与外物接触而发生的对外物的模写、反映。这是一种朴素的反映论观点。《墨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翟的狭隘经验论的错误,既重视五官的感觉经验,又重视'心'的辨察思维,把 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初步联系起来了。《墨经》提出'名实耦,合也'的论点,并以'志行'即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为'为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

齐国 稷下的唯物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明确区分了主体与客体,说:'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他们把'知'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提出'治心'、'修此'对于'知彼'的重要性,研究了主体修养的认识论意义,初步揭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在认识论的早期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战国末期的 荀况,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认识论思想,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他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论证了认识的可能性,指出认识是在主体的认识能力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事物相接触时发生的。荀况强调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来源,指出必须通过感觉器官即'缘天官',才能认识事物的同异。但他认为感觉经验具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本质'道',必须依靠'心'的理性思维。感觉经验通过理性思维的加工整理,然后用'名'、'辞'、'辨说'等形式加以表述,论说才成为知识。他把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看作是认识中必不可少的两种官能,并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他一方面指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另一方面又指出'心有征知','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在知行关系上,荀况认为'行'比'知'更重要,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认识才是可靠的,把'辨合'、'符验'作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荀况还比较正确地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他认为,人不能仅有'化性起伪'的自我改造能力,而且可以'知道'、'制天命而用之',即具有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汉唐后

东汉的 王充从唯物主义出发,把认识对象确定为'天下之事'、'世间之物'。他反对生知说,提出'实知'、' 知实'说,认为只有'任耳目'接触实际事物才有认识,而认识又要用客观事物来检验。他还强调'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认为只有任耳目与开心意相结合,才能辨明虚实,判定是非。唐代的刘禹锡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天人关系,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命题,不仅区分了'天之所能'与'人之所能',而且指出了天人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里包含着把主体和客体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宋、明时期,围绕着知识的来源和知行关系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进行了长期论争。程朱学派从唯心主义理学观点出发,认为知是人所固有的,但必格物以致之(见 格物致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知识来源说。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们强调知是行的基础,宣扬知先行后,而所谓行,主要是指对心中所固有之理,即封建伦理道德的践履、实行。 陆王学派从' 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强调知识的来源不在外而在内;欲明理致知,不必求之于外,只须求之于吾心。王阳明还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知行合一'说,实际上是把主观意念活动称为行,完全抹煞了知行界限。唯物主义哲学家则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进行了批判。张载从有物则有感、物格而知自至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肯定知是内外之合。王廷相在接物而生见闻的朴素反映论基础上,提出了'事物之实核于见'、'事理之精契于思'、'事机之妙得于行'的见、思、行相联系的认识发展公式。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上,把朴素辩证法思想运用于认识论,批判、改造了佛学中的能、所关系,论述了认识对象'所'与主体认识能力'能'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所不在内','能不在外';'以俟用者为所','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认识观。他坚持以心循理、即事穷理的唯物主义原则,主张通过格物穷理致知的功夫,不断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他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正确认识必须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主观只是客观的副本。王夫之把认识区分为'学问为主'和'思辨为主'的两个不同阶段,并认为这两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他抓住道器关系这一贯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既坚持'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的唯物主义路线,又提出了'尽器则道无不贯,尽道所以审器'的思想,初步认识到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在知行关系方面,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观,既阐述了知和行的区别与联系,又包含了行是知的基础、知受行检验的思想。

(0)

相关推荐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春秋末期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到战国时期发展为不同倾向的两支.一是以宋钘.尹文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一是以庄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与讲解)

    长得提神2018-09-10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著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第三篇(<论认识>) ...

  • 人是受逻辑支配的思想工具

    常识化哲学一旦出现,将以简便易行的知行合一性为标准指导现实人生,通俗地说,就是符合常识化基础上的普及化标准.对照现在哲学普及不能的现实,其中的关键在于认识论上的莫衷一是. 按照<哲学的常识化转向 ...

  • 数理化分支学科:知识用不到,但其思维却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子曰:一图胜千言. "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型创作者,用一张数据图表展示生活中的见闻感想. 写过一组国际奥数的数据,我国优势明显,不仅连续十年位居前三,而且多年均获得第一名. 有网友 ...

  • 地质学的前世今生、分支学科和发展未来,读完瞬间高大尚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 ...

  • 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

    地理学是一个广阔而奇妙的学术领域,有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在几十个有趣的地理学分支或子学科中工作.地球上几乎任何学科都有地理学的分支.为了使读者熟悉地理分支的多样性,我们在下面总结了许多. 人文地理 地理 ...

  • 犯罪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学科)

    带你了解犯罪心理学 6547播放 01:00 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分支学科共4个含义 心理学分支学科 2009年刘邦惠出版的图书 2009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09年刘邦惠出版的图书 收起 ...

  • 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分支学科共6个含义 心理学分支学科 200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图书 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 ...

  • 美学[哲学二级学科]

    定义 何为美?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 ...

  • 德性、知识与哲学进路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杨国荣 内容提要:儒家作为一个整体,乃是基于仁和礼的统一,后者既在"仁"的层面上涉及内在精神和德性的完善,也以"礼& ...

  • 政治知识:哲学常识之量变质变规律

    在事业单位等各种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哲学部分的考察内容,哲学的考察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质变规律作为一个频率较高的考察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常识. 量变质变规律也称质量互 ...

  •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取向与多学科方法

    作者简介 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自诞生起就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格,表现出了明显的经世特征,但也毋庸置疑,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具有政治知识积累的科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