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忙的人
很多人觉得,比尔·盖茨这个名字,好像已经淡出了公众视野。
但就在近日,福布斯新发布了2019年美国富豪榜,这位微软联合创始人,仍然身居第二,身家1060亿美元,离第一名,只差80亿美元。
认识一个公众人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依靠标签:
世界首富、前首富、微软创始人、创业偶像、天才中的天才、工作狂、程序员、骗子、资本家、慈善家、技术先驱、商业领袖……
相比偶像包袱更重的乔帮主,人们在比尔·盖茨身上汇聚的想象,似乎更加复杂,也没什么人情味可言。
就在前不久,小十君无意间刷到一部“网飞”新作——《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导演正是先前拿下奥斯卡金奖的戴维斯·古根海姆 。
开始,你可能以为,这只是部随大流纪录片:
盘点一下微软男一号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要么褒扬要么揭短,与常见的人物传记片别无两样。
你也可能了解,他在退休后,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慈善事业。
但具体哪些,进展如何,少有渠道深入展现。这三集纪录片,看似是在对他退休后的作为摇旗呐喊。
但细看下来,先前的假设就会被一一推翻。
《走进比尔》的内容并不复杂,三集体量,对应三个问题,牵连出比尔·盖茨退休后的所作所为。
但视角切入方式却很有趣,不是单纯祛魅,而是在褪去光环,还原一个普通人的血肉之躯后,又将之全部剥离,只留下一缕神采——
智者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建立,又如何运转的?
不关注的事,并非就不存在。
64岁的比尔·盖茨,并没有忙着颐养天年。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自打11年前,退出微软日常事务管理层之后,他的超级头脑,还是没法停止运转,因为他要面对三个看似细微,实则异常棘手复杂的挑战。
问题之一——
水。
1997年1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专题《在第三世界,水依然可以致人死亡》。
简而言之,许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非洲国家,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每年有上百万孩童因为水污染引发的传染病不幸早亡。
甚至数据显示,大约有12%的儿童会在五岁前夭折。
内容虽骇人听闻,影响却非常有限,刊登之后也很快被人束之高阁。
但盖茨夫妇,却读到了这篇被人遗忘的文章。
于是,盖茨基金会开始启动,试图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但他并没有着急划拨资金,或者捐助清洁用水。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能力。
在长期的慈善事业中,他早就明白,用巨额资源投入来解决第三世界国家中,那些长期存在的具体问题,往往收效甚微或者适得其反。
可持续,能够延展到其他领域的帮助,才更有可能成功。
比尔·盖茨想的是,要有效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就不能单纯从以水替水的方向考虑,而是要找到影响当地环境卫生的基本因素:也就是传染病的来源——
人。
吃喝拉撒是人的基本需求,而后者又会反作用于前者。
欠发达地区,未经处理就排入水源地的粪便,正是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源头。
当地卫生条件之差,只看几个镜头,就能明白。
按理说,非洲虽然不发达,但并非完全没有公共卫生系统,而人们依然习惯于随地大小便,排泄物未经处理就倾倒入河中,孩子们又在河里嬉戏玩耍,使得传染病生生不息,大幅扩散。
在分析数据和观察现象之后,盖茨意识到,这一问题要落地,就得倚仗我们习以为常不当回事的——
厕所。
光纸上谈兵不够,盖茨还需要真正了解当地情况的人。
于是,他联络了来自非洲科特迪瓦,专门去比利时学习卫生工程的博士。
两人一拍即合,几个小时交流后,真实世界逐渐清晰。
原来,非洲并非没有厕所,只是那种老式蹲坑旱厕,几十年中毫无改变。
它们太过简陋粗糙,炎热气候下,臭气四溢,让人无法忍受。
所以很多人宁愿就地解决,也不会使用厕所。
厕所这一看似稀松平常的小物件,确是关乎无数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单纯扩建厕所,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厕所只是一个容器,它还需要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才能真正运转。
处理系统,也不是简单的管道,你还需要运输动力,消毒处理,废弃物排放等等环节支持,还有维持整个系统运转,必不可少的能源。
即使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它还要面临很多现实挑战。
如人口稠密的贫民窟痢疾高发,但先前建设时,根本没有考虑预留铺设下水管道的空间,重新插入供水系统,或者铺设管道等,都意味着庞大成本,没人买单。
现在看来,一个简单的厕所,却要牵连出现代卫生系统如何重建的方方面面,的确非常复杂棘手。
单纯将问题化整为零远远不够,盖茨还需要将所有细枝末节,整合成一个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系统方案——
一个同时能够容纳,处理粪便,不需要额外管道,又不用借助外来能源,还能把细菌排放降到最低的新型马桶。
如何解决?他能仰赖的,就是他一直信奉的——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靠人才,盖茨通过基金会,发起了一场比赛:
参赛者要在没有水电等苛刻条件下,发明出新式厕所,获胜者就能拿到700万美元奖金。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各个顶尖大学研究者都被吸引进来,每天都能出炉新方案。
还记得18年北京举办的“新世代厕所博览会”吗?
