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复述故事所生成的写作构思理解/写在统编教材三下册第八单元前

教学启示备忘录

看到第八单元P115有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因为无论怎么教,总有人会做不对。至于为什么错的原因,则要复杂得很,归成一点则是:缺乏阅读的理解能力。而这类题型的关键,也是理解。

前些日子,有人和我交流,说《火烧云》要朗读,朗读才有语文味。其实,《课标》强调“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朗读中表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这是小学的特点决定的。朗读也是基础理解的表现,评价朗读可以评价儿童阅读理解的深度。

在这里所思考的问题是,是不是朗读就是阅读理解的最高评价标准,也就是说,阅读理解是不是追求朗读评价为最高宗旨。

目前,小学分为三个学段,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目前的多数学情是,高年级就不再更多地具备有感情朗读的学生。当然,高年级文章的内容多了,要开始重视默读和跳读、浏览了,而学情现象是“不具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而不是没有有感情朗读的课堂表现。依据我的观察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错误地追求了朗读表象的教学,而忽视了朗读理解生成前提下的朗读表现。也就是说,要达成“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必须先基于理解。

同理,写作也是需要追求对写作的理解,而不是写作成果的高低。(这里不是说成果就不重要了,一篇优秀的习作成果必定能够证明写作能力,而是说对于大多数的孩子,理解写作的意义成为学习目标,要比写出了一篇好作文要有意义,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作家,但人人都需要交际。)

基于这样的理解,回归到第八单元。首先,不再是教学改写的技巧,而要生成理解,评价学生对转述意思准确、正确的理解为前提。其次,在4篇课文的教学中,要重视复述手段的理解,充分地将“表格、示意图和文字”这些复述手段作为揣摩作者表达的理解手段,继而生成能够运用为前提的理解。如继续用表格,完成“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所发生的故事,以表格作为想象落实和想象发挥的基础。又如:用画图和文字的方式,为民间故事《枣核》设计连环画,以达到图画+文字的“构思理解”。在这样的实践下,学生能够在理解这些长文的构思过程上作探究,发展的想象力有依有靠,降低了写作学习过程中构思的难度,这也是突破和解决写作学习下的读写转换障碍关键。

所以,我认为复述是学生训练写作构思的过程,而不是追求谁复述得优劣评价,就像朗读是体现儿童理解的手段,而朗读需要以生成理解为前提,单一追求朗读表象就使得矫情做作的可能性无法避免。

统编教材三年级第八单元的课文,篇幅真的很长,仿佛是一下子就变长的事情,而其中却是围绕关键句,到方面写段落的升级,是句与段、段与篇的交织,三年级学生应当意识到,过去我存储的阅读经验开始展开运用的过程,四年级长篇幅的读写即将到来,未来的长阅读、长写作也接踵而至,我们准备好应对这些的思维能力了吗?

今天的思考,可能偏激,也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不过,欢迎您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