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忆我的海南岛知青往事

忆我的海南岛知青往事—LFQ_

当聆听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一历史时期熟悉的歌曲,并看到一张张旧照片,自然便勾起自己的许多知青工作和生活往事,涌起无穷无尽的人生回味⋯⋯六七十年代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一批批的城市知识青年被分配安排去'上山下乡',这个时期的歌曲没有缠绵妮喃的儿女私情,没有伤感忧愁的秋水冷月,歌声里都是充满革命理想主义,滿怀激动、希望、热情⋯⋯知青走过的路,印证着这一段历史的痕迹。今年是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年,也是本人上山下乡到海南岛卫星农场当知青五十周年纪念之年,每一个知青,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都会把这岁月的历史永远铭记在心,而且知青的情谊会越来越浓!现仅以本人保存下来,在海南岛卫星农场知青时期,本人真人真事的工作、生活照片(旧照片虽已有发黄和模糊,但依然看到,知道是什么),用美篇制作相册以作纪念,也分享一下朋友圈里的亲人和好朋友吧!

'精心磨刀'(摄于1972年夏天)

这是当年初中毕业证书,拿到毕业证后便开始毕业分配了。

1968年11月11日,我从广州32中上山下乡到达海南岛白沙县卫星农场四队,此照是当年12月在四队个人照

在四队时与校友黎闯、刘红军合影。(摄于1968年12月)

2006年1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内举行的卫星场农友联谊活动中,我与刘红军、黎闯相隔38年的再次合照留念

2013年11月11日,我和黎闯、刘红军一起在广州荔湾湖公园,纪念上山下乡到海南岛卫星场四队45周年。

1969年3月26日,我从四队调到了新开辟的'天堂'队,全队二个班,约二十人,全是男的,工作和生活不但艰苦,而且枯燥无味。前排左:本人、何吉贤(广州知青)、黎远富(场部医生)、后排:邓万成(连长,退伍军人)、陈居仁(海南知青)、余步青(广州广雅中学)、林鸿淮(海南知青)。

在'天堂'队时,站在一片荒凉的地方,遥望远处,不知是惆怆还是迷茫?我的左远方隐约看到一座山,因它的形状好像一个馒头,我们都称它为'馒头山',它是'天堂'队位置较好确认的标志。

在'天堂'队苗圃地,进行芽接的情景。我的芽接成活率是较高的,胶苗芽接成功后,待生长稳定便送到场部,由上级团部处理。(1970年春季)

在'天堂'队自建简易的篮球场留下历史的足迹

我和余步青、邓万成(连长)在'天堂'队河沟闸口的留影。

收工后,在'天堂'队自建的篮球场打打篮球,这是我们自娱自乐的方式。

我和梁云平(广雅中学)、郭汉(广州农林学校)在'天堂'队自建篮球场上的留影。

左起:何吉贤(广州知青)、梁福庆(广州32中)、陈居仁(海南知青),摄于1970年'天堂队'球场。

在'天堂'队自建的篮球场我与马浩然(广州32中)、刘玉清(海南知青)、陈国驹(广雅中学)合影留念。

我和刘玉清(海南知青)、梁云平(广州广雅)在'天堂'队工作时,在长流不息的河沟里的合照,此河沟是我们一年四季洗澡的好地方,也是生活用水之源。

难忘在此工作,居住生活过的河沟。

单调的生活也要自娱自乐(左起:陈居仁、何吉肾、黎远富、梁福庆)。

1971年春节后,'天堂'队因选址不当撤队,人员被团部安排分配到各连队,此照片是撤走时的合影留念。前排右一是我、陈铭钧(广州32中)、左邓万成(连长)、张工英(广雅中学)、何吉贤(广州知青),后排左起有:林鸿淮(海南知青)、李春龙(指导员)、赵学东(广州广雅)、陈国驹(广州广雅)、苏树田(场部)、团参谋长(现役军人)、陈健康(广州32中)、司徒柏源(广州32中)、梁云平(广州广雅)、陈智勇(广州32中)、郭汉(广州农林学校)

1971年春节后,'天堂'队撤离时的情景,前排邓万成、张工英、梁福庆、何吉贤;后排:李春龙、赵学东、陈国驹、苏树田、陈健康、司徒柏源、陈智勇、陈铭钧、梁云平。

1971年春节后,'天堂'队撤队,我被安排到11队生产班一班当副班长,然后调到割胶班当副班长,此图是早上三点多起床到所管理的橡胶林,进行'全面割'的情景。

天亮了,赶紧把胶树割完,然后到饭堂吃早餐。

早晨割完橡胶回来,早餐后又得忙着磨胶刀,这是我与容冰妮(中山知青)、李卫东(广州32中)、郑爱民(中山知青)三位女知青在她们的宿舍门口一起精心磨刀。(摄于1972年夏天)

每天割完橡胶,11点半就要收胶水回来。

在11队,借老工人'阿球'的伙房改善生活。这是我和倪民(广州农林学校)、雷景新(广州知青)在伙房门前各忙各的合影。

闲时也会下一下象棋,这是在我所住的六人宿舍,我床铺旁陈日新(广州32中)床位的桌面上与何达辉(广州32中)下象棋。

在11队球场边的影照(左起:本人、黎闯、刘绍伦,摄于1972年)

我们在11队河沟的留念。前左起本人、倪民、刘红军、后左陈永登(澄海知青)、何达辉、刘绍伦(刘红军弟弟)

11队的文艺骨干:前排左起本人、郑爱民(中山知青)马淑贤(中山知青)、杜玉梅(广州农林学校)、郑震美(揭阳知青);后排左起陈日新(广州32中)、黄中强(中山知青)、何达辉(广州32中)、徐赛珠(丰顺知青)、容冰妮(中山知青)、李卫东(广州32中)。