那里就有一个这样的超级马桶。不用依靠水电,就能处理粪便,唯一残留物,只是一点灰。
一套解决方案还不够,盖茨还希望更进一步。
他投资2亿美元,合作的另一个团队,建造出了更大规模的全向处理器。
能够将粪便作为燃料产生蒸汽,再将蒸汽作为供电动能来源,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转。
不仅能够处理粪便,还能将之转化为清洁可饮用的水源。
但还剩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成本。
光是一个马桶,预算至少5万美元。而将处理系统移到非洲,也绝非小事一件。
技术创新无法掩盖成本问题,盖茨利用他的影响力,积极呼吁其他企业家参与进来,其中也不乏中国厂商的身影,虽然造价问题一时半会还没法搞定,但规模化推广的未来,也不再遥不可及。
盖茨的另一个战场,是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
这一恶性传染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达国家战胜,我们中国也在2000年彻底阻断了该病毒传播。
但如今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它依然流毒不浅。这一疾病能引发严重的残疾,此前盖茨基金会花费了数十年时间,耗资十几亿美元,依然没能消灭疾病传播,反而有的国家,发病人数还连年翻番。
但在2013年,盖茨基金会发起了一项“终局战略计划”,这一计划成效显著,直到去年,世界范围内的新增病例,只剩两位数。
比尔·盖茨又是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他还在开辟什么样的战场?留待你自己去看。
这个自2008年,从微软退休,连续二十余年蝉联首富,现年64岁的老极客,到底在做些什么,你现在知道了。
说白了,他依然“没有退休”。
之前,他的专注,热情,运气和才智,带领微软成为当世翘楚。如今,他又用数十年如一日,总结而成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引众人之力攻克世界性难题。
他关注的命题,选择的领域,似乎与他此前耕耘事业毫不相干,但这个热衷于燃烧大脑,跟难题较劲的人,所有困难似乎都能通过一个什么都能思考的大脑迎刃而解。
在片中,妻子梅琳达对盖茨的评论:
他的大脑总是在疯狂运转,问题越复杂,他就越兴奋。
先前的软件开发经历,让他建立起了一套搜集、汇总、拆解、组合并输出信息的思考框架。
而后经营企业,掌控庞大的微软帝国,及面对那场旷日持久的反垄断官司,又给了他操盘大局的意识,持续反思的精神,和执着专注的态度。
就像喜欢翻石头的小孩子,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他在报导和实地观察找到问题;
继而,在不吝门类的大量阅读中,找到可能提供启发的思路,一个主题下,至少5本相关书籍,同时与可能帮助他的人悉心交流;
接着,将问题汇总,针对性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再对方案提出挑战,不关注这些问题到底多难,而是分析导致他们艰难的原因。
除此之外,专注必不可少。比尔·盖茨刚开始他的创业时期,与几个好友蜗居在一间小屋内,夜以继日拼命开发程序,甚至直接干嚼果珍,就为省下那几分钟倒水时间。
除问题意识外,这一切也有赖理性。
作为一个不单关注问题,且要解决问题的人,比尔·盖茨不会只停留在大声疾呼或者拉拢善款的层面。
他要确实消弭痛苦,就不能只停留在关注个体层级,上升到宏观视野,才能构建出一套分析与处理困难的模型。
就像片中他面对女儿的提问,问自己能对那些患有脊髓灰质炎的残疾孩子做些什么时,他才意识到,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确令人动容,但影响有限,这种微观联系,有其局限,当面对数量庞大的群体时,悲伤也无法成倍叠加。
共情和呼吁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只有在理性支撑下,看似没有温度的数据和技术突破,才能制定出有效方案。
“鼓舞人心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要的是效果最大化。”
也是他常挂嘴边的话,这种商业思维看似少了人情味,但也是他保持干劲和纯粹的必要素养。
就如之前所言,这部《走进比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书写——
按照线性时间从0到1,梳理比尔·盖茨的大小足迹。
就如标题中“解码”二字,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从组成他人生的无数碎片中,甄别遴选一二最为引人注目的剖面,将之放大,解构,乃至重塑,继而展示在有限视角下,一个个体为何会有无限的可能。
当然,最好别把《走进比尔》当做一种成功学范例。
大人物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资源基础,才能同时兼具商人,科学家,及创造者的思维特质,时而特立独行,时而包容并蓄,践行在漫长成长与奋斗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的一条条准则。
这部纪录片能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分析大小问题的视角。
在实操场景下,观摩一个人面对困境,是最有效率理解一种人的方式。
换句话说,你喜不喜欢比尔·盖茨,赞不赞同他的做法都不重要。
他在成功之后,是否塑造了新的精神标尺也不是关键。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要在一个细小领域深耕下去,的确可以学一学,他解决问题的十八般武艺。