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之类战乱年代,庞大的军队几十万张嘴,粮食如何征集?
中国历史上,每逢黄巾起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往往不能够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而且由于战乱大量的庄稼被毁,昔日的良田顿时沦为荒芜。
战乱长时间绵延的结果,就是导致抛荒的土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越来越低,而粮食产量降低就会有更多的人吃不饱饭,流离失所灾民就会更多。
但奇怪的是,很多起义军的队伍却能够不断地扩大。有朋友或许会问,这些起义军是靠什么喂饱手下队伍的,他们的粮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么说吧,早期没有根据地的起义军,获取粮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靠抢。这种方法见效快、成本低,最适合一些无良的军阀、土匪。
他们以强横的武力,强行从百姓手中抢夺他们仅有的粮食,根本不管这些嗷嗷待哺饥民的死活。而这么做的连锁效应,就是被抢走粮食的老百姓失去了粮食这种生活必需物资,很有可能自愿或非自愿地加入乱军的队伍。
于是,这些队伍就以这样恶性循环的方式扩大了。
但这种队伍,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战略目标和共同的信仰,而是一群被生活所迫或是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打了顺风仗可以越打越勇,但一到遇到了挫折很快就会做鸟兽散。
一方面起义军也不光抢掠普通百姓,因为毕竟普通百姓手里的粮食还是有限的,而且比较分散。小有资产的地主富户才是他们的首选目标,这些人拥有着大量的土地,既使一部分土地被荒废,仍然拥有着很多可耕种的土地。
另一方面,地主富户们的土地并不是由自己耕种,而是租给普通农民,也就是佃户耕种。地主恶霸们可不会理睬庄稼是否被战乱、自然灾害毁坏,不管遇上什么恶劣的状况,还是按期收取佃户的地租,以此转嫁自家的损失。
这也极大地加重了普通农民的负担。但如此一来,地主家就会有很多余粮。常言道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酒肉哪来的?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
比如电影《1942》中,就反映过以1942年河南灾荒年月为背景,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富户家,被四乡八里饥民冲击的场景。在当时普通民众家揭不开锅的状况下,地主富户的屋子里也依旧小米、核桃、猪牛充足,还豢养着一帮武装家丁守御财产。
正是因为地主富户家里的粮食多,并且比较集中,对于起义军来说,往往抢掠一个地主就会获得大量的粮食钱财,对自己队伍未来的发展提供粮食物资。
除了像早期八旗军那样直接的抢掠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派捐。一些地方性的起义军经常通过摊派的方式,强行要求所辖地的百姓缴纳粮食物资等,这其实也是种变相的抢劫。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抢那些皇族、官僚、地主,除补充军需外再发一部分粮食给饥民,还能够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比如明朝末年的李自成,攻下洛阳后就处死了富可敌国的守财奴福王朱常洵。
除此之外,起义军们还会跨区域购买,因为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不可能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同时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绝收。
自古就有“两淮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富”的说法,一些大型的起义军势力或国家军队,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财力作为依托,向其他产粮产区购买,以供给自己部队所需。
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举个例子,近代起义军混战时期,各系起义军就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向产粮区大量购买粮食。古代这种事儿也很常见,此处买不到粮食,难道还不会去有粮的地方买吗?
随着近代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通讯、交通变得更为方便,咱们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越来越多,还可以向国外进口。例如抗战时期,就大量地从美国进口军用物资和军粮。
最有名的当属美国的午餐肉罐头,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其抢手的货物,深受欢迎。那会儿如果能够吃到一份美国进口的午餐肉罐头,是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代表着不一般的待遇。
有些军事势力长期占据一个地区,抢粮不太现实,买粮要花钱,便自力根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耕做,从事农业生产,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实施的屯田制度就是这一种。
古时士兵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当兵多数是迫于生计,被逼无奈才离开自己世代辛勤劳作的土地。打仗打得好与坏姑且不说,但大部分是很厉害的庄稼汉,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有经验的农民。
让士兵屯田,不仅能够保证屯田部队所需的粮食,同时还会有大量的结余,可以分配给其他部队。由于有军队的保护,所耕种的土地不会遭到破坏,这算是一种优势,粮食的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屯田最成功的模式,要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了。这位从小家里被饿死多位亲人的起义军领袖,自然十分懂得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于是在全国推行军户屯田模式,效果一度达到了“天下百万兵,不需朝廷一粒粮”。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一些常见的在兵荒马乱年代征集粮食的方法。有了粮食这个基本条件,起义军们就能养活自己的军队。
我们都知道,在兵荒马乱、食不果腹的年代,只要有粮就会有兵,只要有钱就会有枪,有人有枪就是草头王。当具备一定规模后,其势力就会不断地扩张,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