在11队的球场文艺队排练节目

我与陈日新、何达辉三位校友在11队排练节目的合照

在11队饭堂打乒乓球,背向是本人,跟我打球不知是谁了?时间:1972年

我和黎闯、(刘红军、刘绍伦二兄弟)四位广州知青在11队时的合影

我身穿当年盛行的印有'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背心,与黎闯、刘绍伦在11队合影。

当年11队的业余篮球队,不但在连队起到活跃的气氛,而且在比赛中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图前排左起:朱日良、何达辉、刘伟、梁福庆、刘绍伦;后排左起:黄中强、邓达新、廖文穗、余步青、许副指导员、卫永东

11队的七位篮球主力队员合影:前左起余步青、刘绍伦、邓达新、后排左起朱日良、黄中强、何达辉、梁福庆

七位主力队员在球队起到核心作用,成绩是可喜的。

大家换转了一下位置合影,留下珍贵的痕迹(前排右起:梁福庆、黄中强、何达辉、朱日良;后排左起:刘伟、邓达新、刘绍伦、廖文穗、余步青、许副指导员、卫永东)。

在海南的知青生活和工作虽然艰苦,但我们还是开心的面对一切,图中我与刘绍伦的'较量',何达辉的助威,很有意义!1973年10月底,我被回城招生到广州市卫生学校学习药检专业,从此结束在海南岛五年的知青生涯。

源自LFQ_的美篇

粤海知青网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欢迎读者讨论留言 精选讨论内容

车月

好象回到当年的农场。谢谢你当年的农友。当年知青生活都这样我海南白沙龙江的70年韶关知青,我也在武装连握过枪

(0)

相关推荐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零四章 港澳埠际赛澳门队败阵

    第一百零四章 港澳埠际赛澳门队败阵 港澳埠际赛进行了三晚,结果由香港队获胜.两队共对赛十八局棋,绝大多数是和局.澳门队梁兆光六局全和,既没有得分,也没有失分,但徐耀和邹青都输棋失分,造成了澳门队的败北 ...

  • 冬季的海南岛

    月下老头欢迎您!欢 迎 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知青往事:至今难忘在海南岛农场的生活经历

    1968年11月8号,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作为开赴海南知青的一员,在文化公园开完欢送会后,即被送去太古仓码头乘坐轮船.父母没有来送我,不知是怕看见我的眼泪还是怕我看见他们的眼泪.在即将与相送 ...

  • 1970年广州寄海南岛航空欠资邮资封,编号20-1967封加贴普13-2分一枚

    1970年广州寄海南岛航空欠资邮资封,编号20-1967封加贴普13-2分一枚,计国内航平基数邮资10分,销广州2月2日戳,此封超重,另盖广州"应收1角2分"双圈椭圆欠资戳,封品完 ...

  • 「知青往事」“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吴力工 城里人家求解闷消闲养条狗,苦于没条件:乡下农户为看家护院养条狗,似乎也有无两可.惟独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穷富,哪个包都要养狗,且绝不止一条. 其实, ...

  • 「知青往事」最后上调的知青

    2021-07-30 08:58·用三只眼看世界 最后上调的知青 作者:张水藩 作为知青我是比较另类的.我是温蛟的第一个知青,也是清流最后上调的一个知青,在农村待的时间,头尾有12个年头,因此也是清流 ...

  • 散文天地 | 小寒:往事忆烧砖

    往事忆烧砖 文/小寒 回湖北老家,碰巧下了一场大雪,冬日的炉火烧得很旺.我和父亲围着炉子烤火聊天,说着村里能干勤劳的张叔李叔,说着以前农村人家盖新房,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盖得一栋红砖瓦房.父亲说起 ...

  • 新人李忆安:如烟往事

    回忆似风,过往如烟 --忆安 一个不好的消息,让我和哥哥回到了那个不愿提起却又时常想起的乡村.那天天气预报是晴天,但没有一点阳光,我们从那棵老槐树下出发,一路走着,看着,想着,不放过每一寸回忆-- 刚 ...

  • 忆习练太极拳的往事 实用好拳来源生活

    文/唐才良 作者本人 我小时候好动,老人说我"一歇勿停",夸张地讲有点"多动症",惹得老师头痛又喜欢.小学时,放了学偷偷去听浦东说书,什么杨家将.岳飞.三侠五义 ...

  • ​林璇:忆一段风花雪月的往事

    忆一段风花雪月的往事 福建 林璇 一个人静静的夜 静坐于窗前 点燃一支檀香 放一首多年后仍然记忆深刻的歌曲 让青烟与歌声弥漫着整个屋子 让孤独的灵魂飘洒于夜空与日月星辰作伴 让所有的往事都化成烟雨 随 ...

  • 往事 ‖ 忆巫山(五)

      邵红峰 文/ 大庙除夕夜 人过七十,不知在家过了多少个除夕之夜,但最难忘的,还是50年前在巫峡的那个除夕夜. 巫峡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巫峡的春天如盛装淑女,巫峡的冬天则是银装素裹的少女. 我曾 ...

  • 往事 ‖ 忆巫山(四)

    邵红峰 /文 高山打柴 我们安家落户后,热情的乡民不但时常送菜来,还顺带送来一些干柴,以便我们烧火煮饭. 天天烧火煮饭,乡民送的干柴烧不了几天,就供应不上了. 为了打柴,我们事先向乡民了解了一些情况. ...

  • 往事 ‖ 忆巫山(三)

    邵红峰 /文 大庙是个好地方 巫山大庙四周,巨峰环绕,中间平坝犹如一个小小的盆地.南行30公里可接湖北建始县,北行50多公里可抵巫山县城.这里是一片安祥宁静的天地:天是蓝蓝的天,山是青青的山,水是碧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